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苗苗
大學生消費一直是大眾關注熱點話題,大學生也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今后社會的生活方式也產(chǎn)生重要影響。本文主要以安徽財經(jīng)大學為例,首先定性分析預測可能影響消費水平的解釋變量,并以每月消費水平為被解釋變量構建回歸模型,再運用計量經(jīng)濟學軟件(Eviews)對各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得出結論,并給出分析和建議。
一、文獻綜述
陳俊良(2013)分析研究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現(xiàn)狀,挖掘出其存在的問題和成因,并通過建立當代大學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綜合模式引導大學生形成合理的消費行為;楊帆(2014)通過研究大學生消費教育逐步引導大學生科學、合理的消費,全面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推動和諧校園的創(chuàng)建和社會的進步;吳茜(2007)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并對影響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原因進行了初步探討,提出了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的建議;王海燕(2014)采取攔截式訪問法和郵寄調(diào)查法,對北京林業(yè)大學在讀本科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開展了問卷調(diào)研,提出促進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消費習慣的建議;周濤(2010)從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引導大學生健康消費的對策。
二、模型設定
(一)大學生消費現(xiàn)狀
大學生消費結構表現(xiàn)多樣化,以生活、學習以及娛樂為主,大學生需求與以前相比發(fā)生明顯改變,因此消費結構隨著需求的明顯不同,表現(xiàn)出多樣化;大學生目前消費的方式呈現(xiàn)多重化,電子支付方式給大眾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改變,大學附近的商業(yè)街以及小吃街,微信與支付寶已成為大學生支付的主要方式;消費觀念主要追求時尚化,追尋大眾主流。
(二)大學生消費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基于對以往文獻的相關研究,本文主要從家庭因素、自身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大學生消費水平的相關信息。
(三)抽取樣本
本文選取的對象為安徽財經(jīng)大學的在校生,在具體調(diào)查中男生與女生數(shù)量比例為1:1,選取的在校大學生從大一到大四按照1:1:1:1進行分層抽樣;對被調(diào)查的大學生進行無記名線上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進行,問卷填完立即提交,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三、計量模型的設定及構建
(一)指標的選取
yt每月消費水平(元)
x1每月平均生活費(元)
x2所在年級
D1性別(男1,女0)
D2是否為獨生子女(是1,否0)
D3是否戀愛(是1,否0)
D4消費渠道(線上1,線下0)
D5新型借貸消費(是1,否0)
(二)模型設定
本文也將引入的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設定模型為:
其中 為隨機擾動項。
(三)模型估計
經(jīng)過查閱和整理,得到被解釋變量以及各解釋變量的原始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錄入EVIEWS軟件進行參數(shù)估計:
因此,可以得到估計模型表達式為:
(四)模型的檢驗
1.經(jīng)濟意義檢驗。首先檢查各解釋變量對大學生每月消費影響的經(jīng)濟意義。根據(jù)模型表達式可以看到,大學生每月消費水平與每月生活費、年級等變量呈正相關,這符合實際意義;但與新型消費的方式呈負相關,這與實際存在一些矛盾,需要對模型進行進一步檢驗分析。
2.統(tǒng)計推斷檢驗。由表達式知,可決系數(shù),修正后的可決系數(shù),F(xiàn)統(tǒng)計量為5.9166,擬合優(yōu)度整體不是很好,即模型的可解釋程度不是很高,表明還有其他因素對大學生消費水平產(chǎn)生影響,今后需要進一步進行探究。但在的顯著性水平下,各變量系數(shù)只有每月生活費、年級、是否為獨生子女以及是否談戀愛這幾個解釋變量通過t檢驗,而其他解釋變量系數(shù)均未通過t檢驗,因此說明直接進行回歸,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線性相關關系不顯著,需要對模型進行分析。
(五)模型變量分析
1.連續(xù)解釋變量 。變量X1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具有很高的顯著性水平,其估計系數(shù)為0.6024,經(jīng)濟意義表示生活費每增加1元,則消費水平將會增加0.6024元;變量X2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具有很高的顯著性水平,其估計系數(shù)為262.4740,經(jīng)濟意義表示每增加1年級,則消費水平將會增加262.4740元。
2.表示屬性的虛擬變量Dj。變量D1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顯著性不強,即性別與大學生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不顯著;變量D2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具有很高的顯著性水平,即是否為獨生子女與大學生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顯著;變量D3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具有一定的顯著性水平,即是否戀愛與大學生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也十分顯著;變量D4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顯著性水平不強,即消費渠道的選擇與大學生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不顯著;變量D5在顯著性水平下,,則表明顯著性水平不強,即消費渠道的選擇與大學生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不顯著。
(六)模型的修正
由上述結論可得變量D1、D4、D5對大學生每月消費水平的影響不顯著,因此則剔除變量重新建立模型可得:
由上述結果可得:
四、結果分析
根據(jù)上述回歸結果,大學生消費水平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總結如下:
(一)每月生活費對于大學生消費影響顯著,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
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可得89%的同學還是通過父母每月打的生活費進行消費,這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主要取決于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大部分同學每月的生活費均為1500元左右,但也有少部分同學2000元以上及1000以下,這些均是與家庭有較大的關系。
(二)年級差異對大學生消費影響較為顯著
年級差異對大學生的消費的影響從實際狀況分析,大學生剛入學時,對于大學的基本狀況不是很了解,因此主要的花銷用于學習與生活;但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學生的交友空間增大,平時出去聚餐的頻率增多,在節(jié)假日也會選擇旅游、出行,這樣也使得大學生的消費增多。
(三)是否為獨生子女對大學生的消費也有一定的影響
獨生子女對于大學生的消費也具有顯著影響。如果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上父母就會比較關愛,幾乎把所有的愛都灌注到獨生子女的身上,與家庭有多子女的相比,可能就會在上大學時給予的生活費較多;除此之外,由于是獨生子女,因此比較在日常生活中消費水平也可能較高,綜合這些因素使得是獨生子女的大學生的消費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四)戀愛狀況對大學生消費水平影響顯著
大學生與高中生不同高考結束后,步入大學改變了原來不同的學習狀態(tài),大部分學生可能會談戀愛。在本次調(diào)查中34%的同學談戀愛,而且根據(jù)模型的結果可以看出,是否戀愛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有顯著影響。主要原因也可以理解,戀愛了以后,可能雙方共同出去吃飯、看電影等這些活動較多,因此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會有明顯的影響。
五、建議
從上述結果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與多種因素相關,也可以看出很多大學生基本每個月的花銷都很集中,主要是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但是也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網(wǎng)絡支付很便捷,但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并無重要的關系,究其原因也可以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與消費習慣、消費觀念有重要的關系,由于消費習慣與消費觀念的影響較深,因此對現(xiàn)有的消費行為沒有明顯的影響。
對于大學生的消費,還是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第一,理性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大學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期間個人的性格也會隨著環(huán)境的不同而改變,這個時期我們不提倡追求時尚消費、超前消費,消費時應考慮自身經(jīng)濟情況選擇合適價位的商品;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應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對于消費時更多考慮是否需要,不應該盲目“剁手”,學生期間應該購買的商品更符合自己的身份。
第二,注重情感投資,明確正確的愛情觀。大學期間談戀愛本來就是很美好的事情,兩個人在一起不應該只想著一起吃喝玩樂,這樣給雙方在經(jīng)濟上造成一定的壓力,而且這樣的感情也是經(jīng)不起什么考驗的,相反雙方應該更注重彼此的發(fā)展,因此雙方應該互相鼓勵、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多去圖書館、自習室等去認真學習,為了以后彼此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而更好的努力。
第三,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明確正確的消費觀念。消費是每天基本要進行的活動,在大學期間基本大部分大學生沒有經(jīng)濟來源,主要來源是父母的生活費,因此在此期間應該盡量勤儉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在滿足物質(zhì)享受后也要注重精神消費;與此同時,也要加強理財意識,對于平時的消費可以先做計劃,在消費后養(yǎng)成記賬的習慣。(作者單位為安徽財經(jīng)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