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騰
【摘要】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語文科目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分數(shù)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學生語文考試的成績,而且今后走向社會寫作的能力也會影響到學生社會實踐的表現(xiàn),可見作文是能夠反應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表現(xiàn)。因此本文結(jié)合高中語文作文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對策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寫作文的態(tài)度問題
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寫作文是一項任務,一個頭疼的事情,甚至對寫作產(chǎn)生了恐懼,在這種心理之下,學生不會去認真的思考和寫作,只會尋找他們所謂的途徑,在網(wǎng)上搜索文章,東拼西湊,應付了事,從而不能真正達到內(nèi)心真正的情感交流和自我真實的想法。這種被動的態(tài)度下,不僅對當前作文成績有著嚴重的影響,同時,對今后的語言表達,心靈上的溝通也是一種障礙。上述情況的成因是家長和教師在之前的教育對學生帶來的影響,在學生剛接觸寫作的時候總是有些如愛國、愛社會、體會生命等一些大的題目去牽制學生的思想,對學生內(nèi)心寫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很難去寫出感同身受的文章。
(二)學生缺乏詞語句子的積累
所謂作文就是通過文字的組織,形成一篇表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簡而言之,作文就是語言文字的組合。從這點上來看,語言對寫作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判定一篇文章質(zhì)量的好壞也可以通過語言的運用進行評判。筆者經(jīng)過分析得知,學生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學生缺乏一定的詞匯句子,即語言儲備匱乏。雖然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體驗,并且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但由于缺乏語言基礎,導致無法用語言表達出內(nèi)心的想法。而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過分注重模式訓練和寫作手法技巧的教學,而忽視引導學生如何積累詞匯,打好基礎。教師必須深刻意識到詞匯是需要經(jīng)過時間慢慢積累。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和平常生活中注重詞匯的積累,才能提高詞匯儲備量,進而才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三)學生對寫作缺少感情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思想,并且能將作者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文章堪稱好的文章。而好的文章能夠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同身受,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時滲透自身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抒發(fā)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體驗能力,從生活中有所感悟。但縱觀目前高中生的作文,內(nèi)容空洞無力、表述蒼白無力。這說明學生在寫作時缺乏感情的滲入。這與教師平常的教學有關。所以教師在教學生寫作時,必須教會學生如何感悟、如何融入思想感情,而不是簡單的語言組織。
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進對策
(一)轉(zhuǎn)變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學生對寫作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能否寫出一篇高分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了興趣,并讓學生在這種興趣的驅(qū)使下,進行創(chuàng)新和構(gòu)思才能完成一篇好的文章。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需要家長和老師的一起努力,老師和家長們可以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讓其從自己了解的愛好的事物出發(fā),寫一篇自己想寫的文章。因為是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寫起來才會流暢,生動而富有內(nèi)容,從而寫作才不會變得被動,學生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上寫作。
(二)注重平時的積累,合理運用詞語
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積累好的素材,才能寫出具有感染力的好文章。學生必須具備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細心的觀察生活,避免學生不知道些什么的窘境。可以把每天發(fā)生的開心的、難過的的事情記錄下來養(yǎng)成一雙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眼睛,認真地觀察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同時學生應該多讀書。譬如,老師可以把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魯迅的《祝?!返日n文中關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歷史人物、英雄事跡、歷史事件、理論闡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紹給學生;對《鴻門宴》中的歷史人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頌揚或批判,這樣就為學生寫作以愛國主義和革命理想為內(nèi)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教師平時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掌握良好的語感,閱讀《老人與?!返让笠獙懴伦x后感,逐步的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文學功底。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探索一條可操作性強的思維結(jié)構(gòu),加強教育的創(chuàng)新,從而顯著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教學方法要創(chuàng)新,打開學生的思路
只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徹底地打開學生思路,寫出別樣風格的文章。比如,很多教師都會打印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詞,因為這是寫作中很好的素材,很多學生都會把其中的事跡和人物背下來,直接運用到作文中,導致學生的作文有些雷同,沒有新意,在寫作前教師應該讓學生通過一段段的素材分析來確定自己的寫作思路,老師應該講解清楚這段材料可以從那幾個方面來寫。除此之外,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都是采用教師閱讀全班學生的作文,這樣費時費力,教師工作壓力大的同時也沒有達到效率,想要優(yōu)化作文教學就要從教育方式去改變,在作文批改當中,要發(fā)揮全班同學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進行全班批改,輪流批改,進行觀念上的轉(zhuǎn)變,要大膽地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束縛,讓同學之間有更多的交流。
總而言之,目前高中語文作文教育中還是存在一些的問題,需要教師充分把握認清當前重要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改進,并鼓勵學生多去寫作,才能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以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亮.淺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未來英才,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