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義 宋昌宇
[摘要] 目的 分析平塘縣2004—2016年性傳播疾病(STD)的疫情流行情況,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利用國家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平塘縣2004—2016年性傳播疾病疫情資料進行分析。結(jié)果 2004—2016年性傳播疾病年均發(fā)病率為15.82/10萬,以梅毒為主,占總病例的46.64%,其次是HIV/AIDS報病,占總病例數(shù)的41.80%;發(fā)病年齡主要集中在21~50歲,但以31~40歲最多,占總病數(shù)的28.88%,男女性別比為1.25:1。結(jié)論 該縣性傳播疾病主要以梅毒為主,其次是HIV/AIDS;重點人群是農(nóng)民,其次是家務及待業(yè),應作為今后性傳播疾病防控工作重點。
[關(guān)鍵詞] 性傳播疾病;流行病學;疾病報告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 R7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7(a)-0168-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in Pingtang County from 2004 to 2016 provided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Disease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data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from 2004 to 2016 in Pingtang County. Results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from 2004 to 2016 was 15.82 per 100,000, mainly syphilis, which accounted for 46.64% of the total cases, followed by HIV/AIDS reporting diseases, which accounted for 41.8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the age of onset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21~50 years old, but the largest number of 31~40 years old, accounting for 28.8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male and female sex ratio was 1.25:1. Conclusion The county'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re mainly syphilis, followed by HIV/AIDS; the key population is farmers, followed by housework and unemployed, and should be the focus of fut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Key word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Epidemiology;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
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指主要通過性接觸類似性行為及間接傳播的一組傳染性疾病。我國傳染病防治相關(guān)法規(guī)規(guī)定的STD包括淋病、梅毒、尖銳濕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性皰疹、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和AIDS/HIV等[1]。為了解平塘縣近13年來性傳播疾病的流行現(xiàn)狀,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將2004—2016年性傳播疾病流行狀況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04—2016年平塘縣國家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tǒng),人口數(shù)據(jù)來源于平塘縣統(tǒng)計部門。
1.2 方法
用Excel2003進行統(tǒng)計處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學進行分析。
2 結(jié)果
2.1 流行概況
2004—2016年平塘縣共報告性傳播疾病658例,年均發(fā)病率為15.82/10萬,死亡56例,年均死亡率1.34/10萬,發(fā)病以2013年為最高峰(31.28/10萬),其次為2016年(31.07/10萬),2005年最低(4.95/10萬)(圖1)。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區(qū)分布 2004—2016年全縣19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病例報告,報病最高是平湖鎮(zhèn),年均發(fā)病率為46.74/10萬,其次是苗二河鄉(xiāng),年均發(fā)病率為23.54/10萬,最少的是新塘鄉(xiāng),年均發(fā)病率為4.96/10萬。
2.2.2 季節(jié)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報告病例,呈波動起伏趨勢,以12月報病最多,共89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13.53%,其次是11月,共81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12.31%,最少是1月,共32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4.86%(圖2)。
2.2.3 性別、年齡分布 2004—2016年STD報告病例總數(shù)男性365例,占55.47%,女性為293例,占44.53%,男女性別比為1.25:1。發(fā)病年齡最小為0歲,最大為75歲,主要集中在21~30歲、31~40歲、41~50歲,分別占報病總數(shù)的24.62%、28.88%、20.82%(表1)。
2.3 病例分類
病種梅毒為主,共327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46.64%,其次是HIV/AIDS,共293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41.80%,三是淋病,占總病例數(shù)的9.70%(表2)。
3 討論
平塘縣2004—2016年STD報告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fā)病率介于4.95/10萬~31.28/10萬之間,年均報告發(fā)病率為15.82/10萬,在2013年形成一個高峰,發(fā)病率為31.28/10萬,2014年、2015年呈稍微下降趨勢,在2016年又呈臺頭上升趨勢,形成第二個高峰,發(fā)病率為31.07/10萬。該縣年均發(fā)病率低于玉明科[2]、李延慶[3]、韋芳青[4]等報道。
該縣13年來STD報病以梅毒的報病比例最高,占報告總病例數(shù)46.64%,可能與該縣近年來實施“艾-梅-乙”項目加大監(jiān)測工作力度,報病增多有一定聯(lián)系,其次是HIV/AIDS,占報告總病例數(shù)的41.80%,三是淋病,占報告總病例數(shù)的9.70%,最少的是生殖性皰疹,占報告總病例數(shù)的0.29%。
從該縣STD發(fā)病人群分布來看,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性別比為1.25:1,與韋芳青報道一致[4],與玉明科[2]、張永[5]報道相反。從發(fā)病年齡段來看,主要集中在21~50歲年齡段為主,占報病總數(shù)的74.32%,低于鄒德明[6]報道,可能與該年齡段是青狀年性活躍期,生育高峰,容易通過母嬰傳播傳給胎兒,影響后代的生長發(fā)育,應引起足夠重視。非婚性接觸傳播是STD的主要方式,其次為配偶之間傳播,說明相當多的已婚者在發(fā)生非婚性行為后沒有及時認識到自己會患上性病的潛在危險,增加了配偶感染的幾率。性病、艾滋病是與性行為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疾病,預防STD的根本措施是性行為的改變,這就要求各有關(guān)部門要高度重視健康教育工作,針對不同人群采取形式多樣、有針對性內(nèi)容的宣傳活動,加深人們對對STD危害性的認識并獲知正確的預防方法。
加大安全套的使用和推廣力度,許多文獻表明[7-8],推廣使用安全套是預防和控制STD的主要措施。大力宣傳和教育廣大青狀年、農(nóng)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念,杜絕不正當性行為,提倡潔身自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發(fā)生非婚性行為時要100%使用安全套,是預防和控制STD的主要措施之一。
加強性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強化患者的正規(guī)治療與管理,有效消除和控制傳染源,最大限度地減少病原體的傳播、擴散及蔓延,進行標本兼治,是有效控制降低STD發(fā)生率的關(guān)健。
[參考文獻]
[1] 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19-240.
[2] 玉明科,曾世培,藍慧娟.2005-2010年馬山縣性傳播疾病流行趨勢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1,17(4):219-221.
[3] 李延慶,劉姝穎,張麗,等.安徽省2003-2007年性傳播疾病流行趨勢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15(3):164-183.
[4] 韋芳青.廣西武鳴縣1998-2008年性傳播疾病流行特點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9,25(16):1731-1732.
[5] 張永,石國政,方蘭,等.2002-2009年上海市嘉定區(qū)性傳播疾病疫情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12):1115-1117.
[6] 鄒德明.高淳縣2008年性傳播疾病流行病學分析[J].江蘇預防醫(yī)學,2009,20(3):26-27.
[7] 藍光華,傅慧明,黎火佳,等.廣西農(nóng)民工艾滋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3):283-284.
[8] 周志光,王宏,王兵,等.廣西480例性服務小姐行為特征和性病感染情況調(diào)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0,26(7):522-524.
(收稿日期: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