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晨 高偉斌 焦琰潔
【摘 要】 目的:探究在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康復治療效果評估中磁共振DTI所發(fā)揮的作用。方法:在本研究中,選取本院于2016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收治的腦梗死患者共46例。給予患者康復訓練方法,使用磁共振DTI技術,對腦梗死患者的運動功能康復情況進行評估,觀察患者的患側及健側FA變化情況和康復前后兩組患者Fud1Meyer評分。結果:46例腦梗死患者中,2級有19例,占比為41.30%。3級有27例,占比為58.70%。將19例2級患者納入到A組,將27例3級納入到B組。與康復前相比,兩組的患側及健側FA變化均降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祻秃螅珹組的患側FA評分高于B組,健側評分低于B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祻颓凹翱祻秃?,A組患者的Fud1Meye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運功功能康復治療效果評估中,采用磁共振DTI技術,為臨床醫(yī)師深層次地了解患者的CST受累情況提供了依據(jù),有助于科學的評價患者的肢體運動康復訓練效果及質(zhì)量,為疾病治療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
磁共振DTI技術;腦梗死;運動功能;康復治療
腦梗死作為臨床上的一項常見疾病,在中老年患者中有著較高的發(fā)病概率,具有高致殘、高病死等特點,對患者肢體的正?;顒釉斐奢^大影響,患者無法正常運動和生活,生活質(zhì)量大大下降,且危害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引發(fā)腦梗死疾病的產(chǎn)生受多種原因所致,會引發(fā)患者的局部腦組織出現(xiàn)血液供應障礙,腦組織會出現(xiàn)缺血缺氧性壞死,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出嚴重的神經(jīng)功能缺失。使用磁共振DTI技術對腦梗死患者康復前后進行評估,能夠為疾病治療提供依據(jù)。本文將本院收治的46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在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康復治療效果評估中磁共振DTI所發(fā)揮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研究中,選取本院于2016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收治的腦梗死患者共46例。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和23例,年齡為38~75歲,平均年齡為(52.3±2.6)歲;腦梗死病程為18~75d,平均病程為(35.2±2.6)d。
1.2 方法
1.2.1 康復訓練方法 46例腦梗死患者均需在康復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康復訓練的內(nèi)容包括平衡訓練、運動療法、行走訓練、負重訓練及超短波治療等。每日康復訓練的時間為4h,需連續(xù)康復訓練30d [1]。
1.2.2 檢查方法 在對腦梗死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估時,主要是采用磁共振DTI技術,檢查儀器為TMR掃描儀,需使用標準的線頭圈。掃描的序列為T1WI、T2WI、FLAIR、DTI。其中,DTI掃描技術主要為單詞激發(fā)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技術 [2],需要將掃描的參數(shù)設置為TR/TE=8000ms/96ms,將加權系數(shù)設置為b=0、b=1000s/mm -2,將掃描的矩陣設置為160×160,掃描的視野設置為22×22cm,將層厚設置為5mm,掃描的范圍為顱底至顱頂。當掃描工作結束后,需要將已經(jīng)獲取完成的圖像上傳到工作站中進行處理,病重現(xiàn)建立FA,獲取區(qū)域內(nèi)的FA值。并重建雙側CST,對CST與病灶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分成以下3個等級:1級:CST的形態(tài)較為完整,未出現(xiàn)走向異常情況;2級:CST存在受壓情況,走向未發(fā)生明顯的變化;3級:CST的走向出現(xiàn)中斷情況 [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康復前后46例腦梗死患者中2級及3級腦梗死患者占比。A組及B組患者的患側及健側FA變化情況;觀察康復前后A組及B組患者的Fud1Meyer評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shù)據(jù)通過SPSS 18.0軟件統(tǒng)計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 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灶與CST關系
46例腦梗死患者中,2級有19例,占比為41.30%。3級有27例,占比為58.70%。
2.2 康復前后患者患側及健側FA變化情況
將19例2級患者納入到A組,將27例3級納入到B組。與康復前相比,兩組的患側及健側FA變化均降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祻秃螅珹組的患側FA評分高于B組,健側評分低于B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 康復前后兩組患者Fud1Meyer評分
康復前及康復后,A組患者的Fud1Meye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一般患有腦梗死的患者,肢體功能均會受到一定的障礙,無法正常的參與生活,給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通過對影響患者肢體功能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可知,與CST有直接關系,需對患者康復前后的狀況進行評估,有助于提升疾病預后治療效果 [4]。磁共振DTI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對比成像技術,該種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對水分子運動會產(chǎn)生較大的依賴,實現(xiàn)了對活體水分子彌散運動的有效測量。當患有腦梗死時,會引發(fā)患者的大腦出現(xiàn)嚴重的病變,大腦無法正常工作,細胞結構出現(xiàn)異常,異性彌散級腦梗死FA值均顯著增加。相關的實踐研究結果顯示,F(xiàn)A值與蛋白質(zhì)纖維的完整性呈負相關關系 [5]。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運功功能康復治療效果評估中,采用磁共振DTI技術,為臨床醫(yī)師深層次的了解患者的CST受累情況提供了依據(jù),有助于科學的評價患者的肢體運動康復訓練效果及質(zhì)量,為疾病治療提供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常冬梅,王鑫,馬臻雛.磁共振DTI技術在急性缺血性腦梗死中的臨床應用[J].影像技術,2017,29(05):2123.
[2] 阮錦榮,牛鵬,彭永軍,等.磁共振DTI及DTT評估腦梗死皮質(zhì)脊髓束損傷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7,26(03):559563.
[3] 郭龍軍,陳忠偉,滕佳岐,等.磁共振DTI技術在評估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康復治療效果中的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02):13.
[4] 于卉,田傳帥,韓鵬,等.磁共振DTI各參數(shù)在急性缺血性腦梗死預后評價中的聯(lián)合應用[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6,11(06):486489.
[5] 單連強,錢銀峰.磁共振DTI在老年腦梗死Wallerian變性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474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