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寒 李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持續(xù)推進的當下,發(fā)現(xiàn)并完善基層民主選舉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將有利于推動基層民主選舉的實施,保障人民代表選舉的基礎途徑,從而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文針對基層民主選舉制度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同時嘗試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從理論上促進基層民主選舉制度的豐富和發(fā)展。
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治國理政平天下的根本政治制度,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它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是當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重點之一,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指出,必須堅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他同時對如何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出了六點要求,其中關于人民當家作主的就占了三點,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層民主制度的完善又是重中之重,可見黨中央對民主制度的重視。
要完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的選舉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根據(jù)我國的實際情況,人民代表的選舉可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問題的解決往往應從基層做起,直接選舉是人民代表最初產(chǎn)生的步驟,也就是說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是關鍵之一。要完善基層民主選舉制度,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的指導作用。
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一支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優(yōu)秀力量。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要完善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應當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在其中的指導作用,通過黨的支部組織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完善基層民主選舉,保證中央的民主思想宣傳到城鄉(xiāng)各處,最終深入人心,從而使人民能夠真正實現(xiàn)當家作主,做自己的主人。
2 提高選民的基本素質,增強國家主人的意識。
縣、鄉(xiāng)及以下人民代表都是由公民投票直接選舉產(chǎn)生的,作為選舉人則有義務有責任對自己手中的選票負責。然而,由于地域差異及各種條件的不同,選民的素質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城鄉(xiāng)差異、地區(qū)差異、行業(yè)差異等。很多選民會抱著“隨便選就好了”的心態(tài)參與選舉。只有加強教育,加大宣傳力度,讓每個公民都意識到自己所投出的選票今后會影響國家的決策及未來的發(fā)展,才能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如果輕率投出自己的選票,不僅是對自身權利的浪費,也是對國家的不負責。
3 擴大選舉范圍,傾聽全民聲音。
從我自身的經(jīng)歷來說,僅僅是在大學里參加過一次人民代表選舉,還是采用自愿參加的形式,不去也無妨,相當于棄權。只是如此一來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全民選舉,公平合理又何在?還有很多民營企業(yè)、小微企業(yè),根本無從參與選舉,他們的選舉權又該如何保障?若能有相關部門專門負責各行業(yè)全民選票的收集,或可更好地保證真正的全民參政。
4 加強候選人與選民的溝通,增進選民對候選人的了解。
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這樣的話“我又不認識他們,怎么知道該選誰?”選民對候選人的不了解也是造成選舉權無法真正有效行使的重要原因之一。候選人的產(chǎn)生、提名到被投票,且不說不參與的人不算多,即使是參與的人中也有很多是從頭到尾就根本不知道自己選的是誰,僅僅是憑感覺或者隨性地將自己手中的票送了出去。這樣選出的人民代表如何能代表自己的心聲呢?因此,加大前期候選人的公示及宣傳力度,讓民眾了解他們的選舉對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加強選舉監(jiān)督,保障選舉公平。
其實很多公民參與選舉的意識還是比較強的,但可能出于各種外在原因,他們無法順利憑自己的心愿參加選舉。我們愿意相信大多數(shù)的選舉過程是公平合理的,但也不否認可能存在極少數(shù)不公平參雜其中。比如收買選民拉取選票,阻止競爭者的支持者參選,做出虛假宣傳材料欺騙選民等。雖然近年來,這種現(xiàn)象得到了遏制,但仍未完全消滅。對此,除了提高選民及候選人的素質外,有關部門應該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并在選舉過程中進行有效監(jiān)督,以保障整個選舉的公平。
6 完善基層選舉法律,使基層民主更有保障。
民主是與法制密不可分的兩個概念,沒有法制根本無從談民主。公民所獲得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及其他一切權利都是法律所賦予的,要想真正實現(xiàn)基層人民代表選舉的平等與公平,必須及時發(fā)現(xiàn)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并通過立法的形式彌補不足,使公民在行使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過程中,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理直氣壯。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