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摘 要] 傳統班級管理因模式單一、時空限制以及不能滿足“90后”大學生需求而受到挑戰(zhàn),班級信息化建設成為時代需求。我們需要從建立班級全項數據庫、電子信息報名系統、在線繳費系統、班級公眾號、微信群/QQ群這幾個方面構建班級信息化平臺。
[關 鍵 詞] 班級信息化;數據庫;公眾號;學生自治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7-0108-02
大學班級作為學校里最核心和基本的單元,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力量,也是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主要載體?!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要求輔導員認真做好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務育人工作,加強學生班級建設和管理,同時,注重運用各種新的工作載體,特別是網絡等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徑。因此,應該注重探索與時代相適應的班級建設和管理方法。
一、高校班級管理現狀及問題
(一)傳統自上而下的班級管理模式受到挑戰(zhàn)
傳統的班級管理受“泰羅制”和韋伯的“科層組織理論”影響較大,強調管理過程的“控制性”。這就要求班委需要深入班級中的每一個個體并返回整體開展管理與服務工作,其中各項信息的傳遞、管理和反饋成為班級管理的核心,此過程涉及工作信息量大、程序繁雜、重復性工作多,長此以往,不僅班干部疲憊不堪,學生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班級管理工作效率低下[1]。
(二)學分制的實行給班級管理帶來困難
我國高校目前的教學培養(yǎng)模式多為學分制,學生在規(guī)定年限內修滿學分即可順利畢業(yè)。實際情況是學生除了基礎課和專業(yè)必修課外,在公共選修和專業(yè)限選課上有很大的選擇自由權,人員的流動性打破了班級的范圍和概念。特別是近年來教育界關于“完全學分制”的呼聲不斷,不少高校已經開始嘗試,學生選課將跨越班級、年級甚至專業(yè),班級成員的時空管理成為難題。
(三)“90后”大學生群體特點給班級管理帶來壓力
目前高校在校大學生以“95后”為主流群體,甚至迎來了“00后”,他們更加強調自我和個體發(fā)展;善于接受新事物,獲取信息能力強;喜愛上網和網絡交流,熱衷于網絡虛擬社區(qū)和組織。傳統的班級管理以輔導員為中心,以班委會為主線,采用一種上傳下達的方式進行,在“95后”大學生群體中難出成效。
在這種形式下,按照教育現代化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應轉變工作方式,由傳統的班級管理向信息化服務轉變,用信息技術促進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
二、班級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途徑
班級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可以從建立并完善全項信息數據庫、開發(fā)電子信息報名系統、創(chuàng)建在線繳費系統、建立班級公眾號以及組建班級微信群、QQ群等途徑進行。
(一)建立并完善班級全項信息數據庫
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信息搜集與反饋,需要進行多種表格的填寫與提交。如果每次進行人工統計則繁瑣而效率低。班級可以建立全項信息數據庫,除了錄入學生姓名、學號、身份證號、宿舍號、籍貫、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外,還可以包含學生成績、實踐活動記錄、個人獎懲等第二課堂成績單的信息,且根據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而不斷增加和完善。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效性,系統設置定期更新及補充新信息功能。當收到學生信息提交任務時,輔導員或班委根據實際需要按照鍵值進行相應的提取即可,方便而快捷。
(二)開發(fā)電子信息報名系統
大學生活中,每個班級都會遇到各類學習或活動上的報名及統計工作,傳統班級管理模式通常采取學生在紙質表格上輪流填報,再由班委手動錄入匯總的方式。這種方式耗時長、工作量大,班級可以開發(fā)電子信息報名系統,如班游活動、技能證書考試報名等都可以在這個系統下完成。系統還可設置預訂時間自動關閉功能,實時統計學生填寫狀態(tài)及信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創(chuàng)建在線繳費系統
各種費用的收繳也是班級管理中經常出現的項目。在傳統班級收費模式中,班干部需要多次收繳、宣講及解釋,而且還容易出現假鈔、財務安全問題。整個過程耗時長、費人力還存在安全隱患。班級可以創(chuàng)建在線繳費系統,與繳費相關的事項都可以通過此系統發(fā)布通告,學生通過在線鏈接即可繳費,幾分鐘之內完成操作。該系統包含但不限于考試費、班費、團費、黨費、保險費、書費、教學用具費用、出游費用等??梢愿鶕枰S時進行增添,繳費數據永久保留供隨時查看。
(四)運營班級公眾號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和微信成為當代大學生溝通方式的首選。班級有必要創(chuàng)建班級微信公眾號,用于發(fā)布各類通知、展示班級狀態(tài)及推送各類主題文章等。公眾號設置以下欄目:(1)收發(fā)通知:學院下發(fā)的通知通過公眾號直接推送到每位學生的手上,確保信息有效傳達。(2)被動反饋:運用在線留言系統,解決個人問題咨詢,同時,可查看歷史通知或作業(yè)任務。(3)發(fā)文推送:可推送班級動態(tài)、學生風采、班會內容、教學微課堂、時事政策等文章,吸引班級學生對社會焦點進行關注和思考,從而將微信平臺打造為思想政治教育引領的新載體。
(五)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
班級微信群、QQ群為師生提供相互實時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是召開網絡班會、微沙龍的載體,是信息化平臺的補充[2]。
三、班級信息化建設主要成效
通過建設并運營班級信息化平臺,班級管理工作在多個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一)班級管理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大量繁瑣、重復、數字類的統計工作被電子化信息系統代替,傳統管理模式下數天的工作量壓縮為幾個小時,不僅全面提高了班級工作效率,而且減少了勞動量,無論對班干部還是學生來說,各種行政工作不再是負擔。
(二)班級歸屬感和集體凝聚力明顯增強,提升了思政工作吸引力
新形勢下的大學教育導致學生時空流動性增大,學生更為分散,給傳統班級管理帶來挑戰(zhàn)。通過班級信息化平臺建設為班級學生創(chuàng)建網上家園,大家可以自由交流、加強聯絡、開展活動,有利于增強班級歸屬感和集體凝聚力。同時,班級信息化管理因為符合當代大學生交流方式而受到歡迎,從而有效提升思政工作吸引力,達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三)思政教育由“教師—學生”的單一模式轉變?yōu)榱Ⅲw模式,提高了教育成效性
傳統的思政教育主要由輔導員、班主任、思政課專業(yè)老師向學生群體開展,班級信息化平臺建設則豐富了這一途徑。比如班級公眾號,只需添加關注,即可將教師、家長、學生有效連接在一起,實現了朋輩教育、教師—家長聯動教育,將單一教學模式轉化為全員育人模式。
(四)學生和班集體能充分發(fā)揮在思政教育中的組織力量,提高了學生自治能力
“充分發(fā)揮黨團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是中央16號令的要求。班級信息化系統由學生自己開發(fā)、建設和維護,而且符合當代大學生教育和管理需要,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治能力,發(fā)揮學生和班集體在思政教育中的組織力量。
四、思考與啟示
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因為層級多、信息量大、重復性工作多、效率低下而產生了種種問題,根據“90后”大學生愿意接受和使用新事物的特點,班級利用網絡載體開展信息化建設,給管理工作帶來便捷性,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當然,班級信息化平臺建設還有進一步探索的空間,譬如加入團建、黨建信息等[3]。另外,信息平臺的建設、維護等也需要一定的軟件和硬件支撐。盡管如此,班級信息化建設將成為現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尤其是在高校面臨完全學分制改革的背景下,班級成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流動性變大,班級信息化建設理應成為我們應對挑戰(zhàn)的一個選擇。
參考文獻:
[1]丁丁.高校班級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構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6):40-41.
[2]尚廣海,楊乾坤.基于班級日常管理的學生工作信息化建設新探[J].高校輔導員,2012(12):86-87.
[3]王平安,路振芳.關于班級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