孟軍
李清照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女文學家,她在詞學上有一定的貢獻。第一,她利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作詞,創(chuàng)造了一種“易安體”,這種詞體的特點是通俗,新穎而又有深意,詞人辛稼軒與侯實都有仿效“易安體”的作品;第二,她對詞的藝術有很精辟的見解,她寫過批評詞人與詞學的文章,提出若干理論,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不可多得的一篇詞論;此外,她還具有愛國主義思想,反對以趙構為首的出賣父兄、出賣祖國的逃跑主義,熱望收復中原故土,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宋代山東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生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豐七年),死于公元1155年,享年71歲,父親李格非,母親王氏,都擅長寫文章。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很早出名,為晁補之所欣賞。18歲時嫁給22歲的趙明誠,他倆門當戶對,志同道合,婚后,幫助他撰寫《金石錄》一書。同時傾其所有,搜藏古董,字畫。李清照第一時期的作品,流傳下來的較少。詞最多,詩很少,文大概只有一篇詞論。反映她生活安定的,如《如夢令》“綠肥紅瘦”?!吧倭暌彩强蓱z人,更待來年試春草。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
在李清照第二個時期里,由于統(tǒng)治階級對外政策的軟弱,北方的女真族乘機進迫,淮水以北的廣大區(qū)域城淪陷。當時廣大人民紛紛起義,抗擊金人,宗澤一聲號召,就有幾十萬人·在黃河以北響應。終以朝廷的昏庸無能,起義人民得不到支援,最后還是被金人殘酷的鎮(zhèn)壓了。不但上面所說的地方淪陷凡是金人所到過的地方都被破壞,北宋統(tǒng)治集團的成員,被金人俘虜北去,少數(shù)成了民族敗類,甘心做賣國賊以外,剩下的紛紛逃亡到長江以南,有的繼續(xù)堅決抗敵,甚至為抗戰(zhàn)獻身,有的不顧國家的安危,繼續(xù)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東晉時候,中原完全淪陷,偏安江左,與南宋情況相類似?!妒勒f新語》里面有這樣的一段記載:過江諸人,每至美日,亂相邀新亭,籍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悄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邪!”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有表達中坐而嘆的,也有克復神州愿望的如“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當時正是主張抗敵的宰相李剛被免職,昏庸低能的黃潛善、汪伯彥當了宰相,留守東京的愛國抗敵英雄宗澤死了,繼任的是后來投降的杜充。李清照這兩句詩譴責了這些投降分子,說他們既不是要戳力王室、克復神州的王道,也不是隔閡華戎,志在本朝的劉琨?!澳蟻砩星訁墙?,北狩應悲易水寒?!闭f南來的人,不應該忘記被俘去的趙佶、趙桓,就直接譴責了趙構因為害怕父兄回來,自己做不了皇帝。當時的趙構嚇得屁滾尿流,正是一日蹙地千里。年已七十的宗澤,留守東京,不斷地請趙構回東京去抗戰(zhàn),前后上書二十八次,而年輕的趙構始終置之不理。太學生陳東上書,說主張抗敵的宰相李剛不應當罷免,并請趙構回東京去練兵殺敵。趙構不但沒有考慮他的意見,反而把他殺了。激起了公憤。
公元一一三三年(紹興三年),趙構派使者去金國,“夷狄由來性虎狼,不虞預備庸何傷。衷甲昔時聞楚幕,乘城前日記平?jīng)??!敝赋饨鹑说姆磸蜔o常。“長亂何須在履盟?!?/p>
她在《打馬賦》里寫道:“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毕M纤文軌蛳駯|晉那樣偏安江左的時候,還有桓溫、謝安這樣的人,“佛貍見卯年死。”可見她對抗敵樂觀的信心?!袄弦诱l能致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彼f自己老了,只希望回到淮水以北?!洞蝰R賦》里“木蘭橫戈好女子”她想拿起刀槍,奔赴前線,奮勇殺敵,還我山河。
岳飛有一首《小重山》詞,末兩句說“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多希望知音是趙構和秦檜呀,可惜不是,其實岳飛的知音不少,有李清照和廣大抗金人民。
宋亡以后,遺民詞人劉辰翁會填了一首《永安樂》詞,前面的序說,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聞此詞,亂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情詞不及,而悲苦過之。
劉辰翁另有一首《永遇樂》詞,用的是李清照原詞的韻,前面的序說:余方痛海上元夕之習(此指崖山宋亡之事,惟《習》字不可解,疑有誤)鄧中甫適合易安詞至,遂以吊之。鄧中甫和文天祥被押到金陵,后來才被釋放。他和劉辰翁一樣,是愛國人士。
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融金”,據(jù)宋朝張端義《貴耳集》說,是她在南渡以后,每懷京洛舊事時寫。詞中所記得的中州盛日,就是宋劉昌時《蘆浦筆記》里所載《鷓鴣天》十五首所說的太平歲月,也就是孟元老《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里所載的宣和年間汴京繁華景象。
李清照“安得情懷似昔時”“心知不可見,念念猶咨嗟?!痹~里面的“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薄叭缃褚?,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載不動,許多愁”“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朗朗上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皯脩脷g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薄半p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崩钋逭諅€人生活是個悲劇,但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是個財富,如果她永遠活在安逸舒適的和平環(huán)境,就難以突破自我,她的詞清新、秀麗、婉轉(zhuǎn)的格調(diào)抒發(fā)真摯情感,“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杯土?!卑l(fā)自肺腑,氣壯山河。
李清照的內(nèi)心十分強大,筆者認為李清照是天生的好命,出生好,嫁得更好,雖然她和趙明誠興趣愛好一致,但是也有遺憾,也沒有生個一男半女。再說趙明誠去世也早,仍下李清照孤苦無依,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無依無靠。筆者認為李清照前半生還是幸福的,那時高官后祿在,歲月靜好。只是天氣炎熱,酷暑難當,“晚來一陣風兼雨,洗凈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穌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边@良辰美景如果沒有這么好的人,難怪有人罵她“不知羞恥”了。李清照敢愛敢恨,敢寫,寫愛情,“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寫親情,“何況人間父子情”。寫風花雪月,后來,沒遇到好的君主,上天對誰都是公平的。先是遇到了黨派之爭,父親被發(fā)派,后又因為權相蔡京構陷、丈夫被罷官,公公去世。李清照鄉(xiāng)居青州,喝茶、彈琴、讀書、品酒、打馬、依然自得。金兵殺過來了,趙明誠臨陣脫逃,李清照經(jīng)過經(jīng)挑選細選了十五車文物隨李清照南下,剩下的鎖在青州十間房子里,后來青州淪陷文物喪失無存,令李清照心痛不已,那是他們一輩子的心血呀!每得到一件收藏,兩個人歡心鼓舞,喜形于色。在逃難的路上,走到烏江時,看到西楚霸王相羽兵敗自殺的地方,觸景生情,心潮澎湃,隨口吟出《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身后的趙明誠羞愧難當,抑郁成疾,不久病死在南京。李清照好酒,“花開處且須行樂”還是未嫁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泵髡\不在家時也喝,“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賞花時更得喝了,菊花開了,“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辈杌ㄩ_了,“金尊倒,拼了盡燭,不管黃昏?!泵坊ㄩ_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喝酒的理由,只要找,總會有的,不僅要喝,還要宿醉不醒,“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李清照還是香熏達人,沒事就點香,可能是熏蚊子,還愛喝酒前點香,香滅時醒來,《浣溪沙》“瑞腦香消魂夢斷”等等,李清照還好賭,她流傳下的文章不多,但關于打馬戲的就有三篇,自己在序言中寫道: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自南渡末流離遷涉,盡散博具,故罕為之,然實未嘗忘于胸中也。更不忘吹噓自己在賭博中的貢獻,使千萬世后,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
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寵愛過,遺棄過,在國破家亡時漂泊過,掙扎過,自稱“易安居士”。其實,她這一生,何曾“易安”,只是美好愿望而已。正是,無論滄海桑田如何變幻,都掩蓋不了她的千古風流。
基金項目:本文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2018年規(guī)劃青年項目“第一才女李清照研究”
(作者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