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貽雯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微課應運而生。從色彩的教學模式來看,微課的出現為色彩課堂教學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它作為色彩課堂的補充,不僅有利于教師提升自我色彩教學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色彩知識。
[關 鍵 詞] 微課;色彩教學;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7-0203-01
筆者認為微課的出現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課前學生通過自學微課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識,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課中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重難點的突破,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二次學習。課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查漏補缺,打破了色彩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
一、微課的概念及其優(yōu)勢
(一)微課概念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二)微課的優(yōu)勢
近年來,我國教育著重于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鑒于傳統(tǒng)色彩教學的種種弊端,微課的出現適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構建現代化高效課堂推波助瀾,真正將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滿足社會對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微課觀看時間短、主題突出、問題集中、內容完整,同時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并且微課將圖片、視頻和文字融合在一起,以短視頻的方式全面系統(tǒng)地對知識進行梳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色彩學科的特點
(一)色彩學科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色彩課是美術專業(yè)的基礎主干課程之一。色彩課程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使學生了解色彩的性質和視覺規(guī)律,把握色彩的創(chuàng)造規(guī)律,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修養(yǎng),為學生今后創(chuàng)作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傳統(tǒng)方式的色彩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色彩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涉及文學、歷史、物理等方面的知識。在傳統(tǒng)的色彩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接收到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三、微課在色彩教學中有效運用的好處
(一)針對學生學習色彩學科的好處
1.課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課前,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帶著問題進入課堂,使課堂學習的效率更高。如學習“文藝復興美術”這一課,學生預習時觀看一段五分鐘的音頻資料,了解文藝復興的背景。學生看完視頻后根據視頻中的問題進行小組探討,推進新課知識的深入。
2.課堂——二次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
色彩學科是一門理實一體化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而每個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運用能力又略有差異。微課的二次學習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有利于鞏固重難點。如,在《肌理的表現》一課中,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認識不同的肌理效果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這就可以依靠微課節(jié)省大量時間,使整個教學過程流暢貫通。再如,在教授新的技法時筆者讓學生在課前先觀看一段技法講解的視頻,然后在課堂上筆者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演示和講解。
3.課后——鞏固提升,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微課,把在課堂上尚未掌握熟練的技法進行再次的訓練。同時,微課的暫停、回看、快進功能也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讓學生在學習中眼、手、腦協(xié)調并用,觀察、思考、動手相結合。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提出看法,查閱資料,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賞析能力。
(二)針對教師教授色彩學科的好處
1.促進教師的職能轉型
微課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益,也對教師個人發(fā)展有不可估量的影響。教師不單具有知識傳播者的職能,還要“導演”這個學習過程,培養(yǎng)收集素材、處理信息、分析問題、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已從一名知識傳播者轉變?yōu)橐幻麑W習者,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組織整個微課流程,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
2.促進教師終身學習
新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時刻以終身學習為目標,不斷提升自己,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成為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
微課的制作要求教師掌握多種教學軟件,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制作一次微課,教師經歷了“研究—實踐—反思—再研
究—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使其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拍攝微課的過程需要反復推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既要求教師考慮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又要求教師的教學邏輯性強,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的使用和普及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它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和感悟。學生在學習色彩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了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制作微課的同時提高了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和色彩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2]“素質教育的概念、內涵及相關理論”課題組.素質教育的概念、內涵及相關理論[J].教育研究,2006(2):3-10.
[3]遠宏,張桂燁.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李澤舉.傳統(tǒng)中小學教師教育模式的弊端及其原因探析[J].南方職業(yè)教育學刊,2015(1):49-54.
[5]吳娟娟.微課在美術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及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5(20):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