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男孩的問題與其說是超常兒童和學校教育的沖突,不如說是個性與共性的差異。作為一名教師,我選擇尊重超常兒童的個性要求,但必須首先保證一般兒童的集體權益不受侵犯。我始終堅信,個性必須建立在遵守共性權益之上才能被尊重,否則只能培養(yǎng)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當然,在保障大多數(shù)兒童集體權益的基礎上,如何保護超常兒童的個性特點與天賦發(fā)展,也是擺在教師和家長面前的一只“攔路虎”。想要打敗這只“攔路虎”,有兩個方面至關重要:其一是讓超常兒童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本身能夠理解到集體的包容和強大,因為一個人能力再超群,也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完美;其二是幫助超常兒童在集體之上更好地發(fā)揮特長,雖不能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在眾人拾柴的基礎之上,火焰更高也是必然的。
(浙江省杭州市濱興學校 姚賀國)
超常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有其明顯的特征。一方面,超常兒童通常具有更高的智力,喜歡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掌握欲極強。另一方面,超常兒童并不等同于天才和神童,盡管他們領悟能力強,能夠快速掌握知識和技能,但在學習上未必是佼佼者。相反,他們常常因為不能適應學校的正常教學節(jié)奏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xiàn)自閉、厭學等心理障礙。
要想正確應對超常兒童,教師需對超常兒童有客觀全面的認識,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性格特征的前提下,努力尋找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比如,對于學科學習興趣濃厚,善于刻苦鉆研的超常兒童,教師應側重于幫助他們找到與自己的學習能力相匹配的學習節(jié)奏,可適當增加一些挑戰(zhàn)項目,盡量給這類學生提供學習和思考的機會,讓他們?nèi)谶M教學,而不是游離于常態(tài)教學之外;在課外,引導他們對一些科學問題,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知識進行深層次的研究,鼓勵他們提前學習相關課程,允許他們以自己的速度向前發(fā)展。這樣,既能讓他們專注有效地學習,保持思維的敏捷,又保護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求知欲。
而對于另一些超常兒童來說,勾勒未來的生活藍圖,樹立清晰的學習目標,是他們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支點。案例中的男孩便是如此,從小學習不用父母操心,沒有一點學習壓力,卻在高考前三個月因無法忍受乏味的備考復習提出了休學。此時,教師不妨以前瞻性的目光與這位準大學生一起勾勒理想的大學生活藍圖。藍圖越清晰,越能引發(fā)他對大學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越有助于他樹立明確可行的學業(yè)目標,從而激發(fā)投身于當前學習的熱情,為大學生活做積極準備。
此外,充分挖掘超常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多元化發(fā)展,是超常兒童教育的另一重要突破口。超常兒童雖在智力或某一方面能力超群,但受生理年齡的制約,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情緒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與同齡兒童相近甚至更弱。對此,教師應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鼓勵他們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如參加興趣社團或公益項目,既可以轉移富余的精力,又能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促進身心均衡發(fā)展。
(廣東省梅縣畬江中學 李玉嬋)
超常學生出現(xiàn)心理危機的時候,家長應該義不容辭地抽出時間和精力來呵護孩子,通過噓寒問暖、耐心聆聽等方式,幫助孩子盡快度過心理矛盾期。就孩子提出的不愿上學的問題,我想,一方面,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有自我調(diào)整的時間和空間,不妨先答應孩子在家稍作休息和冷靜思考,說不定這種寬松的環(huán)境和氛圍更有利于孩子把問題想明白;另一方面,家長也應該及時向孩子傳達學校、老師和同學對他的各種期望和擔心,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關心與期許,以便孩子做出更為明智的決定。倘若孩子依然堅持,那么,家長還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決定,哪怕迫不得已選擇休學,家長也應該力求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環(huán)境。當然,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是非觀,在看到家人和同學、老師為自己做出的各種努力之后,是會回心轉意的。
在如何指導孩子更好地調(diào)適自我的問題上,班主任比孩子父母可能更有遠見和方法。在指導超常學生重返校園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要始終保持信息暢通。教師除了向孩子父母提供心理疏導的技能與策略之外,還應該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態(tài),并不斷調(diào)整應對策略,做到方法與問題同步。當然,教師也應該及時把班級中、學校里發(fā)生的各種趣聞軼事通過家長之口傳遞給學生,以此激起孩子重返校園的念頭。父母除了把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和心理動態(tài)等信息及時傳遞給教師之外,也可以抽空到學校與教師面談。當父母和老師做到美好對接,讓家?;诱_\轉起來,那么,孩子極有可能會為之震動,也定能在思考中找到正確前行的方向。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實驗學校 ?朱靜江)
為了使這些智力超常學生能夠充分地發(fā)展,普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基本工作:??
一、定期總結班里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防止智力超常的學生遭到忽視。有一些學生非常聰明,但老師、家長只按一般的標準去要求他,就是所謂的“批量生產(chǎn)”,這很打擊學生,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
二、適時調(diào)整對智力超常學生提出的教育要求。摸清班上智力超常學生是否存在厭煩課堂教學或者無法發(fā)揮自身潛力的情況后,對于未能發(fā)揮潛力的學生,應為他們安排與其能力相稱的學習任務。當智力超常的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不足時,教師要分層次給予滿足,當他們有獨到見解時,教師要適時加以鼓勵。
三、建立動態(tài)的智力超常學生檔案,與其家長保持溝通,為智力超常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超常學生是豐富的礦藏,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但需進行正確的開發(fā)。同時還應該注意:(1)智力超常學生的模仿力很強,而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學好學壞都很快,父母應該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2)智力超常學生的學習成績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的,沒有競爭對手,容易不思進取和自滿,家長應配合教師做好疏導工作;(3)智力超常學生大多性格偏執(zhí),他們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以自我為中心,易走極端。家長應高度重視,與學校心理輔導老師或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的心理輔導師一起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4)智力超常的學生盡管智力發(fā)展突出,但仍具有同齡兒童的心理特征,比如單純、貪玩,父母應注意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使孩子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天性,培養(yǎng)其開朗的性格。
(湖北省谷城縣石花鎮(zhèn)臥伏中心小學 ?劉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