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芳
9月13日清晨,我告別學生后,帶著急迫和向往的心情從漢川趕往武漢,參加“國培計劃”(2018)——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校長專題培訓班。
來到會場,正好趕上參會老師分組,我所在的小組組名為“守望”,剛好與我的教育理念相吻合!我覺得,教育工作者需要守望孩子,陪伴他們慢慢長大;教育管理者需要守望老師,讓他們越來越好。我們組的口號是:高點定位,靜待花開!希望通過學習,能站得更高,更好地服務老師和學生,讓他們都能感受成功,有成就感。
10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轉(zhuǎn)瞬即逝,幾乎每位專家教授都在強調(diào)“不忘初心”。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初心。
我在回憶,究竟是什么讓我心心念念地想當老師?我想起了畢業(yè)實習的第一個下午,當我拿著課本準備進教室時,聽到一群男孩子在樓道里議論:“老大,那個小子還想跟您搶斧頭幫老大的位置,我們放學后要不要收拾一下他……”我一邊走一邊聽,一邊祈禱,千萬不要到這個“老大”的班上。
可惜事與愿違。我剛走進教室就看見了那個“老大”。眼神相對,我冷汗直冒,生怕自己拿不下他,怕他在課堂上頂撞我,怕……
課堂上,我要求大家腰挺直坐起來,其他孩子都按我的要求坐得很好,而他只是象征性地動了動身子。我笑著走過去說很好,就這樣坐,用手輕輕幫他擺正了身體。一節(jié)課下來,他沒有給我?guī)砣魏温闊?。實習期余下的一個月,我開始每天記錄自己與這個孩子的相處,發(fā)現(xiàn)他總能帶給我驚喜。
孩子的成長變化,給了我當老師的信心和成就感,或許這就是我當初選擇當老師的原因吧!
王祖琴老師跟我們講了他所期待的教師變化。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我在思考如何讓教師愛上教育,愛上當班主任。我覺得應該是孩子們的成長變化以及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職業(yè)認同感吧。
作為一名從普通老師成長為校級領導的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我今后要做的就是引領年輕老師找到教育的成就感,增進他們的職業(yè)認同感,挖掘他們的閃光點。
我想起了5年前接手七年級新生時的一個小男孩。剛接觸時,他連乘法口訣都不會背,我將他放在第一排,便于我管理。一次,他把我喊到教室外對我說:“老師,你沒聽說過我最喜歡找女老師打架嗎?你沒聽說過我把學校的一位女老師打了嗎?”我笑著對他說:“我最喜歡有個性的孩子,很高興你能跟我說這些,說明你把我當朋友了,對嗎?”他紅著臉,低下頭小聲說:“老師,我從來都沒怎么好好學習過,你確定我能學好?”我說:“我當然確定啊,不然我為什么要花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彼α?。
第二天,他給了我滿滿一頁的計算草稿,我四處尋找做得對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個,就用紅筆幫他圈出來,告訴他以后就這么做,還在全班表揚了他。
教育學生就像牽著蝸牛散步——急不得。作為老師,要用智慧去引領他們慢慢前行,用詩意去編織他們的未來。一個人只有對明天懷著美好憧憬和無限希望時,才會感受到生活的動力,感受到生活的滋味。我認為,教育領導者最好的示范是以自己精彩的人生喚起學生和老師對于成長的渴望。
(作者單位:湖北省漢川市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