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華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老師普遍公認的難題。教師感到辣手,學生覺得無從下手。只要一提“作文”,無論教師,還是學生,皆“談虎色變”。為了應付教師所布置的作文,只好照抄作文選里別人的文章,三言二語了事。針對這種現狀,教師必須多用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產生巨大的成就感。同時通過生活實踐,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談談本人的四點體會:
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寫作的一種內在因素,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滿腔熱情激發(fā)學生情趣。
1.身臨其境,激發(fā)寫作動機
在教學實踐中,常常發(fā)現一些學生面對作文題目,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針對這種現象,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要善于注重觀察,接觸自然,同時分析自己身邊的人及事物,積累寫作素材。在寫“××我想對你說”時,我引導學生如何發(fā)自內心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何根據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發(fā)自內心肺腑語言表達出來。寫景作文時,我采用身臨其境,激發(fā)寫作動機的方法,帶領同學們在校園里觀察平時忽略的景物,使學生對校園有了形象的感知。通過這一點撥,學生受益匪淺,寫起作文就能得心應手。
2.把握讀寫契機,適時引導
教師的情緒對誘發(fā)學生的內心體驗起著極為重要的導向催化作用。在指導學生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要以熱情的言行,將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導給學生,以便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使學生不僅曉之以理,還要動之以情。如教《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進入文中情境,我一開始是這樣問:課文中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甲天下在哪里?接著就放錄音,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聽錄音,我又讓學生找出甲天下在哪里,這樣暗中有光,靜中有聲。在此,學生便受到情感的陶冶。除了情境的影響,“六進課堂”中‘微笑的魅力更大,在作文課的引導中,教師的微笑會給予學生的自信和力量,使學生敢于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敢于自由想象……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過不?!薄!拔恼卤仨殢恼鎸嵣罾锂a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笨梢?,習作教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教師要使學生的習作有源頭活水,必須有意識地引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豐富學生的生活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1.在觀察中積
在觀察中,我們既教給學生觀察的順序,又要指點觀察的方法,引導他們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世界。例如,聽聽聲音,看看模樣,數數多少,量量大小,比比異同,欣賞色彩等,捕捉事物的特點。還要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景和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這樣,學生在觀察中才不會感到茫然。通過觀察,學生獲取了生動的具體形象,就會產生自己的體驗,情感,讓他們去說、去寫,就能把文章寫具體,并且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在活動中積累
作為教師,我們除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的美,獲取感性的材料,還要有計劃地引導他們認識社會生活,開展相關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感受,增進、豐富個人的生活體驗。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例如種花、養(yǎng)魚、做小制作、小實驗,參觀、訪問、書信交往等,因為這些活動是學生親歷的,才是親切的、熟悉的。例如學生勞動時的認真、運動時的拼搏、春游時的瘋狂,讀書思考時的專注,獲獎時的喜悅展現出來,我都會有重點有選擇地攝錄下來,課堂上播放出來,引導學生回憶校園生活的美好瞬間,寫出的內容既生動、具體,又富有真情實感。
思維是寫作能力的制導因素。訓練學生的思維,可將學生的寫作知識轉化為作文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作文教學采取立意求創(chuàng)新、想象求創(chuàng)新等方法,適時靈活創(chuàng)設情景,多加誘導,就能開啟學生的寫作思維。
1.多鼓勵學生寫真實的生活和感情
新課程標準中的寫作教學目標,要求突出了“生活作文”的價值取向。作文中我讓學生寫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所夢所思,熟悉經歷的內容,只要學生能反映真實的現實即可。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說:“有了源頭活水,才會不息地傾注出真實的水來……這源頭很廣大,不用外求,操持自己,就是我們充實的生活?!蔽乙浴吨┲肱c蒼蠅》為主題,引導學生把心理活動、語言、神態(tài)這一心理活動滲透進去,讓學生親自體驗,仔細觀察,這樣生活氣息也會更濃,更有真情實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言之有理。
2.教會學生修改作文
學生既然能寫出真實性的作文,但不就是等于好的作文,好的作文要經過多次的修改才成。要指導學生學會自審文題和中心是否一致,文章的結構是否完整,內容是否具體,用詞是否恰當,再改正文中的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詞語、病句等等。文章自改后,再讓學生交流寫作與修改的經驗,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成長感和成功感,強化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激起了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積累,大膽習作,勤于修改這一習慣。
文章的開頭是第一吸引力,結尾是立地之本,給讀者回味無窮。如果頭尾點撥不好,將會給人有一種美中不足的感覺。引導學生學會畫龍點睛,開門見山,首尾呼應,讀者必然流連忘返,發(fā)人深省。通過這一點一撥,學生就如魚得水,對作文的感情就更深更濃了。
總而言之,在習作指導中,只要我們從點滴抓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用心體驗和感悟生活,從生活的源泉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