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戲劇是孩子選擇學習的重點,促進孩子多方面的發(fā)展,應該被視為一項學習的基本要素?!睂W生喜歡表演,表演有助于學生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詞句的理解是與使用時的情境密不可分的,只有在相關的情境下進行完整的運用才是有意義的。英語,作為一種非母語,尤其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來進行學習和實踐。近兩年,筆者一直探索將情景劇融入小學英語課堂,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一、聚沙成塔:以文本為載體,模擬真實情境
在當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教材中文本場景的模擬再現(xiàn),多數(shù)讓人有種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之感。筆者在一次次的聽課中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總是在完成一個個精心預設的環(huán)節(jié)后,急匆匆地讓學生走馬觀花般完成文本內(nèi)容的學習。殊不知,教材編者設計的文本往往都是來源于平時的生活場景,情境的再現(xiàn)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切身提高認知能力,實現(xiàn)情感價值。如果在每單元文本新授時,有意識地讓學生將文本內(nèi)容加以表演,模擬真實情境,學生一定樂于參與其中。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中,小貓Sam為了能在小老鼠Bobby面前炫耀一番自己變魔術(shù)的高超本領,將幾個芒果藏在自己衣服的內(nèi)側(cè)。然而兩次魔術(shù)成功之后,芒果突然掉了出來,小貓反被小老鼠嘲笑了一番。筆者在上課伊始,先讓學生觀看了動畫視頻,可愛的卡通人物形象和生動的語言深深吸引著學生。在觀看動畫之后,學生們便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表達了自己的表演欲望。筆者利用課前準備的道具以及教學光盤中設置的背景音樂,布置好動畫中的場景,課堂立刻變成了學生張揚個性的舞臺。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系列教材中,很多篇文本都十分經(jīng)典,既有學生熟悉的童話故事,如《金發(fā)女郎和三只熊》《灰姑娘》《皇帝的新裝》《獅子和老鼠》等,還有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諸多故事。在每次表演中,學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體驗著英語學習的樂趣,學習英語不再是記單詞、背課文那么可怕的事情了。在老師不斷的鼓勵和贊揚中,在一次次成功的表演中,學生的自信心大增,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讓學生在多次表演中收獲英語學習帶來的成就感,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還原最真實的自己。
二、精雕細琢:利用配音軟件,打磨精美作品
配音是動畫電影中重要的一部分,配音演員憑借著自身扎實的語言功底以及各具特色的音質(zhì),讓一些卡通人物久久地活躍在觀眾的腦海中。筆者在校內(nèi)組織學生創(chuàng)立了英語動漫趣配音社團,學生根據(jù)各自的興趣和自身音質(zhì)等特征,利用英語配音軟件,精心打磨屬于自己的配音作品。在這個社團里,學生自發(fā)在微信中建立配音群,紛紛將自己的配音作品上傳,伙伴之間相互切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在今年學校舉辦的英語動漫配音大賽中,三、四年級的學生用聲音表演了《粉紅豬小妹》(Peppa Pig),豬小妹家中的每一個家庭成員在學生的精彩演繹下,變得更加立體生動。每一章節(jié)總有一些生單詞,起初筆者認為,這可能成為學生配音過程中的“攔路虎”,畢竟,他們才是剛剛接觸英語學習的初學者。但這絲毫不減學生們對英語配音的濃濃熱情,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增強了,一個個認真查閱英漢電子詞典,反復跟讀,相互糾正。
五、六年級的學生選擇了《憨豆先生》(Mr.Bean)作為表演作品,憨豆先生的滑稽形象以及富有特色的語言和聲音特質(zhì),如磁石般吸引著學生。學生如同細細研磨一杯咖啡般反復跟讀,練習口語。平日里,學生每月都會上傳自己的配音作品,一學期下來,很多學生都制作了自己的配音集冊,收獲滿滿。
三、奇思妙想:結(jié)合課本劇,發(fā)揮美麗想象
小學英語學科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學生除了在英語課堂中使用英語交流,在生活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使用漢語。在這種背景下,英語課堂的生活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具有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情景劇,讓學生自如地在情境中互動、合作。同時,教師應拓寬學習渠道,將情景劇表演延伸到課外活動中,真正促使學生開口說英語。學生是鮮活的個體,筆者認為,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大膽地給予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讓他們結(jié)合課本劇原有素材,創(chuàng)編出新劇本,同時指導學生自主組織劇本表演,展現(xiàn)個性成果。
《守株待兔》是學生耳熟能詳?shù)囊粋€成語故事,筆者引導學生根據(jù)原有的劇本,加以改編,上演一出《新守株待兔》,在市級小學英語情景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表演以禾苗的優(yōu)美舞蹈作為開場,四個辛勤勞作的農(nóng)夫在雞鳴聲中去田里干活,四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以及善良、友好的小鳥給整個情景劇帶來了勃勃生機。在排練過程中,筆者指導學生細細揣摩語言,學習處理背景音樂,合理搭配英文歌,讓整個情景劇飽滿而流暢。比如情景劇中四只小兔子在一起抱怨現(xiàn)在環(huán)境污染,牛羊肉價格暴漲以及禽流感的肆虐,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極其惡劣時,學生們商量后,以《我不想說》這首歌曲為背景音樂,讓四只小兔子邊演邊唱。
四只小兔子齊唱:
Rabbit ABCD: You eat my meat. I want to protest. You peel my fur. I must say no! But who can stop people from hunting us! My painful life, my poor face, who can be my real good friend? The same sky, the same land, and were all the same.
劇中,在其他三個農(nóng)夫的極力勸說下,農(nóng)夫甲仍然不以為然,繼續(xù)守株待兔,站在大樹邊翹首觀望,這里學生加入《我的心在等待》這首歌曲作為背景音樂,使得整個場景和表演更加滑稽幽默。
Farmer D: Hey, buddy! Why do you come so late? Its almost noon.
Farmer B: Yes, when can you finish your work?
Farmer A: From now on, I dont want to work on the land anymore, because the rabbits all over the world would like to come to my farmland. I dont need to work, but I can have nice meals every day.
Farmer ABCD: Ha ha, my buddy. Dont make daydreams any more.
Farmer A: Hum, just do your work; I will prove it to you!
情景劇的主要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情景劇,不僅僅注重戲劇的表演、戲劇的再現(xiàn)、矛盾的沖突,也應注重在情景劇中融入歌曲、游戲等多樣形式,使學生在趣中學、學中練,樂中學、學中玩。情景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開展,應注重融合趣味性與知識性,達到“一箭雙雕”之效。學段與課程的有機結(jié)合,將學生熟悉的人或事融入情景劇,并且注重情景劇的延伸與拓展,那么,情景劇不僅能為學生構(gòu)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鍛煉口語的機會,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也能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襟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