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東
[摘 要] 當下的大學生思維越來越活躍,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會嚴重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教師清楚地了解自身情感素質,并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提升。在教師教育中增加情感修養(yǎng)的內容,營造人文氣息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教師要主動提高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
[關 鍵 詞] 高校;教師;情感素質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1-0257-01
一、高校教師的情感素質及重要性
(一)鮮明的情感灌注意識
在筆者執(zhí)教的云南交通運輸職業(yè)學院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思維越來越活躍,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會嚴重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如果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始終和顏悅色、聲情并茂,這樣的授課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率,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死氣沉沉,講課方式毫無活力,這樣的課堂氣氛和授課方式完全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自然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就很難達到預期目標,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對這一學科的學習。所以,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堅固的情感,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情感態(tài)度的機會,才可以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心理的良好發(fā)展。
(二)積極的情感反應方式
從心理學角度考慮,所謂的情感反應屬于將自己的情感向外界進行表達的一種方式,消極懈怠和積極向上是兩種極具代表性的方式。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主要職責,特別是我們云南交通運輸職業(yè)學院第一次招生,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時應該選擇積極向上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感準確表達出來,這樣學生能夠正視生活的理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教師擁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可以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感染,使學生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并充滿信心地迎接各種挑戰(zhàn)。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對每一個知識點做出充分的整理和準備,從而讓學生在自己自信的授課過程中受到深深的感染,并且?guī)椭鷮W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三)有效的調節(jié)情感能力
在某些角度上來講,情感能力也屬于個人能力的范圍,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事物的表達、理解以及感受等方面。對他人和對自己是情感能力所包含的兩個主要角度,在人的認知智能體系中,自我認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別對新成立的學院教師而言,對自己的情感進行適當?shù)恼{節(jié)和準確的把握也屬于其情感能力范圍之內,這啟發(fā)教師要學會與學生之間進行順利的情感交流和溝通,在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時,要注意及時轉變自己的身份和角度,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談,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教師還要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當遇到不同的感覺時,這種認知能夠及時幫助自己對自身的行動作出最為合理的解釋。
二、高校教師情感素質的養(yǎng)成途徑及提升策略
(一)在教師教育中增加情感修養(yǎng)的內容
在筆者工作中發(fā)現(xiàn)很多高校教師沒有接受過相關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專業(yè)訓練,就算有一些高校教師有師范教育背景,但是情感修養(yǎng)的教育也是少之又少。我國目前的高等院校在專門的師范教育過程中,占據(jù)較大比重的是學科專業(yè),基礎教育所占比例非常小,普通教育課程所占的比重也很低,人文素養(yǎng)幾乎不被重視,作為人文素養(yǎng)重要組成部分的情感素質也就想當然的失去地位。所以高校在人才的在職培訓和職前教育中強化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高校教師情感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手段,學科滲透和獨立設置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兩種主要方法,學科滲透指的是在課程教學中摻雜情感教育內容,獨立設置就是專門開設情感修養(yǎng)課程。此外,課外參觀、專題講座以及課內的情感教育形式都是可取的。
(二)營造人文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
近年來,高等教育已經由大眾化代替了精英化,隨著大學招生規(guī)模的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大學生,很多學校不斷擴建校區(qū)、開設新學院,全新配置了銀行、服裝區(qū)、咖啡廳、餐廳、超市、網(wǎng)吧等,雖然各種設施和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但是人文氣息相當匱乏,這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形成。大學教師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工作、生活,出現(xiàn)心理上的浮躁在所難免,甚至還會生出無意義感和空虛感。為了使大學教師在情感上得到陶冶,新校區(qū)應該學習老校區(qū),在校園內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從而使校園文化氛圍日漸濃厚,保證校園文化品位的不斷提高。
(三)教師要主動提高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
大學教師在教育壓力和責任方面與基礎教育者并無二致,富有創(chuàng)造性、充滿激情、理想遠大、獨立主見、個性豐富等都是大學教師教育對象的主要特點,學術水平和專業(yè)知識并不是大學教師主要的壓力所在,情感素養(yǎng)也是他們應該具備的。換言之,大學教師要想提高和培養(yǎng)自身的整體素質,加強情感方面上的修養(yǎng)非常重要。在大學教師提升情感修養(yǎng)的過程中,自覺地進行情感修養(yǎng)比外部條件更加重要,如果有機會專門提升情感修養(yǎng)當然好,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一切機會提升和充實自己才是關鍵。除此之外,提升大學教師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任重而道遠,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想取得成效就應該堅持不斷地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時見,周虹.高校教師教學發(fā)展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8):35-39.
[2]龍獻忠,周晶,董樹軍.高校教師流失治理:基于“退出-呼吁-忠誠”理論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6):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