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互動作為一種典型的課堂互動形式得到了廣泛提倡。盡管課堂小組互動于語言習得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并非所有發(fā)生在學習者之間的交流都有助于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因為只有正確的分組策略才是合作學習得以實施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合作學習;大學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
本人所任教的湖南城市學院測繪工程601班是大一新生,從未接受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本班學生44人學習動機參差不齊。由于該班輔導員是剛上任的,班級活動相對較少,同學之間缺乏交流的機會,所以同學關系比較冷淡,大部分學生都是獨來獨往。針對上述問題,本人設計并實施此項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合作學習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摸索出一套對大學生切實可行的合作學習的方法。(2)檢驗合作學習的方法對于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增強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的積極變化。(3)考察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對教師自身發(fā)展的作用。
二、研究環(huán)境和參加者
本研究以本人所任教的湖南城市學院為背景,我校測繪工程601班的全體學生為參加者。
在全班學生作為實驗參加者的同時,本研究以兩位學生作為重點觀察的個案,因為他們的個性和學習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頗具代表性。一位學生是王某,該生因為高考中數(shù)學失手總分不高、志愿也沒填好,沒能考上理想的學校。進校后學習相當刻苦,但她性格內(nèi)向,不愛和同學交往,上課的主動性不強,和同宿舍的同學也接觸少,不關心班級的事。另一位學生是張某,該生性格開朗,但因為與同學接觸不多,在班上沒什么好朋友。
三、研究方案
本次行動研究開展于2016年9月至12月,分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實施行動研究前的情況調(diào)查、動員與培訓;第二階段是合作學習的行動實施與過程監(jiān)控;第三階段是合作學習行動研究的效果評價。
(一)行動研究前情況調(diào)查、動員與培訓階段
通過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當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的基本情況,以此作為研究對比的起點。本人參考了一些資料,撰寫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學習情況調(diào)查問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訪談提綱》。問卷和訪談內(nèi)容主要包括了解學生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了解學生以往的課堂的情況、掌握他們青睞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對自身學習成就的理解以及對合作學習的理解等,具體討論實驗的方案,提出實驗的要求。
(二)合作學習的行動實施與過程監(jiān)控階段
選擇合作學習作為本學期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研究進行過程中,隨時進行個別訪談或通過學生日記了解研究進行的情況及學生的反饋意見,以便不斷調(diào)整策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合作學習的行動效果評價
調(diào)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實驗后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變化,以及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的狀況,并與實驗前進行對比。再次通過問卷和訪談,輔以學生日記、課堂實錄呈現(xiàn)來對比學生在以上諸方面的變化,報告他們在實驗中的收獲和存在的問題。同時,教師通過持續(xù)不斷的教學日記總結反思自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中的變化。
四、數(shù)據(jù)收集
(1)問卷:本人參考了一些資料,撰寫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學習情況調(diào)查問卷》。在開學之初,讓全班同學完成問卷,在期末讓學生完成另一份測查內(nèi)容類似,但問題有所變化的問卷,以測量學生通過基于自主性差異的小組合作學習以上幾方面是否有所變化。
(2)訪談:訪談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開學初首先通過個別訪談,了解學生以往的課堂的情況、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對自身學習成就的理解以及對合作學習的理解等。
第二階段在小組合作學習實施一段時間進行,主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困惑或合作學習方案設計中需要調(diào)整的問題。
第三階段在學期末,主要了解學生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合作學習,在認識和行為上有何變化。
本人事先列出訪談提綱。具體實施時,大多采用半結構化的訪淡模式,既要了解本研究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也要以開放的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
(3)日記:日記有學生日記和教師日記兩種。在試驗初要求各小組的組長和個案觀察的同學每次課后記錄關于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經(jīng)歷和體會。筆者每一周把學生的日記收上來看,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和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他們記日記并養(yǎng)成有意識的反思自己學習的習慣。與此同時,筆者本人也堅持每次課后寫課堂觀察日記,觀察日記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并將教師與學生的日記進行比較。同時,筆者需每周寫一次教學反思日記,回顧自己對于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初衷及實踐后的效果,反思教師在其中所起的積極或消極的作用,自己的教學觀念和行為有無變化,如何進一步改進等。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02)A.
[2]謝麗英.淺析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改探討,2011(06).
作者簡介:張莉(1986.03—),女,漢族,湖南常德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政教育、大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