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夢怡
【摘要】在聲樂教學之中,聲樂鋼琴伴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項目,通過鋼琴伴奏,能夠有效地將作品所希望表達的情緒與其中節(jié)奏的強弱對比體現(xiàn)出來,并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其了解到聲樂作品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鋼琴伴奏;聲樂教學;藝術指導性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聲樂鋼琴伴奏與聲樂教學的關系
(一)聲樂鋼琴伴奏的定義與內容
所謂的伴奏,指的便是音樂的組成部分之一,大多是由一件或是多件樂器組合而成,目的是襯托主旋律。而在伴奏之中,最為常見的便是鋼琴樂器與樂隊組合這兩種伴奏。鋼琴之所以能夠成為常見伴奏樂器,便是因其“樂器之王”的美譽,寬廣的音區(qū)、優(yōu)美的音色使鋼琴獲能夠獨立演奏出樂隊的效果。此外,鋼琴的普遍性與實用性也是專業(yè)學習中使用鋼琴進行伴奏的主要原因。
(二)聲樂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性
針對藝術指導性這一方面,聲樂鋼琴伴奏主要是在純聲樂技巧與生理技能訓練這兩點進行配合訓練的。在訓練時,應保證自身的音樂知識基礎牢固而扎實,并訓練出優(yōu)秀的配合能力,以保證訓練能夠達到想要的效果,若是無法達到這些要求,便會嚴重影響到聲樂鋼琴伴奏的效果,反之帶給學生壓力。雖然聲樂鋼琴伴奏無法取代專業(yè)聲樂技巧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學生掌握基礎的演唱方式后,對其進修更深層次的演唱技巧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
(一)在聲樂氣息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
進行演唱時,最為根本的發(fā)音因素便是呼吸。因此,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有關于氣息的教學內容在整個聲樂教學之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以使學生了解到如何在唱歌時調整并控制自身的呼吸。在聲樂鋼琴伴奏訓練中,針對氣息教學的指導性在三個方面得以體現(xiàn)。第一,在聲樂教學之中,使用鋼琴對聲樂作品進行演奏,便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將作品中的情感與風格等展現(xiàn)給學生。而學生在進行演唱之前,應將自身的氣息節(jié)奏調整至與音樂一致的狀態(tài),以便于接下來的教學;第二,在進行氣息調整時,可使用一些句法和方式,而鋼琴伴奏能夠對學生的氣息及嗓音起到引導作用,促使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演唱技巧;第三,因鋼琴能夠將作品中所包含的情緒與歌曲的基調完全的展現(xiàn)給學生,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歌曲中的相關元素,并針對這些元素調整自身的呼吸。
(二)在聲樂共鳴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
在通常情況下,演唱時聲帶只能夠發(fā)出較小的聲音,與此同時,聲帶發(fā)出的聲音并不具有感情色彩。因此,在演唱時,應通過頭腔、胸腔、口腔與鼻腔這幾個地點,與全身進行一種共鳴狀態(tài),從而使自身發(fā)出的聲音得到擴大,使演唱者擁有屬于自己的演唱特點。學生在提升嗓音音質時,最為主要的途徑便是聲樂共鳴訓練。在聲樂共鳴訓練中,鋼琴伴奏屬于一種較為特殊的指導方法,因鋼琴其自身的特性,導致了鋼琴的共鳴箱中所產生的共鳴被稱為泛音。相較于其他較為基音而言,泛音的聲音更加的飽滿,音較高,且有著柔和的特點。但若是能夠正確的使用鋼琴,其基因也能夠獲得泛音的效果,以實現(xiàn)音色共鳴這一目的。在使用鋼琴伴奏進行教學時,針對演唱者聲音與鋼琴兩者之間的配合有著較為明確的要求。使用鋼琴進行聲樂共鳴訓練,其主要效果體現(xiàn)于領導方面,在整個演唱之中,鋼琴伴奏能帶動起整個聲樂作品的節(jié)奏,從而促進演奏者的生理反應,提高演唱者的情感表達水平,以提升演唱的效果。
(三)在聲樂技巧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
使用鋼琴伴奏對學生的聲樂技巧進行訓練前,應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各種音符技巧。在練習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節(jié)奏等方面進行訓練,并加強其訓練過程中的音量與音質,以便于提升學生的演唱能力與氣息的控制能力,保證演唱者在演演唱時能夠一氣呵成,保證演唱的流暢性。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一些高難度的技巧訓練。使用鋼琴伴奏進行高難度技巧訓練時,教師可針對其氣息、情感等、技巧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糾正,保證其學習的質量。
(四)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
除去演唱者的演唱功底之外,演唱的作品還需要依靠優(yōu)秀的作詞作曲與樂器演奏者等,這有這些方面均做到完美,才能呈現(xiàn)出優(yōu)秀的作品。聲樂表演中的魅力需要音響技術來演繹出來。在進行聲樂表演時,應使用自身的技術進行演唱,并將鋼琴伴奏對表演者的指導功能發(fā)揮出來,以保證演唱的聲樂作品有著較強的生命力與感染力,使觀眾得到更好的視聽享受。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聲樂教學之中,聲樂鋼琴伴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演唱技巧。而聲樂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起到的引導作用,也使得其在聲樂教學中有著無法替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郭君.探討聲樂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J].藝術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