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建
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缺乏特異性癥狀,單憑臨床表現(xiàn)很難準確的判斷病原體種類,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患者被誤診,不能及時的接受治療[1-3]。因此,需要尋找一種特異性較高且較為敏感的生物學指標,可以有效、快速鑒別病原體,為臨床選擇抗菌藥提供借鑒[4-5]。本文主要對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診斷的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非感染患者50例、體檢健康者50例的臨床資料,分別設為感染組、非感染組和健康組。其中感染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16~72歲,平均年齡(54.46±10.39)歲;體質量37~73 kg,平均體質量(49.37±4.26)kg。非感染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15~74歲,平均年齡(54.18±10.65)歲;體質量35~74 kg,平均體質量(49.46±4.33)kg。健康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17~73歲,平均年齡(54.22±10.45)歲;體質量36~72 kg,平均體質量(49.72±4.47)kg。3組的性別、年齡、體質量等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感染者符合全國肺部感染學會的診斷標準,采用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已經明確為上呼吸道感染。入選者排除患有免疫性疾病及腫瘤、神經功能障礙者,納入者入院前沒有進行過抗感染治療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采用Roche公司的試劑、校準品及質控品對hs-CRP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Ol ympus AU 640)為檢測儀器,PCT檢測儀器為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ECLIA)。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空腹采取3~5 ml的靜脈血,在4℃的條件下,進行15 min的轉速離心(3 000 r/min),取得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對血清中的PCT含量進行測定,免疫比濁法對hs-CRP測定。
1.3 評定標準 hs-CRP檢測≥5 mg/L判斷為陽性,PCT檢測≥0.5μg/L判斷為陽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的hs-CRP檢測結果 感染組的hs-CR檢測陽性率顯著高于非感染組和健康組(P<0.05),見表1。
2.2 3組的PCT檢測結果 感染組的PCT檢測陽性率顯著高于非感染組和健康組(P<0.05),見表2。
2.3 hs-CRP、PCT診斷效能比較 PCT檢測≥0.5μg/L為陽性,hs-CRP檢測≥5 mg/L為陽性,PCT與hs-CRP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均低于兩項指標的聯(lián)合,見表3。
表1 3組的hs-CRP檢測結果Table1 hs-CRPtest resultsin 3 groups
表2 3組的PCT檢測結果Table2 PCT test resultsin 3 groups
表3 hs-CRP、PCT 診斷效能比較[%(n)]Table3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efficacy of hs-CRP and PCT[%(n)]
上呼吸道感染又稱為上感,是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來,由于細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尤為突出,患者的臨床癥狀差異較大,傳播速度快,且規(guī)模大,病情發(fā)展嚴重時會危及生命[5-6]。因此,需要對患者及早進行診斷,有利于醫(yī)生開展有效的治療,提高治療效率。我國較少醫(yī)院對呼吸道感染進行病毒學診斷,且檢測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靈敏度不高,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容易延誤患者的治療[7-8]。及早的診斷和治療可以防止患者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成肺炎,有利于患者的恢復。有研究表明[9],PCT與hs-CRP聯(lián)合檢驗可以有效的檢測上呼吸道感染,有助于疾病轉歸的預測和指導藥物的使用。
PCT是一種降鈣素前物質,容易在血清中轉為降鈣素,因此正常狀態(tài)下血清中含量很少,當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細菌、真菌感染時,它在血清中的含量增加,是一種炎性標志物,可以鑒別出細菌性感染與非細菌性感染[10-11]。因此,PCT對于診斷早期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義,特異性及靈敏度較高。當患者上呼吸道出現(xiàn)細菌感染時,血清的PCT會急劇上升,對鑒別上呼吸道細菌感染具有極大診斷意義,但若細菌感染范圍較小,PCT升高不明顯,臨床檢驗價值受到一定影響。對3組不同類型患者的PCT、hs-CRP進行檢驗,比較其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感染組的PCT檢測陽性率為84.00%,非感染組為22.00%和健康組為6.00%,感染組的PCT、hs-CRP明顯高于非感染組和健康組。hs-CRP是血清中的一種C反應蛋白,在出現(xiàn)應激反應、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時,含量增高[12-13]?;颊叱霈F(xiàn)細菌感染時,hs-CRP升高,其上升與細菌感染程度呈現(xiàn)相關性,非細菌感染則上升不明顯,其檢測靈敏度、特異性均高于白細胞數(shù)檢測。
hs-CRP為一種非特異性炎癥標志物,hs-CRP還會受到多種機體因素的影響,患者組織受損、病毒感染均可能造成hs-CRP增加。感染組的hs-CRP檢測陽性率為90.00%,顯著高于非感染組的34.00%和健康組的24.00%。由此可見,hs-CRP會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該指標不能很好的診斷對上呼吸道感染。PCT與hs-CRP聯(lián)合對感染進行診斷,其敏感性與特異性均明顯的提高,可以更好的對上呼吸道感染進行鑒別。從檢測結果中可以看出,PCT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是76.00%、70.00%;hs-CRP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是64.00%、66.00%;聯(lián)合PCT、hs-CRP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是92.00%、86.00%,聯(lián)合PCT、hs-CRP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明顯提高。由于樣本數(shù)量、時間等因素的限制,研究經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診斷的價值還存在不足之處,有待臨床進一步深入驗證。
綜上所述,患者出現(xiàn)上呼吸道細菌感染,其血清中的PCT與hs-CRP含量會上升,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鑒別意義,但PCT與hs-CRP會受到其他機體因素的影響,導致早期上呼吸道感染的檢測結果出現(xiàn)誤差。PCT與hs-CRP聯(lián)合檢測能夠更加準確的診斷上呼吸道細菌感染,提高診斷的特異度,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楚文英,高淑青,徐慧.血清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意義[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7(3):264-266,269.
[2] 張金輝,楊溢.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與呼吸道病原體聯(lián)合檢測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31(11):1272-1273.
[3] 李英.血清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21):46-48.
[4] 黃琨明,羅建偉,江志堅,等.血清降鈣素原(PCT)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對診斷細菌性感染的臨床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7,38(7):1312-1314.
[5] 李玉華,朱正林,李長峰,等.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肺部感染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7,38(15):2120-2122.
[6] 何光生.探討50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1):31-32.
[7] 王萍,周戎,何永濤,等.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與預后評估中的作用[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9):1949-1951.
[8] 楊紅.探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發(fā)病的關系[J].當代醫(yī)學,2015,21(24):49-50.
[9] 盛紅玲,姜元培,馬燕,等.血清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介素-6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9):1207-1209.
[10]白向鋒,梁慧,李曉翔,等.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4):25-26.
[11]劉乾興,張浩,彭琪彥.降鈣素原聯(lián)合病原體檢測對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3):1867-1868.
[12]梁若楓,劉金玲,陳海華,等.血清C-反應蛋白對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8):4210-4212.
[13]張金輝.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輔助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10):174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