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淵 陳雷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暫的;了解
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理解個體生命與人類生命的關系,人類的精神生命有接續(xù);
明確自己生命的使命。
2.能力目標:能夠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也有接續(xù),培養(yǎng)對生命問題的辯證
思維能力;能夠由一個問題進行延伸思考,形成新的問題和思考,培養(yǎng)對生命問
題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夠?qū)⒆约旱膶W習、思考與教師的引導相結合,
樹立正確而積極的生命觀、價值觀,培養(yǎng)對生命問題的情感體悟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珍惜生命、感激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懷;
增強個體生命的使命感。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有兩個學習點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1.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2.個體生命在實現(xiàn)人類生命的接續(xù)中要擔當使命。
三、教學方法
材料(視頻、圖片、文字)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情感體驗法等。
四、教學過程
曹老師:上課。
( 學生:起立。)
曹老師:同學們好!
( 學生:老師好?。?/p>
曹老師:請坐。
2
( 學生:謝老師?。?/p>
曹老師:上節(jié)課我們結束了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讓大家哭的課終于過去了。
從今天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進入第四單元的學習——生命的思考。關于生命,古
人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
有知,亦且有義,故為天下貴也?!边@句話是什么意思?首先給大家說一下“氣”。
“氣”是什么?中國古人認為“氣”是產(chǎn)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這句話
的意思是什么?水、火有氣卻沒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卻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覺卻
不講道義;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且講道義,所以人最為天下所貴重。那
么我們身為天下最為貴重的人,我們怎么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呢?我們的生命從哪
兒來?到哪兒去?生命的意義在哪里?生命可以永恒嗎?(強調(diào))今天這節(jié)課我
們要主要圍繞最后這個問題——“生命可以永恒嗎?”來探問生命。要解決這個
問題我們首先要解決生命的特點。(指板書)接下來我們看一個小短片,通過一
個溫馨的故事來看看我們每個人是怎么來的。
(看短片)
曹老師 :其實,我們就像這個短片中的小嬰兒一樣,每個人都是都是這樣來到世
界上的。我們的母親經(jīng)過十月懷胎,可能會經(jīng)歷孕吐、抽血、打針、吃藥等等這
些痛苦,而我們的父親要小心翼翼地悉心照顧我們的媽媽,還要照顧尚未來到人
世的我們。這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整個家庭都在為我們的到來做出十足的準
備。我們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父母的很多努力與付出才換來的。能來到這個世
界上,就已經(jīng)是我們的幸運了。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板書)
曹老師 :出生以后,我們慢慢長大,會進入親少年時期,然后長大成人,最后進
入老年階段?,F(xiàn)在大家是屬于親少年時期?,F(xiàn)在回顧一下你的那些最溫馨的時刻,
那些很美好的回憶。想一想,如果(強調(diào))時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回到什么時候?
先想一想,然后舉手回答。
(學生回答)
曹老師 :好,那我想問大家的是,大家都有自己想回去的時光,不管你們在這里
有沒有表達出來。那么時光真的可以倒流嗎?就現(xiàn)在而言,時光真的可以倒流
嗎?
(學生:不可以。)
曹老師 :對,時光不可以倒流。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生命是不可逆的。(板
書)想到生命是不可逆的,有些同學就給了我一個惆悵的眼神。好,那么生命還
3
有哪些特點?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講完兩個了。坐在下面的老師也有想講的,但是是哪一
位老師呢?猜得著嗎?猜不著就給他些掌聲,把他請出來。
(曹老師走下講臺,陳老師走上講臺。)
陳老師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好,我們回到主題。首先來考考大家的眼力,咱
們班的每一位同學都在這張圖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你自己?
(學生在圖片里找自己)
陳老師: :找到了舉手示意我一下。咱們班每一位同學都在,大家仔細找一找。(環(huán)
顧教室)好,我看每一個同學都已經(jīng)找到自己了。(給出答案)實際上我們班的
每一位同學都在這幅圖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相信很多
同學都聽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片”。植物都是如此,更何況是我們
人。首先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所以剛才大家很快就通過自己的外貌特征找到了
自己,如果把性格、脾氣、習慣等等因素考慮進來,每個人更是千差萬別。所以
我們可以說生命還有一個特點。生命是......?(示意學生回答)
(學生:獨特的。)
陳老師:對,獨特的。(板書)生命是獨特的。那么生命為什么是獨特的呢?大
家能不能結合一下自己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老師提示一下
啊,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慮,一個是先天因素,一個是后天因素。
(學生回答)
陳老師 :好,老師來總結一下。先天因素,大家很快就想到了,指的就是遺傳物
質(zhì),或者說基因,或者說 DNA。不同的基因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我們將向不同的方
向發(fā)展。但是大家想一想,遺傳物質(zhì)相同,人就會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陳老師:大家一定都見過雙胞胎,我們可以說同卵雙胞胎的遺傳物質(zhì)是相同的,
但是根據(jù)大家的觀察,雙胞胎會完全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陳老師 :首先外貌就不可能完全一樣,是不是?如果再把性格特點等內(nèi)在因素考
慮進去,那差別就更大了。我就有這樣一對雙胞胎朋友,其中一個是畫家,另一
個是運動員。兩個遺傳物質(zhì)相同的人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家想想這
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學生:后天因素。)
陳老師 :這是不是就是我們說的后天因素?就是后天的環(huán)境所造成的。這里指的
4
環(huán)境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小至我們喝的每一口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大至
我們接受的教育,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等等。不同的環(huán)境也造就了我們的獨特
性。所以我們可以說,每個生命都是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正是因為基
因和環(huán)境不同,造就了我們的,什么?(示意學生回答)剛才說得,生命是......?
(學生:獨特的。)
陳老師:造就了我們的獨特性。好,接下來我們看一個小短片。
(看短片)
陳老師 :好,剛剛這個短片用夸張的手法展示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大
家看后有什么感想?
(學生回答)
陳老師: :是不是很短暫???這是我們要講的生命的第四個特點——生命是短暫的。
(板書)人生幾十年看似悠長,實則匆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在浩瀚的歷史長
河中也不過是彈指一瞬!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正如剛才短片的結尾那樣,
我們終將面臨......?(示意學生回答)
(學生:死亡。)
陳老師 :死亡,對。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這也體現(xiàn)了我
們生命的最后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板書)
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人為什么會死?
(學生回答)
陳老師 :實際上啊,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無論是從生物學的角度還
是哲學的角度來解釋,都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那我們就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我
們都知道啊,我們每個人都是由什么構成的?
(學生:細胞。)
陳老師: :對,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那大家能不能結合自己之前學過的細胞的知識,
來解釋一下人為什么會死。想想我們之前學過的細胞的知識。回憶一下,從細胞
這個角度想一想,人為什么會死。
(學生回答)
陳老師: :好,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我們的每個細胞的壽命都是有限的,
也就說每天我們身體里都有很多細胞在死亡。但好在,有個好消息,我們的細胞
能夠怎樣?
(學生:分裂。)
5
陳老師 :對,能夠分裂,好消息是能夠分裂。通過分裂能夠產(chǎn)生新的細胞來補充
這些......(示意學生回答)
(學生:死掉的細胞。)
陳老師:補充死亡的細胞,對不對?那我們再來看一個小資料。(看幻燈片)這
個資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
陳老師 :這個資料說明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是有限的,這意味著什么?我們剛說細胞
分裂產(chǎn)生的新細胞能夠補充死去的細胞。但是(強調(diào))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卻是有限
的。是不是說明了,總有一天我們將不再有足夠的新細胞來補充這些死掉的細胞。
是不是總有一天?
(學生:是。)
陳老師 :那么這樣的話,我們的生命就會面臨衰老,直到最后的......(示意學
生回答)
(學生:死亡)
陳老師 :好,這是從細胞這個角度解釋了人為什么會死,接下來請曹老師重新回
到講臺,讓她帶著大家接著探討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陳老師走下講臺,曹老師走上講臺。)
曹老師:感覺我們的特邀嘉賓講得還行吧?
(學生:嗯,很好。)
曹老師 :那么陳老師他是從生物的角度給我們解釋了人為什么會死。我們每個人
都逃避不了的一個結局是?
(學生:死亡。)
曹老師 :其實我在大家這個年紀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就不能和
我的家人在一起,我也不能跟我的朋友在一起,我想做的任何事情我都沒有辦法
去做,我會不會就......自己的身體就支離破碎的飄到外太空去,飛一萬年、一
億年,更久更久的時間,一直一直飄,想到這里我就很恐怖,我就覺得很恐懼。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學生思考)
曹老師 :那我想問大家的是,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辦法逃避死亡這個必然的結
局,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那我們活著的意義與價值,它應該是什么?
這個問題給大家充分的思考時間,可以前后左右討論一下,討論一下我們活著的
6
意義應該是什么?
(學生討論,曹老師走下講臺和同學一起討論)
(學生回答)
曹老師 :大家都答出了應該去過自己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那么關于
死亡我們怎么去面對?
(學生回答)
曹老師 :我們古人關于什么是生命,怎樣去活著,有一個簡練的概括,叫做“向
死而生”?!跋蛩蓝?,什么意思?它把“死”和“亡”分成了兩個概念,(邊講
邊板書)假如這個點代表我們的出生,這個點是我們生命的終點,到達這個點我
們的生命就結束了,那么這個點就叫做亡。什么叫做“死”?就是我們從出生以
后,走向“亡”的這個過程。我們走過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已死去,人
只要還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因此,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積極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質(zhì)量,感激生命,熱愛生命。只有
這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展現(xiàn)出無限的可能。
曹老師:好,看到這里(指板書),生命不可逆,生命是短暫的,生命發(fā)展的自
然規(guī)律。從這生命三個突出的特點,來回到我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生命可以永恒
嗎?現(xiàn)在你可以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學生:生命不可以永恒。)
曹老師 :生命不可以永恒。這是我們得出的第一個結論——生命有時盡。(板書)
生命不可以永恒。如果剛剛仔細聽,就會注意我說的是第一個結論。意思是說還
會有第二個結論。那么接下來我們在把陳老師請上來,讓他接著跟我們討論。
(曹老師走下講臺,陳老師走上講臺)
陳老師 :剛剛說了這么久的死亡,不過我們不必太悲觀。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
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站在人類這個高度來想一想。個體死亡了,我們?nèi)祟愡@個
物種就不存在了嗎?
(學生:不是。)
陳老師 :對,雖然單個的人死了,但我們?nèi)祟愡€一直存在。大家想想之前學過的
“生物的特征”,哪些特征能說明這個問題?
(學生: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陳老師 :對,正因為生物能生長和繁殖(語氣強調(diào)“繁殖”),我們?nèi)祟愡@個物種
才能一直延續(xù)下去,不會因為個體的死亡而滅亡。大家再往深里想一想,我們?nèi)?/p>
7
類繁殖出來的如果是別的物種,或者其他新的物種,人類這個物種能一直延續(xù)下
去嗎?
(學生:不能。)
陳老師:對,那說明生物還具有哪個特點?
(學生: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陳老師 :對,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語氣強調(diào)“遺傳”),正因為生物都有
遺傳的特性,我們繁殖出來的還是人這個物種。所以,基于以上兩點生物的特征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和“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雖然作為個體的
人死了,但人類還會延綿不絕的存在下去。這次我真要撤了,最后還是把講臺交
還給美麗的曹老師。
(陳老師走下講臺,曹老師走上講臺)
曹老師 :根據(jù)大家和陳老師的共同探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個體生命是整個人類生
命的接續(xù),這就使得人類生命在不斷地向前發(fā)展著。那人類生命的接續(xù)是否僅僅
意味著身體生命的接續(xù)呢?(學生短暫思考)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這組
照片。
(展示本?!耙阈型讲健被顒诱掌?,背景音樂為班歌《夜空中最亮的星》。)
曹老師 :徒步活動已經(jīng)結束了,但老師想問一問大家的是:你們知道學校為什么
要組織這次“毅行徒步”活動嗎?
(學生回答)
曹老師 :沒錯,組織這次“毅行徒步”活動就是為了讓我們?nèi)熒餐ㄟ^這
種形式來繼承和發(fā)揚老西南聯(lián)大前輩們“剛毅堅卓”的精神,把這種精神傳承和
延續(xù)下來。老西南聯(lián)大的前輩們?nèi)缃褚呀?jīng)逝世多年了,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
都在傳承者前輩們的精神火種,你們的血液中有著前輩們的精神力量,前輩們就
永遠活著,前輩們的生命可以靠我們大家共同來接續(xù)。所以說,生命的接續(xù)應該
包括著精神力量的接續(xù),應該包括著精神文明的傳承與延續(xù)。這一點在我們學校
的校訓中也可以體現(xiàn),老西南聯(lián)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現(xiàn)在我們學校的校訓
是?
(學生:“剛毅堅卓,和合共生?!保?/p>
曹老師 :對,這就是老西南聯(lián)大精神文明傳承與延續(xù)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F(xiàn)在,大
家結合起來想一想,我們每個人的個體生命可以實現(xiàn)人類生命的接續(xù),這是身體
生命的接續(xù),又可以通過傳承人類精神文明實現(xiàn)人類生命的接續(xù),這是精神生命
8
的接續(xù),既然我們每個人的個體生命在人類生命中都能發(fā)揮這么重要的作用,使
得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個體生命),而且是“我們”的生命(人
類生命),這就意味著我們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人類生命中必須擔當接續(xù)使命,也就是
說,個體生命在實現(xiàn)人類生命的接續(xù)中要擔當使命。那么,同學們你們認為現(xiàn)在
我們能做些什么才叫擔當了使命?
(學生回答)
曹老師:是的,“使命”它不是一個很大的詞,它可以體現(xiàn)和落實在我們的日常
生活和平凡小事之中,只要同學們愿做有心人,就可以將這種使命感真正落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