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思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本文介紹了提高識字教學效果的五個趣味識字的方法:在情境中識字、在游戲中識字、在比賽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同時也論述了趣味識字教學中要注意的五個方面:避免急于求成、避免偏離重心、避免整齊劃一、避免孤立識字、避免拔苗助長。
【關鍵詞】識字教學;趣味識字;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2-0260-01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面對這么大的識字量,以及新課標提出的“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更高要求,傳統(tǒng)的讀讀、抄抄、寫寫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那么如何讓孩子們喜歡識字,主動識字呢?筆者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讓學生覺得識字更有趣,學習更快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情境中識字
情境就是活動所需要的氛圍,它是指進行某種興趣活動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構成的外在環(huán)境。情境教學法就是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以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情境識字教學法尤其適用于蘇教版小學教材中安排的集中識字。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識字1,教材的編者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時間,有意安排學習的內容是有關春天的詞語。教學時,我采用多媒體聲像系統(tǒng)為先導,通過多采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創(chuàng)設春天的優(yōu)美情境:草綠花紅,垂柳搖曳,布谷、蜜蜂、燕子在歡唱。先帶領學生說說圖上的景物,走進預設的情境,然后在實物旁打出生字詞,生字用紅色顯示,一幅聲畫并茂的春季圖仿佛把學生帶入了誘人的春光中,使學生興趣盎然,引起了學生思想情感的共鳴,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二、在游戲中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在游戲中識字就會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和積極參與識字的愿望。例如,教學課文的第一課時,在學完生字,初步理解課文后,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開始分散。這時的復習生字詞的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這樣就可以事半功倍。游戲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找朋友”:把生字卡片和拼音卡片分開,發(fā)給不同的學生,然后讓他們找相對應的“朋友”,再領讀。
三、在比賽中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任何事情都不甘落后。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在比賽中識字就會讓教學效果大大提升。這一方法比較適用于復習的時候。比賽有多種形式,可以分小組進行,分男女生進行等。。
四、在兒歌中識字
編識字兒歌和順口溜是幫助學生形象識字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學“激”可提醒學生想一想石子扔進水里激起浪花的情景,然后編兒歌“動手扔石子,落進方池里,激起白浪花,跳動在水里?!睂W生說著有趣,記得牢固。
五、在生活中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生活中識字,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好方法。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可以從互相認識名字開始,讓學生既開始互相認識了解,也增加了識字的興趣和識字量。隨著所學知識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再認識周圍的事物。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識字量就會不斷增加,就能慢慢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了。
趣味識字效果很明顯,但是世界上一勞永逸的事情畢竟是少之又少的,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來說就更是如此了。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一些事項,才能讓趣味教學的成效更顯著。筆者認為在趣味識字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避免急于求成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guī)律性。根據(jù)心理學的遺忘規(guī)律,只有不斷鞏固復習才能把要學的知識牢牢記住。趣味識字教學確實能幫助學生更快更牢地記住生字。但是我們不能指望一勞永逸,更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經常復習鞏固,這樣才能鞏固和延伸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避免偏離重心
我們提出的趣味識字教學,重心應該是識字,而不僅僅只是讓課堂熱鬧活躍起來。一切要圍繞我們的教學目標展開,所謂的“趣味”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要學生更好更快地識字。例如前面所提出的在游戲中識字,在比賽中識字,如果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于游戲或者比賽,課堂是熱鬧了,可是教學本身就偏離了教學目標中“識字”這一重心,可謂喧賓奪主了,這樣,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就會大打折扣了。
(三)避免整齊劃一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面對的學生個性特征各不相同,所受的家庭教育、智力、感情等因素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面向全體,又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同樣的,在趣味識字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避免對學生的要求整齊劃一。例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教材第二冊的識字6時,考慮到本課的內容是有關夏天的一些詞語,我就用多媒體出示了夏天的一段動畫:狂風四起,雷雨大作,池塘里的荷花開放,池塘邊的知了、蟈蟈、青蛙在唱歌,小朋友在家吃西瓜,桌上還有桃子、梅子等水果。在引領學生進入情境時,我讓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這時,我就要考慮學生間的能力各方面的差異,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jù)畫面說一段話。有的學生只能說幾個詞,有的學生能說一兩句話,有的甚至能說一段話,如果教者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引領學生說幾句話上,這樣就會浪費時間,偏離教學重心,影響情境識字的效果。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充分重視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運用多種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注意一些事項,就一定能讓孩子在趣味中識字,在快樂中學習,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參考文獻
[1]《課程標準》.
[2]《心理學教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