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教學是基于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需要,基于不同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的教學組織形式,其根本目的旨在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快速達成教學目標,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本期研討,通過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體育教師的深入交流互動,分享教學經(jīng)驗,集聚眾人智慧,指導一線體育課堂教學。
一、厘清分組教學的目的與任務
厘清分組教學的目的與任務是科學實施教學分組的前提保證。體育課為什么要分組教學?其目的與任務是什么?體育課的教學分組是為了使體育教育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體育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做到對學生區(qū)別對待;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加大課的練習密度,保證適宜的運動負荷;以人為本,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進而順利完成體育課的目標與任務。
重點需解決以下問題:1.實現(xiàn)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的互動合作;2.有利于場地器材的合理高效的運用;3.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提升學生的健康水平。以教學內(nèi)容為核心,通過分組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組織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構(gòu)建有效的學習平臺,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二、理解分組教學的基本要求
體育課的分組教學是建立在體育課分段的基礎上,分段是分組的上位概念,也就是說先有分段后有分組,每個段落的教學都包含著不同的分組形式。無論是傳統(tǒng)3段式分段教學還是程序分段式教學,對于教學分組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學分組的基本要求有:1.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任務,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分組,選出身體素質(zhì)好、運動技能較全面的學生擔任組長,這樣有利于互幫互助,共同提高;2.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任務以及要求不同,將學生按層次分組,每組的要求和任務不同,這樣會避免在學習任務相同時,出現(xiàn)部分學生完不成的尷尬局面,更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自信心;3.在分組教學中,要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任務,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加大課的練習密度,保證適宜的運動負荷,以順利達成教學目標。體育教師一般按學生的年齡、性別、學習態(tài)度、身體發(fā)育、健康狀況、體育技能儲備等條件,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如,在初中教學中,多數(shù)是男女生合班,在分組中,首先應按性別分組,然后再根據(jù)學生身體發(fā)育健康狀況和技能儲備分組,最重要的是分組時要將學習態(tài)度好的學生與學習態(tài)度不好的學生交叉搭配分組,一般是分成4~8組。每小組以4~8名學生或每大組以8~14名學生為宜。
三、掌握分組教學的形式
(一)分組不輪換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在教師統(tǒng)一指導下,按教學流程安排順序依次進行學習,這種形式的優(yōu)點是便于教師全面觀察,指導學生合理地安排教學順序和運動負荷,采用這樣形式,需要有一定數(shù)量的場地器材作為保證,人數(shù)最好控制在40~45人,同時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如,一節(jié)課的第1部分是激發(fā)興趣;第2部分是熱身練習;第3部分是誘導輔助練習(專門性準備活動);第4部分進行短跑加速跑教學,可運用分組不輪換的形式進行,全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加速跑的各種練習;第5部分是學習武術(shù)組合拳,也是全班學生集體學習、復習這一分組不輪換的教學分組形式;第6部分集體進行體能儲備的練習;第7部分是集體放松練習;第8部分相互評價,回收體育器材等。
(二)分組輪換
在課型為綜合課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各組學生分別學習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按預設的時間相互輪換,這種形式的教學適合在場地與器材不能充分保證的情況下進行,采用這種形式,學生可獲得較多的練習時間,也能提高課堂練習密度,也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獨立進行體育學習的能力,也可開展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分組教學活動。缺點是教師不易全面指導學生,在合理安排學習內(nèi)容的順序和靈活掌握教學時間上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同時也不容易使各種練習的運動負荷達到逐步上升的要求,在運用分組輪換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要將精力放在學習新教材內(nèi)容學習的小組,并特別要關注有安全隱患的練習項目。如,立定跳遠練習與實心球練習同時在一起組合學習時,在分組輪換時,教師始終要將精力投入到指導組織實心球內(nèi)容學習上。2.如果都是復習教材,教師重點照顧,難度較大不容易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3.安排教學內(nèi)容的輪換順序時,應照顧體弱組和女生組,或采用先分組后合組的練習。4.培養(yǎng)好體育小組長和積極分子,使他們在課中起到助手的作用,使得體育課堂學習組織有序。
四、分組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需要基于學生、教學內(nèi)容、教學資源等,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設計與組織教學,在分組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所有新學的教學內(nèi)容,一般以分組不輪換的形式為宜,如,廣播操、武術(shù)、健美操等內(nèi)容學習時運用分組不輪換的形式,能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
體育教師應培養(yǎng)體育骨干,這是開展分組教學必做的重要工作。體育骨干是促進分組教學正常順序進行的重要保證。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體育骨干的工作能力,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在分組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體育教師在選擇體育骨干時,一定要安排熱心、體育技能相對較好、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定期對體育骨干給予適當?shù)嘏嘤?,提高他們的課堂組織能力,使他們能在體育課分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作用。
在進行分組教學時,教師對場地的布置與器材的分配一定要做到精心規(guī)劃與設計,場地的布置盡量使體育教師能兼顧所有分組學練的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在教師關注下學習,便于教師對學生學練情況的了解。器材的合理分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器材使用的經(jīng)濟性。
在課的主教材部分,最好采用分組、分層、合作學練、互幫互學、教師導學、評價學練、分組輪換與分組不輪換的形式交叉學練較好。
在運用3組2次輪換、4組3次輪換、先分組后合組3種分組形式的教學中,要促使全班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升體育骨干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帶領其他學生主動積極參加體育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學練,且無安全隱患。
吳愛軍(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天寧分校,21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