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慧
上課鈴聲響起時,教室門口有幾個衣衫不整的學生一閃而入。這幾個“快跑健將”經(jīng)常穿著隨意、不拘小節(jié)。對此,我可看不慣:古時學童開蒙禮的第一課就是正衣冠、學禮儀,拜孔圣、點聰明,怎么現(xiàn)在的孩子連衣著都不在乎了呢?
對一年級的小朋友,怎樣提高他們“正衣冠”的自覺性呢?我仔細想了一下,主意有了。
晨會課前,我早早來到教室,看著這幾名學生又衣衫不整,就故作神秘地說:“同學們,今天潘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話音剛落,教室里就鴉雀無聲,大家都期待地看著我。
“這個故事叫《衣衫不整的貝貝》。貝貝總是衣衫不整,衣服亂丟,鞋子亂扔。一天,貝貝要上學了,可是他的衣服鞋子全都找不著了。找了半天,最后,他的鞋子是在垃圾桶旁找到的,他的衣服是在廚房里找到的,他的褲子則是在陽臺上找到的。上課了,貝貝匆匆忙忙、慌里慌張地沖進教室,弄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呢?請看——”
說著,我出示了一張圖片。圖片上,貝貝的紅領(lǐng)巾戴歪了,衣服臟兮兮的,拉鏈也沒拉,鞋帶也散了。當同學們看到屏幕上的貝貝時,都笑了。我也笑著問:“同學們,你覺得我們班有誰像貝貝嗎?”
這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把目光都聚焦到那幾名男生身上。
我見那幾名男生羞紅了臉,就又說:“同學們,在中國古代,衣冠的意義尤其重要。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而禮儀的外在表現(xiàn),最直接的就是衣冠?!兜茏右?guī)》里有這么一句話,‘冠必正,紐必結(jié)。有誰知道這句話講的是什么意思?”
班長寶怡第一個舉起了手回答:“這句話是說帽子應該戴正,衣服紐扣應該扣好?!?/p>
“你說得對!古人重視著裝禮儀,現(xiàn)代文明社會也同樣要求著裝整齊?!闭f完我把事先準備的我們班明明同學穿戴整齊的照片也放在大屏幕上,讓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他們的穿著,你們更喜歡哪個?為什么? ”
隨后,我請那幾名衣衫不整的學生上臺,并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幾張卡片,說:“老師現(xiàn)在給你們一個改正的機會,你們先看下這些卡片上的字,再把這些卡片分別放在相應的照片下,并說明為什么,好嗎?”
這幾名男生紅著臉接過卡片,磨磨蹭蹭地看了會兒后,還是準確地把卡片貼到了照片底下,并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貝貝穿著不整潔,看了不舒服。明明穿著整齊,有禮貌,看了令人喜歡?!?/p>
“貝貝太隨意了,紅領(lǐng)巾不是這樣戴的,要系端正?!?/p>
“明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我喜歡他,把這些卡片給他。”
我順手給他們整理了衣領(lǐng),并用力地抻了抻他們的衣角,微笑著說:“很好,勇于面對錯誤也是好學生。正如你們說的,衣冠整潔不僅能展示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面貌,而且能體現(xiàn)出這個人的修養(yǎng)。好,你們回到座位上吧。”
我指著黑板上的卡片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他們把不好的詞都給了貝貝,把好的詞都給了明明??磥硪胱鰝€受人喜歡、被人尊重的人,我們就不能像貝貝那樣,而是向明明學習?!?/p>
我又巡視全班,并故作嘆息地說;“可惜在我們班,老師還是發(fā)現(xiàn)好些同學紅領(lǐng)巾佩戴不正、衣服不齊,有些同學紐扣都沒扣好。我們應該怎樣改進?”
話音剛落,同學們就開始整理起自己的衣服。這時,我說:“不急,來,大家先看老師是怎樣整理的。”
我做起了示范,說道:“由上及下,首先整理衣領(lǐng),再系好紅領(lǐng)巾,接著檢查紐扣,抻直衣角,最后檢查褲腳和鞋帶。同學們根據(jù)潘老師剛剛的示范來一次。都好了嗎?整理好之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一下。”
經(jīng)過一番整理,同學們的衣著整齊了,人也變得精神了。
“同學們,正衣冠是讓我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要注重自己的著裝,相信你們能從細節(jié)做起,讓自己變得更加精神!老師還特意寫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誦讀吧?!?/p>
我起了個頭,同學們大聲誦讀:
小學生,要做到:進校時,正衣冠。
整衣領(lǐng),抻衣角,查領(lǐng)巾,看紐扣,
觀鞋面,緊鞋帶,常整理,長精神。
扣好人生第一扣,儀容儀表展風采。
兒歌聲響亮,回蕩在教室。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新紀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