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昕雨
本文闡述了通過授信審查發(fā)現(xiàn)DJJ房地產發(fā)展有限公司存在未批先建、違規(guī)銷售、信用狀況較差、資金鏈緊張、抵押資產無變現(xiàn)能力等問題,揭示了在授信項目審查過程中,審查人員要對融資人提供的資料、信息嚴加核實,全面梳理、深入了解每個風險點,通過多種途徑了解項目真實情況,注重外部信息和企業(yè)提供信息的交叉驗證,有效防范授信風險。
房地產 融資 公司發(fā)展
背景
融資人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冊資本12004萬元。融資人為YS地產集團下屬項目公司,實際控制人為WGL,后為融資將75%股權轉讓給ZY信托公司。
授信項目YS城為城中村改造項目,位于二環(huán),規(guī)劃占地面積約190畝,共有六個地塊,四個地塊未取得土地。上報授信為G和I地塊,用地面積82畝,可售面積28.78萬m2,住宅面積27.9萬m2,總投$30億元,預計可實現(xiàn)銷售收入41億元。
2017年10月,融資人申請14.5億元開發(fā)貸,期限3年,由項目在建工程提供抵押擔保,YS地產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信審最終意見為否決。
審批后不久該集團被爆出負面信息:2017年12月25日今日財經發(fā)文,報道某購房者于2016年付40萬全款購買YS公館一套公寓,目前連地基都沒有開挖,李先生2017年8月份要求退房,YS集團遲遲不付款,多次交涉后,于2017年12月5日退還10萬元,剩余款項一直未付。報道披露該集團存在違規(guī)銷售、資金緊張、信譽差等問題。
風險點
(1)上報方案表面完美,實則疑點重重
項目審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本項目存在3處疑點:
1.融資方案為項目全部在建工程抵押,而擬抵押在建工程已全部封頂。
存在疑點:項目位置地處市區(qū)二環(huán)核心地段,交通便利,且2016年度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熱,已經封頂的項目按照常理推斷應該早已售罄;
2.其中G地塊3棟樓2017年9月已取得預售證,卻遲遲未開盤銷售;據融資人提供資料,G地塊6、8、9#樓和I地塊所有樓棟從2015年開始認籌,認籌率超過80%且已收取認籌金,認籌金約為房款20%,認籌均價約1.06萬/平方。
存在疑點:已取得預售證、已封頂的項目、80%的認籌比例、遠低于周邊同期售價的認籌價格,開發(fā)商不開盤銷售回籠資金,反而將在建工程抵押至銀行,增加資產的受限程度。
3.該項目鮮有銀行授信。
存在疑點:封頂在建工程足值抵押、實際控制人保證、接收全封閉監(jiān)管的標準開發(fā)貸方案,僅在JZZV銀行有授信額度。
基于這3個疑點,在審查環(huán)節(jié),通過向部分認籌者核實、從樓市公眾號查詢,獲知該樓盤真實的認籌政策為:一次性付款6000元/m2,首付70%為6500元/m2,首付40%為7000元/m2,認籌價格遠低于同期1-1.2萬元/m2周邊在售樓盤均價,為鎖定優(yōu)惠價格大多數購房者均在2015年和2016年繳納了高比例或全額認籌款。鑒于此,該項目擬抵押在建工程可能后續(xù)無法回籠現(xiàn)金流、不具備實質擔保能力,本筆房開貸項目存在后續(xù)第一還款來源嚴重不足的風險。
(2)項目未批先建、違規(guī)銷售
截止授信上報日,項目I地塊四證均未取得。且由于未取得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進行建設而被行政處罰;由于未取得圖審合格書、未辦理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未取得施工許可證動工建設而被責令停止施工,并罰款708.91萬元;且G、I地塊全部樓棟從2015年開始,在未取得土地、無任何證件情況下對外開始認籌,存在違規(guī)銷售,經政府制止后,通過多種途徑私下對外銷售。
(3)融資人及擔保人均有不良信用記錄
通過內外部信息查詢,發(fā)現(xiàn)融資人、擔保人(YS地產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均有不良信用記錄。融資人司法協(xié)助2筆、民事案件1筆、行政處罰2筆;YS地產集團公司欠息1筆,司法協(xié)助1筆、民事案件7筆、行政處罰1筆;實際控制人WGL存在貸款逾期1筆2次,貸記卡逾期2個賬戶,共逾期7次8個月份。融資人及擔保人債務信用狀況堪憂,債務履約能力存疑。
結論
融資人資金鏈緊張,貸款資金可能存在被挪用風險。該項目在未取得土地、無證件、政府制止情況下,違規(guī)認籌,且認籌金比率較高,認籌價格較低,側面反映融資人資金鏈緊張。而融資人有6.5億元信托貸款即將償還,且項目有四個地塊預計2018年上半年支付地價款,但項目G和I地塊均無銷售計劃,鑒于融資人信用狀況及已合作項目履約情況,貸款資金存在被挪用風險。
啟示
(1)在項目調查審查環(huán)節(jié),警揭施工、宣傳周期過長項目,尋找該類項目異常點;
(2)在市場基本面較好的情況下,標準房開貸項目以在建工程抵押,卻鮮有銀行授信,應警惕該類項目,深入調查,挖掘有效信息,識別該類項目實質風險;
(3)對于前期已有認籌項目,應認真核查、交叉驗證認籌比例、認籌金額、認籌房屋單價、回款金額之間的合理性,嚴防前期認籌回籠資金較多,造成后期抵押資產無實際變現(xiàn)能力的貸款。
(4)審查項目過程中,應充分收集和利用互聯(lián)網、媒體報道、企業(yè)征信報告、國家企業(yè)信息公布平臺、被執(zhí)行人信息、企查查等途徑,通過多維度全面了解融資人經營狀況、信用狀況等,深入調查融資人真實情況,揭開表象面紗,識別授信項目隱藏的風險點。
[1]黃彥玲.華夏銀行長春分行小微企業(yè)授信風險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7.
[2]焦量,周獻中.基于COSO框架的我國商業(yè)銀行授信風險內部控制體系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10(08):3-5.
[3]董宇.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中小企業(yè)授信風險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4.
[4]黎四奇.我國商業(yè)銀行集團客戶授信風險監(jiān)管之難點及對策分析[J].政治與法律,2009(02):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