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觀分析師生自我評價的功能
“自我評價”是行為主體對自身行為表現(xiàn)的自我反省,是人們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在體育教學中,要通過自我評價達到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目的,就必須客觀評價自己,防止不符合自身實際的自我評價的發(fā)生。教師通過對自身教學與教學目標以及學情分析進行反思,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及時糾正存在問題;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對知識、技能方法的掌握情況進行反思,有利于學生對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動作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反思自己的學習,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技術動作。通過課中糾正、課后練習等形式加以鞏固,提高自身水平和社會適應、團體合作的能力。對情感、態(tài)度的正確自我評價,可以提高學習與鍛煉的自信心。
二、厘清自我評價的內(nèi)容、方法與手段
在體育教學中,做好師生的“自我評價”,要明確進行自我評價的內(nèi)容,在明確自我評價內(nèi)容的情況下,采用合適的方法手段。教師的“自我評價”,可從是否進行了有效備課、有效教學、有效組織等,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回顧和學生反饋等進行。此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工作時的精神狀態(tài)、上課中的狀態(tài)、對課堂的把握能力、對所教知識和動作的掌握情況、教育教學的方法、與人溝通的能力等都會無形地影響著學生。
對學生的評價,可制定評價表,按照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等進行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包括自身能力、對某項技能掌握的快慢等方面。學生可在課中,領會所學內(nèi)容;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所學知識的方法和掌握動作的情況,通過自己在課堂上自我陳述、寫課后體育課日記等方法進行評價;可通過課的展示、教師的提問、小組間的總結等形式評估自己運動技能掌握情況、學習過程的進步幅度,對知識的學習情況、學練過程中的自我感受情況、體育課上的情感等進行自我評價。對學習動力、學習興趣、克服學習困難、自我超越的能力進行自我評價,從而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這些評價內(nèi)容和方法,可以采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形成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依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目標進行確定。
三、有效解決師生自我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應該多聆聽同事的建議,進行自我反思,通過踏實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啟發(fā)和影響學生,積極指導、鼓勵學生。學生應該從練習方法、運動強度、技術難度、合作關系等方面大膽發(fā)言,不論對錯,勇敢說出自己的親身感受、有無收獲、練習強度、違紀原因等方面,認識自身的問題,反思自己,及時聆聽教師點評。教師可通過自己的反思,給學生做榜樣,敢于自我批評,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評,這是促進學生進步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公正地評價自己,是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發(fā)展、自信自立、自我教育的過程;是學生通過自評進一步調(diào)動學習激情和表現(xiàn)欲望,增強了學生的自律,促進學生自身的進步與發(fā)展的過程。
四、探尋師生自我評價能力的路徑策略
師生能夠正確地、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師生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之一,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負。教師要以現(xiàn)行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向優(yōu)秀教師、名師取經(jīng),反思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進行糾正,通過認真做好課后小結,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寫好課后反思等提升教師自我評價能力,采取激勵、鼓勵的措施,為學生打開自我評價的思路,鼓勵學生寫體育課后日記,反思自己的學練情況;由于學生的認識能力還有限,看問題不全面,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評價內(nèi)容、評價標準和要求,在設計評價內(nèi)容時,既要考慮對技術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考慮學生體能的收獲與提高,既要考慮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情感目標,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注意為不同層面的學生,特別是后進生設計相對應的評價內(nèi)容與標準。
——羅兆杰(山東省青島新海岸新區(qū)紅軍小學,26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