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廣材
摘要 [目的]探索提高紅花大金元上部葉烘烤質量的采烤方式。[方法]研究對比了上部葉(4~6片)逐片一次性采收、帶莖一次性采收、分2次采收(每次采收2~3片)3種模式,從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內在化學成分協(xié)調性、經濟性狀及感官評吸質量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與上部葉分2次采收模式相比,逐片一次性采收和帶莖采收模式,葉片單葉重有所降低,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內在化學成分協(xié)調性、經濟性狀及感官評吸質量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對改善第4~6葉位煙葉整體質量效果明顯。綜合評價,上部葉逐片一次性采烤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帶莖采烤,分2次采烤表現(xiàn)較差且存在烘烤難度大、雜色比例高、香氣質含量低等問題。[結論]在保山植煙區(qū)紅花大金元上部葉可采取“逐片一次性采烤”或“帶莖一次性采烤”模式。
關鍵詞 烤煙;煙葉質量;化學成分;評吸質量
中圖分類號 TS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2-0023-04
Abstract [Objective]Study on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baking quality of upper leaves of HongDa. [Method]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models:(4 to 6) onetime harvest, with a stem of harvest, harvest twice,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inter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coordination,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quality of cured tobacco leaves.[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upper leaves harvested two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of piecewise onetime harvest and harvesting with stalk, leaf weight decreased, leaf appearance quality, chemical composition, internal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traits and sensory quality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4-6 tobacco leaves quality effe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wed that the upper leaves were the best for single time picking and baking, followed by stalk picking and roast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wo times was poor, and the difficulty of baking was high, the proportion of variegated was high, and the aroma content was low.[Conclusion]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upper leaves of safflower Jinyuan in Baoshan tobacco planting area can adopt the mode of “one by one picking or baking” or “taking the stem with one time to roast”.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Quality of tobacco leaf;Chemical composition;Smoking quality
烤煙上部葉片數占整棵煙株有效采烤葉片的1/3,是煙株產量和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上部葉除具有良好的光照條件、通風透光較好外,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也會促進葉內干物質的積累,導致上部葉組織結構緊密、葉片較厚、難烘烤、初烤煙葉化學成分不協(xié)調等[1-2]。為提高上部葉在卷煙工業(yè)中的可用性,國內外在提高上部煙葉烘烤質量方面進行了較多研究[3-5]。據研究報道,常規(guī)品種或K326品種上部葉帶莖烘烤或一次性采烤,有利于改善上部煙葉質量,提高煙葉產值[6-9],但對紅花大金元上部葉采烤方式的報道較少。紅花大金元是高檔卷煙配方的重要原料,上部煙葉難烘烤、初烤煙葉青筋率高等問題是制約煙農經濟收益的主要瓶頸。筆者針對保山煙區(qū)特色品種紅花大金元上部葉采取不同采烤方式,為探索保山煙區(qū)紅花大金元上部煙葉適宜的采收方式,尋求上部煙葉適宜的采收方式與烤后煙葉質量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提高紅花大金元上部初烤煙葉的可用性等方面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烤煙品種:紅花大金元,選取大田管理規(guī)范、個體與群體生長發(fā)育協(xié)調一致、落黃均勻的優(yōu)質煙示范田開展試驗;烤房為臥式密集烤房(8.0 m×2.7 m),烘烤燃料為褐煤。
1.2 試驗設計 處理①:上部葉(4~6片)逐葉一次采收;處理②:上部葉(4~6片)帶莖一次采收;處理③:上部葉(4~6片)常規(guī)分2次采收,每次采收2~3片。
上部葉采收時從頂部向下對第1、2、3、4、5、6葉位做標記,每個處理80株,設3次重復,隨機小區(qū)排列;處理①和處理②采烤時間與常規(guī)第1次采烤時間同步;編竿后掛在同一密集烤房的二層中間位置,采取三段式烘烤工藝進行煙葉烘烤。
1.3 測定內容
外觀質量:統(tǒng)計分析不同葉位烤后煙葉單葉重,依據GB2635—92進行,包括顏色、成熟度、油分、結構、光澤、身份等。
常規(guī)化學成分:包括總糖、還原糖、總植物堿、總氮、淀粉、蛋白質、鉀、氯等,參照實驗室常規(guī)方法進行檢測。
感官評吸鑒定:按照YC/T138—1998的規(guī)定進行測定,包括香型、香氣質、香氣量、雜氣、濃度、刺激性、勁頭、余味、燃燒性、灰色等。煙葉等級質量:依據GB2635—92進行分級,計算上中等煙比例、均價、單葉重等指標并進行評價。
1.4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和DPS軟件進行統(tǒng)計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采收模式處理對煙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上部烤后煙葉處理①平均單葉重13.31 g/片,處理②平均單葉重12.93 g/片,分別較處理③平均單葉重降低0.11、0.49 g/片,降幅0.84%、3.65%,處理③與處理①、處理②存在顯著性差異。從相同葉位數據對比可以看出,第4~6葉位單葉重,處理③與處理①差異不顯著,與處理②存在顯著性差異,第1~3葉位單葉重不同處理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處理③最重,其次為處理①,處理②最輕。這可能與帶莖烘烤煙葉水分含量高且莖稈中水分難蒸發(fā),導致烘烤時間延長有關,同時由于分2次采烤,第1~3葉位的煙葉田間留養(yǎng)時間延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鮮煙葉內含物質的積累。
從表2可以看出,烤后煙葉顏色都呈“橘黃色”,處理①第1葉位和處理②第1、2葉位成熟度表現(xiàn)為“成熟-”外,不同處理其他各葉位都表現(xiàn)為“成熟”。與處理③相比,處理①中第6葉位在身份、油分、結構3方面有所提高;第3~5葉位油分有所提高,其中第3葉位油分提高明顯,其他外觀品質因素差異不大,說明上部葉一次性采烤對第3~6葉位的外觀品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處理②中第1葉位煙葉結構為緊密有所下降,第2葉位身份為稍厚有所提高,第4~6葉位身份、油分、葉片結構有所提高,第5、6葉位色度有所下降,其他各葉位品質因素差異不大。說明上部葉帶莖采烤除第1葉位外,對其他葉位外觀品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第5、6葉位品質因素整體提高明顯。
2.2 不同采收模式處理對煙葉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影響
通過對不同采烤模式外觀質量比較發(fā)現(xiàn),第4~6葉位品質因素改善較為明顯,因此煙葉常規(guī)化學成分檢測采取對第1~3葉位混合樣和第4~6葉位混合樣進行統(tǒng)計對比。一般認為,烤煙上部葉化學成分適宜含量為總植物堿3.0%~3.5%,總糖20%~25%,還原糖16%~21%,總氮1.6%~2.8%,氧化鉀>2.0%,氯0.3%~0.6%,淀粉<5.0%,蛋白質7.0%~9.0%,糖堿比6.0~10.0,氮堿比0.6~0.8,兩糖比>0.75,鉀氯比>4.0。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采烤模式烤后煙葉總植物堿、蛋白質含量偏高,總糖、氯含量偏低,還原糖、總氮、氧化鉀、淀粉含量比較適宜,糖堿比和氮堿比偏低,化學成分協(xié)調性一般,這與當地田間鮮煙葉素質、氣候和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對不同采烤方式間進行對比分析可知,處理①、處理②與處理③相比,其總植物堿分別降低2.92%~7.01%、4.38%~11.89%,蛋白質分別降低13.28%~17.07%、10.51%~16.45%,總糖分別提高6.34%~19.64%、13.68%~20.11%,氯分別提高5%~8%、15%~16%,其變化趨勢都趨向于上部煙葉適宜化學成分含量范圍,說明上部煙葉一次性采烤和帶莖采烤模式更有利于烤后煙葉整體內在化學成分的協(xié)調。鉀能提高煙葉的燃燒性,使灰色潔白,葉片柔和,外觀品質提高,與處理③相比,處理①和處理②第1~3葉位氧化鉀含量分別提高6.48%、3.24%,第4~6葉位氧化鉀含量分別提高15.49%、13.17%,說明上部葉一次性采烤和帶莖采烤模式可提高烤后煙葉的燃燒性,尤其是對第4~6葉位葉片的影響較為明顯。
2.3 不同采收模式處理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與處理③相比,處理①第1~3葉位上等煙比例提高5.0百分點,上中等煙比例降低0.1百分點,雜色煙降低4.4百分點,均價提高3.51元/kg,增幅19.06%;第4~6葉位上等煙比例提高0.7百分點,上中等煙比例提高4.2百分點,雜色煙提高0.1百分點,均價提高1.04元/kg,增幅4.30%;第1~6葉位上等煙比例提高2.8百分點,上中等煙比例提高2.0百分點,雜色煙降低2.2百分點,均價提高1.49元/kg,增幅6.69%。與處理③相比,處理②第1~3葉位上等煙比例提高3.8百分點,上中等煙比例降低3.2百分點,雜色煙降低3.8百分點,均價提高2.46元/kg,增幅13.36%;第4~6葉位上等煙比例提高2.2百分點,上中等煙比例提高4.4百分點,雜色煙提高1.1個百分點,均價提高1.76元/kg,增幅7.28%;第1~6葉位上等煙比例提高3.0個百分點,上中等煙比例提高0.6個百分點,雜色煙降低1.4百分點,均價提高1.54元/kg,增幅6.91%。綜合對比可以看出,處理①經濟性狀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處理②,處理③表現(xiàn)較差,一次性采烤和帶莖采烤對提高煙葉均價平均增幅6%左右,其中對第1~3葉位煙葉均價增幅最為明顯,在13%以上。
2.4 不同采收模式處理對煙葉評吸質量的影響
根據表5感官評吸結果可知,不同處理各葉位煙葉香型、勁頭、濃度無明顯差異,不同采烤模式對上部葉評吸質量各指標得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評吸得分情況來看,3種處理都呈現(xiàn)第4~6葉位煙葉評吸質量優(yōu)于第1~3葉位,質量檔次在中等-~中等+。與處理③相比,處理①第1~3葉位評吸得分提高0.63分,質量檔次為中等,第4~6葉位評吸得分提高1.40分,質量檔次為中等+,各葉評吸質量提高明顯;處理②第1~3葉位評吸得分提高0.08分,質量檔次為中等-,質量提高不明顯,第4~6葉位評吸得分提高0.77分,質量檔次為中等,評吸質量提高較為明顯。不同采烤模式烤后煙葉綜合評吸質量檔次對比可以看出,處理①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處理②,處理③表現(xiàn)相對較差。從燃燒性和灰分得分可以看出,處理①和處理②都高于處理③,這與表3煙葉化學成分含量檢測中氧化鉀含量相對較高的結果一致,提高了煙葉的燃燒特性。
3 討論
3.1 采烤模式對煙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紅花大金元不同采烤模式對初烤煙葉的外觀質量有一定的影響,該研究表明,上部葉(4~6片)一次性采烤或帶莖一次采烤,其煙葉單葉重有所下降,但煙葉身份、油分、葉片結構等指標有所提高,尤其是對改善第4~6葉位煙葉的外觀質量效果明顯,這與代麗等[10]研究的結果“一次性采收上部4~6片葉,其外觀質量較好,但烤后煙葉產量和產值有所降低”基本一致。隨著工業(yè)卷煙對煙葉品質要求日益提高,煙葉質量價格逐漸凸顯,提高初烤煙葉質量可以彌補產值降低的缺點,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煙農增收,從該試驗數據可以看出,2種一次性采收模式,雜色煙葉比例降低,不同葉位初烤煙葉均價提高。
3.2 采烤模式對煙葉內在質量的影響
不同采烤模式對紅花大金元初烤煙葉內在質量影響較大,帶莖采烤或上部葉逐片一次性采烤初烤煙葉還原糖、總氮、氧化鉀、淀粉含量相對適宜,總植物堿、蛋白質、總糖、氯含量具有更加接近煙葉適宜含量的趨勢,煙葉內在化學品質相對分2次采烤模式協(xié)調性提高,這與杜偉文等[2]對K326品種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感官評吸質量有所改善,香氣質、香氣量、燃燒性提高,雜氣和刺激性降低,總體質量檔次上部葉一次性采烤最好,帶莖一次性采烤略好于分2次采烤。
此外,上部葉分2次采烤或帶莖采烤模式采收環(huán)節(jié)勞動強度及用工數會有所提高。謝已書等[1]研究指出,帶莖采烤模式含有莖稈,葉片間隙增大,烤房空間利用率較低,還會增加單位煙葉烘烤成本,并且烤后煙葉莖葉拆分工序較為繁瑣,費時費工。該試驗是建立在同步采烤的基礎上,對3種不同采烤模式進行了系統(tǒng)對比,明確了以帶莖或一次性逐葉采收為主的上部葉采烤模式,對保山紅花大金元采烤及提高煙葉質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田間煙葉素質對煙葉烘烤質量起著重要作用,適宜的采收時間和煙葉田間留養(yǎng)程度對2種一次性采烤模式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謝已書,武圣江,潘登華,等.不同采烤方式對烤煙上部6葉烘烤質量及可用性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0,40(11):77-80.
[2] 杜偉文,朱列書,劉本坤,等.一次性成熟采烤對K326上部6片煙葉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9(18):11000-11002.
[3] 劉光輝,劉京,姚雪梅,等.采烤方式對上部煙葉質量及采烤成本的影響[J].作物研究,2016,30(3):303-305.
[4] 張種煊,王鑫,邱銘生,等.上部葉不同采烤方式對煙葉質量的影響[J].福建農業(yè)科學,2010(6):30-32.
[5] 邱坤,袁黔華,王廷清,等.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對上部煙葉烘烤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23):18-19.
[6] 趙元寬.頂部煙葉帶莖烘烤試驗簡報[J].煙草科技,2004(4):36-37.
[7] 成本喜,侯留記,熊向東,等.烤煙上部葉一次采烤方法研究[J].煙草科技,1996(6):35-36.
[8] 王曉賓,孫福山,徐秀紅,等.上部煙葉帶莖烘烤中主要化學成分變化[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6):12-16.
[9] 徐秀紅,王愛華,王傳義,等.烘烤期間帶莖采收的烤煙頂部葉某些生理生化特性變化[J].煙草科技,2006(9):51-54.
[10] 代麗,黃永成,童旭華,等.采收方式對烤煙上部葉香味品質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9,24(2):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