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潔
財商,即一個人理財?shù)哪芰椭腔?,外在表現(xiàn)為認識、駕馭金錢的能力,包含正確認識金錢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能力和正確使用、創(chuàng)造、管理金錢的能力。國外財商教育現(xiàn)狀差異很大,值得我們取長補短、相互借鑒。
國外較為典型的財商教育案例主要有以下四則:
猶太人——“延后享受”,是其財商教育的核心。延遲滿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未來更大的回報。譬如,將孩子“喜歡玩”當下的快樂,替代為遠景性目標:用當下時間去獲得良好的教育和學業(yè)成績等,以此獲取更好的工作,賺取更多的錢,擁有更多自由時間,從而擁有更多玩的時間和更高級的休閑娛樂。在猶太人的財商教育里,人的一生都是規(guī)劃的范圍,理性規(guī)劃個人追求、資源等,最高目標是幸福的一生。
法國人——教你花錢。家庭理財課在孩子三四歲時就開始了。家長為孩子設立獨立賬戶,針對孩子金錢實際使用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和指導。孩子剛剛習得“數(shù)”的概念、初步知道加減法,就開始學習區(qū)分不同面值的錢幣,明白金錢與購買之間的關系。父母鼓勵引導孩子合理消費,學會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
日本人——不“賞錢”。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因此,許多日本孩子在課余時間都要到校外參加合適的勞動賺錢。日本學校在財商教育中強調的是責任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教育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適當?shù)募覄談趧邮呛⒆討M的義務。但如果孩子干完活后就向家長索要報酬,就是對家庭關系的扭曲。有的家長因為孩子學習好而賞錢,這無疑是一種賄賂。孩子是否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習成績的好壞、能否升入名牌學校等,同家長給孩子零花錢之間并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這是教育中必須正視的問題。
美國人——循序漸進教理財。孩子從3歲到12歲,逐步認識金錢。金錢的重要性、如何區(qū)分及使用、簡單的財務問題、制訂一周的花錢計劃、擁有一個銀行賬戶等,會在不同年齡階段設定。孩子需要自己去存錢、賺錢購買想要的物品,懂得責任和結果,知道用錢時應該謹慎。
而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沒有專門的財商課程?!熬友粤x,小人言利”,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離金錢越遠越好。至于理財能力,長大了可以無師自通。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精英常常不具備基本財務常識,智商、情商與財商發(fā)展不均衡,難以支撐更為理性的現(xiàn)代夢想。
隨著《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正式發(fā)布,教育的核心直指向人。學生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這就要求教育必須實現(xiàn)融合,這為財商教育提供了一條路徑。
肩負著核心素養(yǎng)構建的基礎教育會與時俱進,依循新課標的調整和新理念的出臺而有所變動,但其核心框架是基本不變的。誠然,財商教育十分重要,但想要直接在中小學開設一門財商課程是不太現(xiàn)實的,這從情商教育中也能看到。這并非是對二者的忽視,因為在分數(shù)、名校的目標追求下,更多家長選擇把財商教育作為以后再學的內容,功利性的學習目的才是其真正的阻力。
因此,財商教育較為合理的出路正是融合路徑,以項目教學為方式,滲透進基礎課程之中,并非是專門、獨立開設一門學習課程或是興趣課程,表面上看未能突出財商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實際上,采用融合路徑可以更加廣泛、深入地進行財商教育。
(一)情境即課程,利于財商教育落地
在基礎課程中建立財商教育項目。將知識轉化為素養(yǎng),課程是體系式遷移,情境則是知識點的載體,以情境為單位,可以更靈活、更獨立、更有效。情境,不是憑空設計的,而是真正的生活實際,是真實的、生動的。正是由于情境的鮮活性,才讓學生有可以聯(lián)系的實際體驗,才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從而主動探知求索。同時,這個情境又是“不完善的”,擁有一個乃至多個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擁有開放性的解決途徑,并不是簡單直接的答案求解。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多種交互學習方式合作探究,尋找最佳的問題解決辦法。
(二)任務即教學,利于財商教育生根
財商教育項目的學習情境來源于真實生活,學生依據(jù)情境自主確定具有實踐性和探索性的任務群,設置任務驅動,有效激發(fā)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探究解決復雜問題的興趣,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利用多媒體或者社會資源自主習得知識,實現(xiàn)從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向素養(yǎng)本位、學生發(fā)展本位的根本轉型。項目是原點,任務則圍繞其運作,并將其劃分為不同的探究階段,制訂每一階段的目標、實施策略、評價方式和成果類型等。改變直接教授答案、學生機械記憶的教學方式,利于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量表即評價,利于財商教育發(fā)芽
財商教育項目評價以培養(yǎng)學生財商為依據(jù),以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度為標準,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建立多種基于核心素養(yǎng)及財商教育的評價量表,如財富管理項目選題評價表、學生“小小銀行家”活動評價表、“模擬炒股”項目作品評價表和財商教育項目綜合評價表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評價伴隨整個學習過程,通過對學生參與項目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問題探討的深度。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話、協(xié)作,將自己探究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知與思維方式、對問題的觀點、問題解決的思路以及困惑充分外顯化和可視化,有助于推知學生在完成項目中的表現(xiàn)、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狀況,可建立清晰有效的評價方式。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民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