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盈
五年級上學(xué)期,學(xué)校安排我們年級參與市里組織的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實踐里有一項挑戰(zhàn)活動——登紫帽山。
出發(fā)前,教官讓各班班主任上報本班因身體原因不適合參與爬山的孩子名單,以便另外組織參加別的活動。在寫名單時,我第一反應(yīng)是全班都能參加,但馬上又想到小晉。小晉因為生過一場病,導(dǎo)致四肢不協(xié)調(diào)。一直以來,他都不能參加競技類的活動,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協(xié)調(diào)問題越來越嚴(yán)重,到現(xiàn)在,上下樓梯都要扶著圍欄。正因如此,小晉差點兒自暴自棄。好幾次活動還沒有開始,他就打了退堂鼓。所以,對于小晉來說,登紫帽山真的是很大的挑戰(zhàn)。
小晉或許知道我打算把他寫進(jìn)“不適合爬山活動”的名單里,默默地用余光瞄著我。那時候,我感受到了小晉渴望的眼神。我知道,他是想?yún)⒓舆@次爬山運動的。
我走到小晉身邊,試探性地問:“小晉,你想不想?yún)⒓舆@次的爬山???”小晉有些拿不定主意,低著頭,默不作聲。于是,我先給他一顆“定心丸”:“我是希望你參加的?!甭牭轿疫@么說,小晉抬起頭認(rèn)真地看著我說:“可是,我走得很慢,怕拖累大家!”我進(jìn)一步鼓勵他:“如果我陪你一起走呢,那就不會拖累大家了啊!”小晉似乎有了信心:“好,好!”開心地連連點頭。
就這樣,小晉和我們一起開始了登山挑戰(zhàn)。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xué)爬山的勁頭,我把主力部隊安排妥當(dāng)后,偷偷與小晉提前20分鐘出發(fā)。盡管如此,沒過多久,我和小晉還是掉到大部隊的最后面。
每當(dāng)后面的班級超過我們時,小晉總是不好意思地低著頭,主動讓出路來。就這樣,我和小晉被大部隊越甩越遠(yuǎn)。拖了后腿的小晉帶著歉意對我說:“老師,我爬不動了,我不想爬了,您先走吧?!?/p>
面對小晉的“臨陣脫逃”,我早有心理準(zhǔn)備。我知道小晉其實不是爬不動,而是不想影響整體。于是,我看著小晉的眼睛說:“你真的爬不動了嗎?”為了打消我的猜疑,小晉使勁地點點頭。
見小晉如此決絕,我只得再度強(qiáng)化我的計劃。我說:“你還記得我接手你們班的時候?qū)δ銈冋f過的‘自己說了算嗎?你行不行,自己說了算。你能不能成功,也是自己說了算?!?/p>
小晉默默地看著我。我接著鼓勵他:“剛才其他同學(xué)走過你的身邊,你總是低著頭。我知道,你是在恨自己為什么走那么慢。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也會有自己的不足,你為什么老是糾結(jié)自己的不足呢?”小晉終于被我“逼”得說出了實話:“我只是不想因為我讓您跟不上隊伍?!?/p>
孩子的心是那么簡單、單純。無助的他,這時候最需要呵護(hù):“還記得出發(fā)前,老師對你說的話嗎?這次爬山,我會陪著你一起走,我們不和任何人比速度,只和自己比堅持,你不想戰(zhàn)勝自己嗎?”
小晉還是有些猶豫。我繼續(xù)給他打氣:“如果你現(xiàn)在放棄,那你就看到不到山頂‘一覽眾山小的風(fēng)景了。如果你不努力,就不知道你有能爬上去的實力了。只有努力,才能享受這一切。何況還有我呢?!?/p>
小晉猛地抬起頭,看著我,眼神里透露著堅定。
就這樣,小晉幾次想放棄,我都與他手挽著手挺了過來。終于,我們到達(dá)了山頂。站立在山頂上,微風(fēng)輕撫著小晉的臉頰,我拉著小晉的手指著山下:“看,美不美?如果不上來看看,不遺憾嗎?”小晉激動地握著我的手說:“美,太美了!如果沒有您的鼓勵,我就看不到這么美的景色了!”
看得出,小晉的信心回來了。“嗯,這一次爬山,有什么收獲?”小晉思考了一會兒說:“在半路的時候,如果我當(dāng)時放棄了,就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可以的,也看不到眼下這么美的風(fēng)景了?!?/p>
我豎起大拇指,連連給小晉點贊:“一直以來,你總是認(rèn)為自己平衡力差,所以你越來越怕上下樓梯。今天我發(fā)現(xiàn)你走得并不慢,你需要的不是平衡力,而是自信!”我特地把“自信”兩個字說得很重。
返校的路上,我一路走,一路反思。生活中,總有一些孩子,他們因為某種“缺陷”慢慢喪失了自信,如果我們早一點伸出溫暖的手,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dǎo),或許他們就不會掉隊。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青陽街道象山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