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偉
【摘要】大多數(shù)學校課前有預(yù)備鈴,從預(yù)備鈴到上課鈴,整整三分鐘。這三分鐘大有文章可做,班主任以及語文老師可以指導(dǎo)督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與學生聊聊天,談?wù)勑?,加強師生的心靈溝通;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小活動,積累學生底蘊。讓我們八仙過海,讓三分鐘多點溫馨,多點色彩,多點花樣,讓三分鐘成為學校中、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關(guān)鍵詞】課前三分鐘;指導(dǎo);交流;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大多數(shù)學校課前有預(yù)備鈴,筆者所在的學校也有,從預(yù)備鈴到上課鈴,整整三分鐘。在這三分鐘里,有的教師心存埋怨,不到時間不去教室;有的教師則爭分奪秒,預(yù)備鈴一響便宣布上課;有的教師站在教室里與學生“相顧無言”,各忙各的,互不干擾……個人以為,這些都是消極或不合理的教學行為,其實,在這寶貴的三分鐘里,我們可以做許多有益的事情。
一、指導(dǎo)督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分鐘的預(yù)備是要求教師及時進入課堂,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對學生的要求則是整理好課桌上的物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安靜地等待新課的開始。
每每有我的課,我會精神飽滿,面帶微笑,隨著鈴聲走進教室。起初,我允許教室里有短暫的喧嘩,畢竟短短的下課時間里學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們或者忙著收拾物品,或在室外還沒有回來。
我行走在學生中間,伸出手來幫孩子整理一下雜亂的課桌,“你這孩子,怎么還不收啊,還上英語呢?”撫摸一下調(diào)皮孩子的頭,“快做好,馬上上課了哦。”怎么那一張桌子還歪著,“你看你的桌子都斜到俄羅斯啦,快點擺正?!鳖D時,教室里一片笑聲……我用寬容與幽默指導(dǎo)著孩子們,漸漸地,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鈴響之后,教室里安靜了,學生坐得端正了,書桌上的物品井然有序了。
二、聊聊天,談?wù)勑?,加強師生的心靈溝通
更多的時候,在這三分鐘里,我樂意和孩子們聊聊天,談?wù)勑摹?/p>
1.說說天氣。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日月星辰都是我們聊的內(nèi)容。關(guān)注天氣,關(guān)注我們生活其間的大自然,讓孩子們?nèi)ジ惺艽笞匀坏拿利惻c神奇。免不了對孩子的提醒:夜涼如水,添衣珍重;雨天路滑,注意安全……
2.關(guān)心學生。發(fā)現(xiàn)有孩子精神不振,我會及時關(guān)注:怎么啦?身體不舒服嗎?看到生病后的孩子重返校園,我也會問候一句:好了嗎?要注意休息哦。短短數(shù)語,拉近了孩子們與我的距離,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不是嚴師而是慈父。
3.贊美學生。三分鐘里,我喜歡觀察,看看孩子們的變化。我絕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這個男生頭發(fā)剪了,我會說:真精神,越來越帥了!那個女同學穿了件新衣服,我會說:這衣服穿你身上,真漂亮!小到一個發(fā)卡、一個掛件,我也贊美一聲:真別致!孩子們被夸得心花怒放,心情好,這課上得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4.談?wù)劰?jié)日。元旦的前一天,祝孩子們新年快樂,一帆風順。植樹節(jié)說一說植樹造林的好處,建議他們栽一棵樹,種一盆花。清明節(jié),背一背“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端午節(jié)聊一聊節(jié)日的由來與風俗。兒童節(jié)快到時,征詢一下孩子們的意見——怎么慶祝呢?
5.講故事、說名言。有的時候,我會結(jié)合班級的情況講一個故事,說一句名言,以此來教育學生。說到誠信,我講“曾子殺豬”的故事;談到合作,我會講“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的來歷。學生常犯小錯誤,我會引用劉備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去教育;學生為一點小事大動干戈時,我讓他們記?。汉<{百川,有容乃大。一個小故事,留給學生自己去感悟;一句名言,或許能讓他們記住一生。
三、豐富多彩的活動,積累學生底蘊
(一)今天我來說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我嘗試著讓孩子們上臺講故事。故事的內(nèi)容為開放性的,可以是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可以是發(fā)生在身邊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給人啟迪的東西方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膽子大了起來,表達與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講故事的基礎(chǔ)上,我讓孩子們開闊視野,把說的內(nèi)容擴大,于是有了說新聞,論熱點話題,談校園點滴變化。說得娓娓道來,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三分鐘過去了。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二)成語接龍
課前做一個小游戲,可以起到調(diào)節(jié)氣氛、緩解壓力的作用,成語接龍是我和學生經(jīng)常玩的游戲。游戲中,成功者搖頭晃腦,洋洋自得;接不上者抓耳撓腮,愁眉不展;其他孩子蠢蠢欲動,躍躍欲試。我則微笑觀之,遇到學生戛然而止時,加以點撥。孩子們興趣盎然,孩子特有的好勝之心使他們積累成語的勁頭更足了。
(三)古詩對抗賽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小學階段要求背誦的也挺多。課前十分鐘,我和孩子們一起去吟誦經(jīng)典的古詩詞,既是記憶,又是鞏固。春天里,我們背誦《春曉》《江南春》《漁歌子》……夏日,我們背《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秋節(jié)吟誦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重陽節(jié)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為了激勵學生更好、更多地記誦經(jīng)典,我會有目的地安排古詩對抗賽——個人對抗,小組間對抗,男女生對抗。學生熱情四溢,教室里詩聲瑯瑯,我則沉醉其中。
總之,課前三分鐘大有文章可做,班主任以及語文老師大可八仙過海,使其多點溫馨,多點色彩,多點花樣,讓這三分鐘成為學校中、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向春燕.課前三分鐘[J].小學青年教師,2001(10).
[2]林匯波.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有效性探究[J].語文建設(shè),201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