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我國得到迅速發(fā)展和普及。有專家指出,“它不僅帶來一場媒體的變革,更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改變社會生活的重要力量”?;ヂ摼W已成為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標志,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就政治層面來講,互聯網彰顯的社會力量使得政黨政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正全方位地影響著當代政治。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十分重視黨的建設,因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才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在網絡信息化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我們黨的建設呈現出復雜性與艱巨性,這迫切需要改進和創(chuàng)新黨的建設方式,把現代網絡技術引入黨建工作中。一個政黨的先進性是從這個政黨的理論、綱領、作風、主張、政策、道德等自身建設的全方位體現出來的。運用當代網絡信息技術為政黨建設服務,也是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
當今世界的政黨都特別注重運用網絡信息技術為自己服務,特別是我們黨作為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執(zhí)政黨,其先進性關系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走在時代前列,保持國家的長期繁榮穩(wěn)定、民族的興旺發(fā)達?;ヂ摼W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發(fā)展的趨勢,也是人類必須面對的現實,本文將探討如何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一、開辟思想理論新陣地,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已經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甚至有超越傳統媒體的趨勢。它不僅拓展了人們的生活娛樂空間,更是提供了思想理論建設的新領域和新陣地。面對西方國家在互聯網上采用多種方式對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西化”,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詆毀和攻擊,我們黨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的輿論,搶占網絡陣地的制高點,加大在互聯網上宣傳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力度,使之成為思想工作的新陣地,對外宣傳的新渠道。在互聯網的思想輿論陣地和國際輿論斗爭的戰(zhàn)場上,我們必須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使黨的思想建設在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不斷加強。
首先,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大力弘揚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緊緊圍繞黨員干部的思想狀況和宣傳工作的實際,不斷整合網絡信息資源,大力推進黨的思想輿論陣地建設,對新媒體思想理論傳播陣地建設進行積極的探索。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宣傳部門和思想理論戰(zhàn)線應以所建立所屬的網站為依托,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例如,馬克思主義研究網、科學發(fā)展觀專題網站、人民網等,在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傳播、宣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要制定相關的戰(zhàn)略與策略,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建設。一方面,要鼓勵政府各部門、企業(yè)單位、高校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網站或者主頁,把黨建研究成果、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從傳統的紙張放到光電磁上運轉和傳承,讓國內外的一般民眾閱覽了解,讓國外學者和研究人員獲取真正的中國文化知識。另一方面,要積極提高自己的網絡技術水平,研究抵御西方“網絡霸權”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最后,充分發(fā)揮網絡教育的培訓功能,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代網絡教育,是指在網絡環(huán)境下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充分發(fā)揮網絡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優(yōu)勢,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動。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其特有的信息數據庫管理技術和雙向交互功能,為大群體學習共享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實現途徑。正如習近平同志在《關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幾點學習體會和認識》中所指出的:“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堅持運用好已有的組織學習的各種有效做法,同時要結合新的實際積極探索富有時代特點的新方法。鼓勵和支持參加各種形式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網絡教育,不斷增強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币浞掷没ヂ摼W的互動性、草根性的特點,發(fā)揮訪談、直播和視頻的載體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聲、光、色、畫等多種現代化手段,結合受眾的接受習慣和心理特點,真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實踐的內在動力,大力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二、凈化網絡新環(huán)境,筑牢思想輿論陣地
收集真實的有利用價值的網絡民意是網絡問政的基礎。甄別網絡民意、厘清網絡“偽民意”則是防止網絡輿情爆發(fā)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提高對網絡民意進行分析、判斷、梳理的水平,加強對網民的宣傳與教育,凈化網絡民意表達環(huán)境。
第一、網絡民意收集方法要科學、專業(yè),要有規(guī)范的平臺和專業(yè)的人員。沒有科學專業(yè)的收集機制來依托,就無法實現網絡真實民意收集的預期??茖W專業(yè)地收集網絡民意,出發(fā)點必須理性積極,信息采集全面,不能單純靠大范圍的刪帖、屏蔽、過濾,這樣的單一做法反而容易堵塞民意通道。另外,收集網絡民意還需要規(guī)范的平臺和專業(yè)的人員。例如,人民網開設的地方領導留言板專欄、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對黨說心里話專欄、重要黨報黨刊的論壇等,這些平臺有著較強的公信力,同時還有思想覺悟高、政治本領過硬的版主和負責人。這種規(guī)范的平臺和專業(yè)的人員使民眾對這種權威網站的信任度也比較高,民眾的發(fā)言責任感也更強,便于獲取真實的網絡民意。同時,類似的這種權威的專業(yè)網站也有著良好的反饋機制,能夠把民眾的利益表達有效反饋至黨的決策層,提升了民眾參與的積極性,有效傳遞民意的同時也提高了黨制定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第二、網絡立法是凈化網絡民意表達環(huán)境的有效保障。通過完善法律和制度,實現網絡民意表達的程序化、制度化與法律化。網絡上存在大量以違法信息、虛假信息、低俗信息為代表的不良信息,不良信息占用了網絡民意正常表達的資源,要用法律保障網絡民意的正常表達,保證網絡民主的健康發(fā)展,堅決打擊不良信息,維護網絡社會的和諧。同時,健全網絡民意正常表達的法律保障體系還有利于增強網站的自律意識,自覺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和信息的過濾。
第三、加強對網民的宣傳與教育。面對紛繁復雜的政治信息,首先要不斷提高網民的政治知識,引導他們對各種網絡政治信息進行正確的判斷;另外,要使網民真正認識到通過網絡政治活動,反映自己的意見、愿望和要求,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權利。要建立健全網絡道德規(guī)范體系,宣傳平等有序的網絡政治參與理念,引導網民以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參政議政。除此以外,對那些散布虛假信息、丑化攻擊誹謗政府的行為,要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對其進行管制。
三、積極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工作形式,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基層黨組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存在和發(fā)展的根基所在,為黨的其他方面的建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保障和人力資源保障。新時期新階段,面對信息化的歷史潮流,面對世情、國情、黨情和社情的深刻變化,我們黨必須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機遇和挑戰(zhàn),而不是消極地等待被適應。
首先,推進黨組織體系網絡化,發(fā)揮黨組織整合功能信息網絡技術推動組織結構從傳統科層制向扁平化轉變,呈現為一種柔性化的有機組織。組織之間的邊界是開放的、互動的、動態(tài)連接的。加強組織體系網絡化建設,通過網絡實現跨部門的合作與協調,減少不必要的層次環(huán)節(jié),減少會務、文件等實體性活動,能大大提高組織的反應能力及工作效能應用信息技術將改變傳統的層級化的公共組織的架構,形成網絡型組織,減少組織管理層次,使組織更精簡、更有效率。
其次,利用互聯網的現代化手段,創(chuàng)新黨員組織活動方式。在網絡黨建系統架構下,各級黨組織可以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通過網絡創(chuàng)新組織生活模式,實現黨員的組織生活進網絡。首先,黨組織可充分利用網絡開設黨建網頁,構建網絡平臺,以豐富多樣的內容、生動靈活的形式,在網上大范圍地普遍開展黨員教育。其次,創(chuàng)新黨建信息與黨員管理方式,實現黨建信息與黨員管理進網絡。通過開通信息直報通道、發(fā)布網上信息等方式,在第一時間內把中央精神、方針和政策及時傳達到各個支部及每一位黨員。認真做好上情下達工作,及時報道各類信息資訊。
總之,在互聯網高速發(fā)達的今天,我們黨必須順應信息化這一個歷史發(fā)展潮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來加強執(zhí)政黨的政黨建設,提升黨組織政治功能,確保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保持我們國家的長期繁榮穩(wěn)定、民族的興旺發(fā)達。(作者單位為鄭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