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蘭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山東 東營 257034)
新生兒監(jiān)護病房(NICU)收治的是危重新生兒,抵抗力差,并且不能搬動,故做好病房的空氣消毒,預防院內感染是疾病痊愈的重要條件。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們對NICU進行中藥熏蒸消毒效果較好,總結如下。
板藍根、蒼術、薄荷、藿香、黃樸、厚樸各30g,電熱鍋。紫外線消毒車(裝有2支30W紫外線燈管)、0.1%健之素消毒液、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皿。
消毒方法。新生兒監(jiān)護病房面積約26m2,輻射臺6張,消毒前常規(guī)通風30min,地面濕拖等清潔處理,并關閉門窗。①中藥組:將配置好的中藥合劑按15g/m3加水放在電熱鍋內煮沸熏蒸30min;②紫外線組:同一房間將紫外線燈管與地面及天花板距離1.0~1.5m照射30min,消毒時將患兒頭面部用毛巾遮蓋,將身體包好,保護好眼睛和皮膚;③健之素組:同一房間將0.1%的健之素消毒液按4mL/m3噴灑,關閉門窗30min。3組分別進行實驗及空氣培養(yǎng),不同方法消毒間隔7天,以免相互影響效果。
監(jiān)測方法。消毒前后各進行空氣采樣1次。用平板沉降法,直徑10cm含有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皿5個,分別放置在監(jiān)護室中間及四角,將培養(yǎng)皿打開暴露5min后合蓋,馬上送細菌室,置入37℃溫箱24~48h培養(yǎng),記錄每個平皿上的菌落數(shù)。每種消毒方法分別于同一時間進行空氣細菌培養(yǎng),最后計算出空氣中的細菌菌落數(shù)。
3組消毒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3組消毒效果比較
新生兒免疫系統(tǒng)不健全,特別對細菌缺乏抵抗能力,空氣中漂浮的各種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是造成疾病傳播的重要原因。因此,空氣消毒是預防危重癥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對NICU進行有效的空氣消毒極為重要。
目前醫(yī)院內消毒空氣的方法雖很多,但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點。紫外線照射殺菌力強,但紫外線對皮膚及眼睛均有傷害,可致皮膚燒傷、角膜發(fā)炎、皮膚癌等;紫外線產生的臭氧催人老化,吸入過多會使人中毒,而臭氧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競爭氧氣,故只能在無人的狀態(tài)下進行空氣消毒[1]。健之素消毒液噴灑由于霧粒大,在空氣中滯留時間短,空間消毒不均勻。
在中藥消毒的探索中,最早最簡單的以原材料直接點煙煙熏[2],但燃燒的溫度較高,有效成分破壞較多,故而效果較差,且煙熏對嬰兒眼黏膜有刺激。中藥熏蒸法可將中藥有效成分充分快速地蒸發(fā)、擴散,破壞較少,并能均勻地彌散到房間的每個角落,發(fā)揮控制微生物的作用,并能濕潤、凈化空氣。中藥空氣消毒的機理是藥物成分隨霧蒸汽與高熱的產生直接作用于蛋白質上的氨基、巰基等部位,使微生物新陳代謝發(fā)生障礙而死亡[3]。中藥配伍后,抗菌譜廣,增加了殺菌功能,效果優(yōu)于紫外線和健之素消毒,并且效果持久,氣味芳香,無刺激性,對人體無毒,患兒不必離開病室。特別是在有人條件下,能夠安全、有效地對空氣進行消毒[3],是一種較為理想消毒空氣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宋愛芳,沈燕,等.艾葉復方中藥提取液加熱揮發(fā)用于婦科病房空氣消毒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9):6-8.
[2] 唐婭琴,邊雪梅.中藥艾條煙熏用于病房空氣消毒的效果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1,3(3):206.
[3] 石琳,姚勇芳.室內空氣消毒方法研究進展[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4(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