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私攝影”即私人紀實攝影,在私攝影史上最著名的則當屬南格爾丁與荒木經惟。而隨后出現的眾多私攝影大師中,美國攝影師“薩麗·曼”與 “拉里·克拉克”他們攝影視角與觀念也都具有獨特的性。而這些代表人物,們看似不盡相同的攝影視角與觀念,卻都有著獨特的時代氣息與文化來源。
【關鍵詞】 私攝影 代表人物 攝影觀念
“私攝影”即私人紀實攝影,在私攝影史上最著名的則當屬私攝影開創(chuàng)者美國攝影師“南格爾丁”以及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隨后又出現了包括美國女性攝影師“薩麗·曼”與美國攝影師“拉里·克拉克”在內的一些私攝影大師。就攝影觀念而言,以南戈爾丁為例:不論是南格爾丁與荒木經緯的私人化表達,還是南格爾丁與薩麗曼的女性私視角,以及南格爾丁與拉里·克拉克在拍攝私人日記時所展現的欲望,他們的攝影視角與觀念看似不盡相同,卻都有著獨特的時代氣息與文化來源。
(一)南·戈爾丁- 性的視覺日記
美國攝影師南·戈爾?。∟an Goldin),被認為是最先也是最多的把自己的私密性影像曝光在大眾視野中的一名女性攝影師。1986年,她出版的《性依賴敘述曲》成為“私攝影”誕生的標志,該書中最著名也是最受大家爭議的則是那張她被自己男友毆打后的自拍像。
事實上,南·戈爾丁攝影風格的確立可以說與她自身的經歷有極大的關聯(lián)性。她畢業(yè)于波士頓的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畢業(yè)之后她與一群對嬉皮士文化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年輕人同居在一起,過著一種波西米亞式般的生活。他們中有不少人是同性戀,或者都有異裝癖、吸毒等行為,他們沉溺于性愛、毒品與酒精,徘徊在“性”的快樂與自我之中,只為當下而生,為及時行樂,為擺脫社會責任。而南·戈爾丁自身也是一名毒癮患者,她身處的環(huán)境也正如她攝影作品中拍攝的那樣“特立獨行”。在戈爾丁照片中,所表現的基本都是“這些人”的私人生活空間與場所,例如廚房、廁所、浴室、臥室等日?,嵥榈纳顖鼍?。
對于戈爾丁的攝影,顧錚教授在其2000年所出版的《國外后現代攝影》中,他這樣形容:“她通過將自己與友人交織在一起的自傳體式‘視覺日記,檢驗自己與友人在這個打破一般傳統(tǒng)家庭原則的‘擴大家庭中的互相間的心理糾葛、感情依靠與謀求自立之間的矛盾心態(tài)?!?/p>
可見在南格爾丁的眼里,相機不僅僅只是她記錄的方式,而更多的是將一種人們視野之外的被認為是“異端”的題材記錄在了自己的取景框內。
(二)荒木經惟 - 東方的情色與肉欲
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是“私攝影”的又一代表人物。1971年,他制作出版了攝影集《感傷的旅程》(センチメンタルな旅),書中用照片記敘了荒木與其患有絕癥的妻子“陽子”的新婚之旅。畫面真實的展現了他們新婚旅行中所到之處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全書采用的是黑白膠片攝影,記錄了他與陽子在京都、長崎等地的“私人”瞬間。最著名的則當屬那張陽子安靜、柔美地躺在船上的照片。妻子猶如嬰兒般蜷縮著的身體,在荒木看來,這仿佛是陽子借助船舶正通向另外一個世界;再或許這也是對他們以后分別埋下的一處伏筆。當然,他拍攝火車上的陽子,似哀傷又迷惘的神情,隱秘地再現了東方女性柔媚,外似平靜實則壓抑、狂熱的性格特點。
在荒木出版的其他幾部影集中,照片中最經常出現的則是日本女人的肉體、穿和服的女孩、榻榻米以及東京街頭的場景。在荒木的這些人像背后,表達的是一種不同于歐美的情色觀,表現的是外界所不了解的日本女人的生活,極具真實性,具有強烈的東方味道。
(三)薩麗·曼 - 家庭生活的記錄者
美國攝影師薩麗.曼(Sally Mann),出于1951年。1992年,隨著其著作攝影集《親密家庭》的出版,薩麗曼便迅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作品涉及了被稱為“青春期邊緣”此類較為敏感的主題,一時間轟動美國,議論聲紛然四起?!都~約時報》評論文章說:“薩麗.曼的照片表明,相機不僅能反映日常生活的原貌,同樣也有助描述潛意識的內在需求”。
《親密家庭》是以薩麗.曼的三個孩子為主題,拍攝的照片所記錄的都是他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照片中的許多場景都取景于她父親經營的農場和小屋之中。雖說,莎麗·曼的關注視野不出自己的家庭半步,但通過對孩子身與心兩方面細微、持續(xù)的且富有感情的攝影觀察,她真實記錄了孩子們對客觀世界懵懂認識和故作深沉的瞬間??梢赃@么說,《親密家庭》是一部具有強烈的敘事性和紀實性,但卻充滿了強烈的家庭氣息私人攝影集。
(四)拉里·克拉克 - 少年情欲不熄
美國攝影師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1971年他以一本題為《塔爾薩》的攝影集一舉成名。該書中收錄了克拉克在1963年、1968年和1971年在他的家鄉(xiāng)塔爾薩所拍攝的照片,記錄的則是他與朋友的日常生活照。1983年,克拉克出版了另外一本攝影集《少年情欲》,里面的主人公全部是像紐約42街的后街男孩一樣的青年。
而在克拉利克的《少年情欲》這本攝影作品中,“性自由”與“吸毒”的主題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克拉克曾說過:“60年代的時候,我開始拍攝周圍的朋友,創(chuàng)造自己的神秘感,自己的世界,這些都涉及到現實和虛擬的混合,我看到眼前發(fā)生的一切,同時我也在想著如何把現實表現出來?!笨梢哉f,克拉克的攝影只與自己或是與少年時代的懷念、叛逆與不滿有關,是一個與拍攝對象有著共同價值觀與經歷的參與者與記錄者。
【參考文獻】
[1] 王彥哲.私攝影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表現與推進[J].大眾文藝,2011.12:172-173
[2] 林路.當代攝影手法之三——私攝影[J].山東攝影,2011:92-97
[3] 顧錚.國外后現代攝影[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0.
[4] 顧錚.現代性的第六張面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吳夏璠,女,漢族,浙江衢州人,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