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發(fā)展綜述

        2018-05-09 06:28:53,,,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防雨雷管口徑

        ,, ,

        (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4)

        0 引言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設計存在很多問題,如美國M48系列引信和M51系列引信無延期解除保險機構,其炮口保險距離僅為0.2 m;無多道獨立環(huán)境保險;在大雨中射擊時發(fā)生彈道炸[1]。為解決這些設計缺陷,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不斷改進,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發(fā)射安全性和彈道安全性得到了較大改善。M739系列引信適用范圍廣,可應用于105 mm、155 mm、203 mm榴彈炮以及175 mm加農炮、106.7 mm線膛迫擊炮武器系統(tǒng)。目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普遍裝備的引信有M739系列引信M557、M572、M739/M739A1,此外還有具備備用觸發(fā)特性的機械時間引信M582/M582A1和多選擇引信M782,其中M739系列引信裝備量最大,美國陸軍已訂購一千萬發(fā)以上[2]。

        20世紀80年代我國引進西方國家技術并生產出了M739引信,且在此技術基礎上研制出我國的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系列化產品。國產化的M739引信在跌落測試中曾出現(xiàn)過后坐銷未能可靠復位和后坐過載達到30g時解除保險的情況[3],引信安全性不高。為了更好地完善我國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性能,本文通過搜集與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對M739系列引信及其子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研究。

        1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產品型號發(fā)展過程

        1.1 美國M739系列引信

        從20世紀40年代的M48系列引信到如今的M739系列引信,美軍的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在結構改進方面有很大的繼承性[4]。例如引信的瞬發(fā)觸發(fā)機構,一直采用剛性零件支筒作為擊針的保險件,靠目標碰擊力解除保險,這不但有利于提高瞬發(fā)度,而且可靠性較高[5-6]。改變最多的是傳爆部件,從M20到M125A1,使引信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表1列出了M739系列引信的發(fā)展過程。

        表1 M739系列引信產品型號發(fā)展歷程Tab. 1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739 series fuze

        M48A3引信如圖1所示,它只利用旋轉環(huán)境解除保險,不包含傳爆管和隔爆裝置。用M21A4傳爆部件與M48A3引信結合,衍生出M51A5引信,如圖2所示。M21A4傳爆部件實際上是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與傳爆管的組合。

        M51A5引信雖然為隔爆型引信,但是其炮口保險距離主要靠水平轉子在離心力作用下轉動至解除保險位置的經歷時間獲得,僅為0.2 m,安全性不足。利用M125A1傳爆部件替代M21A4傳爆部件研制出的M557引信改善了這一狀況。M125A1傳爆部件采用無返回力矩鐘表機構,水平轉子轉正運動過程受擒縱機構控制,解除保險時間增長,引信解除保險距離為42~120 m,引信炮口安全性有很大提高。M557引信如圖3所示,M125A1傳爆部件如圖4所示。

        M557引信頭部空腔較大,引信強度不高。用175 mm口徑加農炮射擊時,M557引信曾出現(xiàn)頭錐撕裂現(xiàn)象[1]。為了提高引信頭部強度,在頭錐空腔中填充71 g環(huán)氧樹脂,改稱M572引信,同時提高了引信小落角發(fā)火可靠性,如圖5所示。為了使M572引信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火炮系統(tǒng),降低引信對大雨和樹葉的敏感度,設計出M572E2引信,如圖6所示。M572E2引信本體改由鋁合金制成,提高了強度;引信頭部設有防雨裝置,雨中射擊時,對雨滴的敏感度降低;M572E2引信成本也有所下降[7]。

        M572E2引信測試時出現(xiàn)了較多問題,如發(fā)射后后坐銷的復位阻擋了水平轉子運動,使低轉速、低初速條件下出現(xiàn)部分瞎火。為了解決上述問題,M572E2引信改變了部分結構,如后坐銷由鋼制改為鎢制,后坐銷長度縮短0.457 mm,后坐銷運動距離增大4.013 mm,后坐保險簧抗力由0.32 N降到0.20 N[7]。

        M739引信及其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結構如圖7和圖8所示。M739引信的觸發(fā)機構、裝定機構、延期裝置均與M48、M51和M557等大口徑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的類似,具有繼承性。

        M739A1引信如圖9所示。相比于M739引信,M739A1引信主要是將火藥延期改為機械自調延期。其平時安全性、解除保險條件和觸碰目標后引信作用原理與M739引信基本相同[8]。M739引信采用的火藥延期機構結構簡約,可靠性高,但存在不能自適應目標厚度和強度的問題。M739A1引信采用的機械式自調延期機構對零件的裝配精度要求較高,機構運動較為復雜,可靠性較低[9]。碰強硬目標時,自調延期機構結構可能會損壞。

        1.2 歐洲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產品型號發(fā)展過程

        1.2.1德國DM 241引信系列

        德國DM 211A1引信通過機械裝定開關完成慣性觸發(fā)和瞬發(fā)觸發(fā)兩種作用方式的裝定。該引信結構與美國M557引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M557引信中的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由DM42 A1型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替代[10]。DM 211A1引信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約為50 m,與M557引信的42~120 m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相近。DM 211A1引信頭部也存在強度不足的問題。

        DM 241引信是在DM 211A1基礎上改進的,頭錐空腔內填充環(huán)氧樹脂以提高引信強度,與美國M572引信結構基本相同。DM 241引信配用DM42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傳爆部件中的鐘表機構提供延期解除保險時間,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為50 m,比美M572引信的66 m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稍短。DM241引信與美國的M739系列引信具有互換性[10]。

        1.2.2西班牙M739系列引信

        西班牙引進了美國M739系列引信。其中在M572引信基礎上設計了M572C1和M572G1,瞬發(fā)度為170 μs,延期作用時間為50 ms。

        M572C1引信與美M557C1引信結構相似,區(qū)別是前者配用M125C1傳爆部件,頭錐空腔中填充環(huán)氧樹脂。M572C1引信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為45~120 m,用于175 mm口徑火炮時,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為105 m[11]。M572G1引信與M572C1引信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采用整體結構的鋁合金引信體,提高了引信側向強度,同時減輕了質量。M572C1引信重1000±25 g,而M572G1引信重775 g。

        西班牙M739引信在美國M739引信基礎上增加了4 mg導爆藥藥量,未見其他差異。

        2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各子系統(tǒng)結構與性能發(fā)展歷程

        2.1 主要彈道環(huán)境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適用的后坐過載環(huán)境和炮口轉速環(huán)境如表2所列。

        2.2 傳爆序列

        M739系列引信傳爆序列的發(fā)展經過了針刺火帽-火焰雷管、針刺雷管-針刺雷管兩個階段。以針刺雷管代替火帽作為首發(fā)元件,用其爆炸輸出產物作為刺激源,保證了繼發(fā)雷管的起爆迅速性,從而提高了引信瞬發(fā)度[12]。

        表2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適用的后坐過載環(huán)境和炮口轉速環(huán)境Tab.2 The applicable set-back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and muzzle spin rate of mechanical point detonation fuze of high explosive projectiles of large caliber gu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2.2.1M739系列引信

        M48A3引信無傳爆部件,有瞬發(fā)和延期兩種裝定方式。若裝定瞬發(fā),碰目標時,引信瞬發(fā)觸發(fā)機構中的擊針受目標反力壓垮支筒,戳擊M24雷管,雷管爆炸產物通過中心傳火道引爆引信輸出端水平轉子中的雷管,接著引爆導爆藥和傳爆藥。裝定延期時,隔離桿塞住中心傳火道,引信頭部瞬發(fā)觸發(fā)機構中的擊針雖然仍受目標反力壓垮支筒戳擊M24雷管,但此時雷管的爆炸產物已不能通過中心傳火道下傳。而同時活機體前沖撞擊延期擊針,M54火帽發(fā)火,點燃延期藥,在延期藥燃燒完畢時,M7接力管作用,引爆引信輸出端水平轉子中的雷管,繼而引爆導爆藥和傳爆藥[8]。

        M51A5引信傳爆序列與M48A3引信的相同,M557引信、M572引信和M739引信傳爆序列與M48A3引信傳爆序列相似,只是爆炸元件有所不同。表3列出了M739系列引信的傳爆序列構成。表4列出了M739系列引信爆炸元件性能參數(shù)。

        表3 M739系列引信傳爆序列構成Tab. 3 The structure of explosive train of M739 series fuze

        從M739引信開始,引信瞬發(fā)傳爆序列中M99雷管代替了M24雷管。M99雷管與M24雷管尺寸相同,前者起爆藥藥量減少了5 mg,針刺藥裝藥壓力是M24雷管的2倍,起爆藥裝藥壓力比M24雷管大18.3 MPa。M99雷管的針刺藥為NOL 130,比M24雷管中的AN#6針刺藥感度高,發(fā)火能量散布小,可靠性高。對比表4中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M99雷管比M24雷管感度提高了7倍。

        M55雷管代替了M17雷管,M55雷管尺寸比M17雷管小,起爆藥藥量為M17雷管的1/5,猛炸藥藥量為M17雷管的1/4,因而有利于引信隔爆安全性。M55雷管感度比M17雷管高。M55雷管是針刺感度最高的雷管之一[14]。

        M21A4傳爆部件中導爆藥和傳爆藥分別為210 mg特屈兒和22.03 g特屈兒。特屈兒威力為125%梯恩梯當量,猛度為116%梯恩梯當量。M51A5引信炸藥凈重為22.948 g。1971年前,M557引信配用的M125A1傳爆部件中導爆藥和傳爆藥分別為244 mg特屈兒和23.26 g特屈兒,M557引信炸藥凈重為24.214 g;1972年到1974年,導爆藥和傳爆藥均由A-5取代了特屈兒,,裝藥密度為1.5~1.7 g/cm3,藥量無變化;1974年以后,導爆藥由CH-6取代了A-5,傳爆藥仍為A-5,導爆藥和傳爆藥的藥量及裝藥密度均無變化[8]。CH-6和A-5威力約為145%梯恩梯當量,CH-6猛度約為135%梯恩梯當量,A-5猛度約為140%梯恩梯當量。與M51A5引信中的特屈兒相比,M557引信的CH-6導爆藥和A-5傳爆藥都增加了藥量,輸出威力更大[15-16]。

        表4 M739系列引信爆炸元件性能參數(shù)[13]Tab. 4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M739 series fuze explosive components[13]

        A-5和CH-6的主要成分均為黑索今。黑索今的爆速為8.1~8.3 km/s,比特屈兒的大,引爆后輸出能量更大。特屈兒因有毒性而被淘汰。CH-6耐高溫性能較好,比較適合自動壓藥。A-5成型性能差,壓制藥柱易碎裂,一般適用于壓在殼體內使用。但價格是CH-6的1/2,威力與CH-6相當,多用于引信傳爆藥,不宜在直徑2.5 mm以下導爆管中使用[17-20]。

        M739引信的導爆管為PA 508,裝藥主要為A-5 Ⅵ型炸藥,壓藥成型性更好,藥量為0.168 g,壓藥壓力112.5 MPa。傳爆藥為A-5 Ⅵ型炸藥,裝藥密度1.62±0.07 g/cm3,藥量21.58 g,M739引信火炸藥凈重22.078 g。M739引信導爆藥藥量比M557引信導爆藥藥量減少了76 mg,其導爆藥壓藥壓力比M557引信的增大了42.2 MPa,傳爆藥藥量減少1.68 g,而傳爆藥平均裝藥密度比M557引信的大。

        從上述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爆炸元件的發(fā)展及使用可看出,針刺雷管的全發(fā)火能量逐漸降低,感度逐漸提高。從M51A5引信到M557引信,引信裝藥量增加,發(fā)展到M739引信時,引信裝藥量有所減少,裝藥平均密度比M557引信的大。

        2.2.2西班牙M572系列引信

        與上世紀60年代美M572引信配用的M125A1傳爆部件相比,西班牙M572C1和M572G1引信的傳爆部件M125C1導爆藥和傳爆藥均為A-5,取代了特屈兒,導爆藥藥量無變化,傳爆藥藥量減少0.56 g[11]。M125C1導、傳爆藥裝藥的梯恩梯等效當量大于M125A1的。M572C1和M572G1的其他爆炸元件以及其瞬發(fā)傳爆序列和延期傳爆序列均與美M572引信的相同。

        西班牙引進美M739引信后,將導爆藥藥量增加了4 mg[11],傳爆藥藥量無變化。

        2.3 發(fā)火機構

        2.3.1瞬發(fā)觸發(fā)機構

        M739系列引信瞬發(fā)觸發(fā)機構結構相同,均由防潮膜、擊針、雷管和支筒組成,結構如圖10所示。平時擊針被支筒固定不能運動,作為剛性保險件的支筒,用來保證勤務處理、發(fā)射及彈道安全。

        如圖7和圖9所示,該瞬發(fā)觸發(fā)機構裝于引信頭部,其上設有防雨機構。碰目標時,目標區(qū)泥土侵入并經過防雨機構,作用于支筒,支筒受目標反力壓垮,擊針戳擊M24(或M99)雷管發(fā)火。機構中沒有運動件,對于不同口徑、不同初速的彈丸,只要保證在配用彈丸的最大后坐過載作用下,支筒不被壓垮就可以實現(xiàn)引信通用性。因而這一結構既可以用于高速彈,也可以用于低速彈,彈丸轉速對支筒屈曲特性影響很小,基本上不影響瞬發(fā)度和靈敏度[6]。西方國家中大口徑榴彈觸發(fā)引信一直使用擊針-支筒這一經典結構。

        2.3.2慣性觸發(fā)機構

        M739引信慣性觸發(fā)機構由活擊體、活擊體簧、擊針和M54火帽等零部件構成。

        平時,擊針固定在襯套頂端,活機體被離心子阻擋不能運動,活機體中的火帽與擊針不會相碰。發(fā)射后,離心子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飛開,同時離心鎖瓣也受離心力作用運動至水平位置,阻止轉速降低時離心子恢復原位,這時活機體被釋放。

        碰目標時,若引信延期裝定,阻火桿阻擋了瞬發(fā)觸發(fā)機構產生的能量,與此同時,延期機構中的活機體克服彈簧抗力前沖,活機體中的M54火帽撞擊擊針發(fā)火。

        M739A1引信的慣性觸發(fā)機構由擊針、擊針簧、活機體、鋼球、套筒、離心子、M55針刺雷管等零部件構成,如圖11所示。與M739引信不同的是擊針為運動件,平時擊針被鋼球和套筒固定,鋼球又被帶有套管簧的套管固定,不能彈開。另外兩個被活機體固定的鋼球擋住套管,阻止套管往下移動?;顧C體受離心子的阻擋不能運動。

        引信以延期裝定碰擊目標時,活機體克服彈簧抗力前沖,釋放兩個鎖定滑套的鋼球,從而釋放滑套,這時滑套由于受到前沖力的作用不能向后移動,擊針仍被鎖定。當彈丸減加速度降至300 g以下時,滑套在滑套簧的作用下后移,釋放兩個鎖定擊針的鋼球,從而釋放擊針,擊針在擊針簧的作用下前沖戳擊雷管發(fā)火[8]。

        引信延期裝定時,配用于不同口徑火炮射擊地面,可在小落角(3°)的擦地狀態(tài)下作用[21]。文獻[22]介紹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射擊101.6 mm、114.3 mm和152.4 mm厚的膠合板,部分引信穿過膠合板在靶后0.9~1.5 m處發(fā)火或撞擊地面發(fā)火。12 m高度跌落測試中此機構可保證勤務處理安全,1.5 m高度非頭向下跌落后引信能可靠作用。趙河明等人[9]在不考慮環(huán)境載荷和零件材料性能變化情況下對此機構進行了仿真,仿真10 000次,機構失效率1.6‰,其中擊針戳擊雷管過程失效次數(shù)最多。

        這種自調慣性延期觸發(fā)機構對目標厚度和材質敏感,可以測量目標厚度,引信碰撞后感覺到卸載就作用,可在侵入目標后引爆彈丸,實現(xiàn)最佳炸點控制。引信碰撞強硬目標后,此機構結構可能會發(fā)生破壞從而影響起爆可靠性或者活擊體反彈和翹起導致引信變成瞬發(fā)作用。為防止活擊體反彈,可將能量吸收材料放置在活擊體前面[21]。

        2.4 隔爆機構

        M48A3系列引信配用M20傳爆部件,其中的隔爆機構由水平轉子、雷管、離心子、離心銷、后坐銷、彈簧等零部件構成。M20傳爆部件如圖12所示。其保險由后坐銷和離心子實現(xiàn),而離心銷用于解除保險后的反恢復。M21A4傳爆部件與M20傳爆部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M21A4傳爆部件中后坐銷尾部為鉗形,具有類似球鉸功能[23]。

        M125A1傳爆部件中的隔爆機構由水平轉子、雷管、離心爪、中心輪片、扭力簧、閉鎖銷、擒縱輪等零部件構成。平時中心輪片被離心爪卡住,扭力簧抵住離心爪,中心輪片與水平轉子鉚接在一起,水平轉子不能運動。引信發(fā)射后,離心爪克服扭力簧抗力轉動,從而釋放水平轉子,水平轉子受離心力作用開始轉動。水平轉子轉正后,閉鎖銷在彈簧作用下上升鎖住水平轉子,此時引信解除保險。由于受齒輪系和擒縱機構的限制,水平轉子的轉動速度緩慢,因而轉正時間得以延長。

        M739引信的隔爆機構仍采用水平轉子,但是相對于M125A1傳爆部件增加了一個后坐銷,水平轉子同時被離心爪和后坐銷鎖住[1]。只有在后坐力和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水平轉子才會被完全釋放。水平轉子的轉正速度由擒縱機構控制,實現(xiàn)延期解除保險。

        2.5 保險機構

        從M48A3引信到現(xiàn)今的M739A1引信,瞬發(fā)觸發(fā)機構的保險一直采用剛性保險件-支筒。震動環(huán)境、跌落環(huán)境、發(fā)射環(huán)境和觸碰目標環(huán)境下支筒的動態(tài)特性不同,跌落過載不超過47 000g、發(fā)射過載不超過38 000g時,支筒就不會發(fā)生屈曲,屬于彈性變形階段,因而擊針不能碰擊火帽,引信處于安全狀態(tài)[6]。采用支筒保險的引信,瞬發(fā)度高,保險和觸發(fā)的可靠性也都很高。

        慣性觸發(fā)機構采用離心保險機構,由離心子、離心子簧和離心鎖瓣組成。平時離心子在離心子簧的作用下抵住活機體,活機體不能上、下移動。引信發(fā)射出炮口后,離心子受離心力作用飛開,傾斜配置的離心子受后坐力影響其開始運動的時刻得到推遲。離心子運動到位后,離心鎖瓣轉動并將離心子鎖住,防止離心子復位。

        隔爆機構的保險機構變化最多。M20傳爆部件和M21A4傳爆部件中的水平轉子平時被離心子鎖住,離心子受到彈簧力作用與后坐銷的阻擋不能運動。發(fā)射時,后坐力使后坐銷下移,彈丸運動至炮口附近時,離心子飛開,水平轉子解除保險。M125A1傳爆部件的保險機構由離心爪、扭力簧、中心輪片構成。平時,離心爪在扭力簧作用下卡住中心輪片,中心輪片與水平轉子固連,水平轉子不能轉動。當離心爪受到的離心力大于扭力簧的抗力時,離心爪開始轉動,釋放水平轉子,引信解除保險。M739/M739A1引信中水平轉子不僅采用離心爪保險,還增加了一個后坐銷保險機構。當引信后坐過載小于30g、旋轉速度低于18 rps時,后坐銷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能復位,這對后坐銷在孔內的靈活性要求很高。文獻[22]介紹后坐銷通過了1.5 m和12 m跌落測試,且能復位。我國引進M739引信在試制期間,曾出現(xiàn)后坐銷未能可靠復位的情況,原因是試制初期加工質量和裝配質量不高,通過加大后坐保險簧抗力和增大后坐銷質量可解決此問題[3]。

        2.6 延期解除保險機構

        M48A3引信和M51A5引信無延期解除保險機構,只有0.2 m的炮口保險距離,在安全距離內可能會發(fā)生炮口炸。

        為了提高引信的炮口安全性和彈道起始段內的安全性,M557引信、M572引信和M739引信均增設了延期解除保險機構,增長了延期解除保險距離,分別達到了42~120 m、66 m和39~126 m[8]。延期解除保險機構采用的都是無返回力矩擒縱調速器。

        無返回力矩調速器機構結構簡約,長期貯存性比火藥原理好,但時間精度也不高,系統(tǒng)摩擦系數(shù)對延期解除保險距離影響較大。潤滑劑采用330聚四氟乙烯干潤滑劑、摩擦系數(shù)為0.1時,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理論值與試驗值較為一致[24]。調速器中零件的裝配誤差和引信出炮口后發(fā)生的軸向振動和搖擺現(xiàn)象,會使調速器不能可靠起動或不能正常轉動[25]。據(jù)文獻[26],由于擒縱輪動作存在沖擊特性,故在引信轉速為17 000 r/s和30 000 r/s情況下,卡瓦壽命分別只有4~5個周期和2~3個周期。為了延長壽命,可在平衡擺和擒縱輪齒表面鍍鎳。配用于M41式90 mm口徑火炮時,轉速為19 500 r/s,無返回力矩擒縱調速器結構也曾出現(xiàn)過類似破壞[26]。

        2.7 延期機構

        從M48A3系列引信到M739引信的延期機構采用的都是火藥原理,由延期擊針、M54火帽、延期藥柱和M7接力管組成。碰目標后,火帽撞擊擊針,引燃延期藥柱,通過延期藥的燃燒來延遲時間。

        M739引信配用M2延期組合件,延期時間為30~70 ms[27]。延期藥為硼系延期藥(鉻酸鋇83%,硼顆粒16%和乙酸乙烯醇1%),燃速為4.2 cm/s。硼系延期藥有耐高低溫、精度高和耐長期儲存等特性,延期精度可達到±5%[15]。硼的含量越高,燃速越快,延期時間越短。文獻[28]中指出當硼含量在15%左右時,燃速最快,延期藥具有最佳的延期精度。M2標準延期元件本身就是一個密封單元,有利于改善長期貯存性。當需要改變延遲時間時,可更換標準延期件。

        2.8 裝定機構

        從M48A3引信到M572引信,裝定機構采用的都是阻火桿式裝定機構,由滑柱、螺圈、彈簧圈、滑柱簧、調節(jié)栓和簧座構成[29],如圖13所示。轉動調節(jié)栓通過雷管傳火通道的阻塞和打開,實現(xiàn)瞬發(fā)和延期裝定。調節(jié)栓結構不對稱,工藝性稍差。表3中引信出炮口后的轉速最小為33 r/s,滑柱能可靠打開傳火通道。若裝定瞬發(fā),發(fā)射時,滑柱受離心力飛開,傳火通道打開,引信碰目標時瞬發(fā)作用。瞬發(fā)機構意外發(fā)火時,該機構起膛內隔爆的作用。裝定延期時,轉動調節(jié)栓90°,滑柱受調節(jié)栓阻擋不能飛開,并且隔斷了傳火通道,引信碰目標時慣性發(fā)火機構作用。

        M739/M739A1引信的裝定機構與M557引信的相似。差異是M739引信裝定機構中的調節(jié)栓內孔不偏心,而且徑向開有槽和通孔,如圖14所示。改進后的裝定機構裝定更加方便,可靠性更高,調節(jié)栓的工藝性好。引信瞬發(fā)裝定發(fā)射時,滑柱在離心力作用下飛開,調節(jié)栓上的槽和孔與傳火孔對正,碰目標時瞬發(fā)作用。若裝定延期,調節(jié)栓旋轉90°,發(fā)射時,滑柱同樣可以飛開,但由于調節(jié)栓徑向孔與傳火通道錯開90°,關閉了傳火通道,故碰目標時只保證慣性發(fā)火機構起作用。

        2.9 反恢復機構

        M48A3引信和M51A5引信的水平轉子轉正后,位于水平轉子中的徑向離心銷和爬行銷卡入傳爆部件的缺口內,爬行銷受爬行力抵住離心銷,使離心銷不能退回,如圖15所示。離心子無反恢復機構,引信碰擊目標時的轉速低,彈道末端離心子有可能會被離心子簧重新頂回而使引信瞎火。為了防止這類瞎火,對離心子設有反恢復機構。

        M557、M572、M739和M739A1引信的離心保險機構中增加了離心鎖瓣,可阻止離心子返回,而水平轉子的反恢復機構采用的是閉鎖銷。水平轉子轉正后,閉鎖銷受彈簧作用,插入水平轉子孔內,水平轉子被鎖在待發(fā)位置上。

        2.10 防雨裝置

        大雨或暴雨引發(fā)的引信早炸早已被發(fā)現(xiàn)。彈藥初速越大,早炸的幾率也越大。只不過考慮到防雨裝置如果設計不成功可能會影響引信的靈敏度,因而仍有不少引信并沒有因此而改變設計從而兼具防雨和觸發(fā)靈敏度要求。

        M739引信增加了由雨帽、柵桿(5根)和柵桿座構成的防雨裝置,如圖16所示。這種防雨裝置通過防雨柵的高速旋轉,將雨滴打碎,被打碎的雨水在柵桿座底部受離心力作用從排水孔排出,雨滴碰擊力在引信中的傳遞過程為柵桿、柵桿座、引信體。大雨滴破碎后形成的小水滴動量小于觸發(fā)機構發(fā)火所需動量,因而引信在大雨或暴雨氣候條件下不能發(fā)火。文獻[30]介紹M739引信可防直徑4 mm的雨滴。

        實驗表明,柵桿受雨滴的沖擊力與雨滴直徑的立方成正比,與彈丸速度也成正比[31-32],還需要考慮雨滴連續(xù)碰擊的累積效應。雨滴對引信頭部瞬發(fā)觸發(fā)機構中的擊針等零件的沖擊力會很大。如果沒有防雨裝置,擊針可能會壓垮支筒,戳擊雷管發(fā)火。因此防雨裝置的作用主要是使雨滴破碎同時減小其動量。

        2.11 總體結構布局

        美國陸軍對75 mm以上口徑的中大口徑炮彈彈頭引信的外形和質量進行了統(tǒng)一,制定了軍用標準MIL-STD-333。按此規(guī)定新設計的引信能配用于現(xiàn)有彈丸,彈丸原有的內外彈道參數(shù)改變不大,可用原有射表射擊[1]。

        M48A3引信無傳爆部件,因而總長比其他引信小很多;M739系列引信的外形無太大變化,引信頭部形狀均為截錐形;M572引信和DM241引信風帽內添加了環(huán)氧樹脂,質量加大;M739引信體采用整體結構,由高強度鋁合金制作,但質量比M557系列引信輕很多[27];除M48A3引信外,與彈連接螺紋均為2-12UNS-2A,即所謂的“大口螺”,且旋入彈丸深度相同,從而便于觸發(fā)引信、時間引信和近炸引信互換使用。從表5看美、德、西班牙等國引信在外形尺寸和質量上還是存在一些細微差異的。

        2.12 密封與包裝

        引信常用密封方式有輥口連接密封和螺紋連接部位密封,常用螺紋連接密封。M48A3、M51A5、M557、M572引信沒有防雨裝置,因而在引信頭部采用蓋片輥口結構。M739和M739A1引信頭部有防雨裝置,由雨帽保證平時密封。M557引信體與傳爆部件、M739引信體與傳爆管殼的連接和密封都采用螺紋。由于引信中的爆炸元件本身是密封的,所以美軍并不強調引信的整體密封[33]。

        M739系列引信的運輸?shù)燃墳锳級(海外運輸)。圖17所示的是A級海外運輸?shù)牡湫桶b[21]。單個引信放置在高性能、輕質化的塑料桶內,上、下都帶蜂窩狀支撐的8發(fā)炮彈引信放在一個金屬箱中,鐵絲捆綁的木條箱內裝2個金屬箱,金屬箱用橡膠圈防潮密封,木條箱重25.1 kg,尺寸為365.6 mm×320 mm×227 mm。這種包裝能夠吸收震動和沖擊,同時也可防止引信相互殉爆。在包裝方面防止彈藥殉爆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包裝擋板。常用的包裝擋板分為機械擋板、熱擋板和沖擊波擋板。機械擋板使槍彈、破片減速或偏轉而降低機械沖擊對彈藥的影響;熱擋板采用阻燃劑、泡沸油漆等材料,降低傳入彈藥的熱量;沖擊波擋板采用陶瓷、鋁泡沫等材料,大量吸收沖擊波能量或降低透射的沖擊波壓力峰值[34-35]。

        表5 M739系列引信外形尺寸等結構諸元Tab.5 Structure data of M739 series fuze

        3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通用性與綜合性能發(fā)展歷程

        3.1 引信通用性

        M739系列引信外形和傳爆部件可通用于口徑105~203 mm的中大口徑線膛火炮榴彈彈頭,并與該平臺適配的時間引信、近炸引信具有互換性[36]。表6列出了不同類型的大口徑炮彈引信外形尺寸參數(shù)。表7列出了M739系列引信的適配火炮和彈藥。

        從表6可看出,觸發(fā)引信、時間引信和近炸引信的外形尺寸基本相同,引信與彈連接螺紋均為2″-12UNS-1A。MIL-STD-333B標準推薦口徑75 mm以上的彈丸引信頭部截圓直徑為13.716~13.97 mm。文獻[1]據(jù)MIL-STD-333披露美軍75 mm以上口徑配用傳爆部件的引信標準質量為680.39~725.75 g,但MIL-STD-333B中未見有此規(guī)定,并且從表6看目前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引信質量均未能滿足此要求。

        不同類型引信之間也可互換內部模塊。如M739引信的瞬發(fā)觸發(fā)機構、裝定機構和傳爆部件也適用于M520A1機械時間/瞬發(fā)引信;M564引信、M732近炸引信和EP 101近炸引信的傳爆部件分別為M125A1(T23或者E3)、M125(E3)和M125C1,由此可見不同種類引信的傳爆部件可通用。

        爆炸元件作為獨立部件,其通用化、系列化程度較高。美軍標MIL-STD-320A規(guī)定了敏感爆炸元件設計的直徑尺寸系列和高度尺寸系列。美軍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針刺雷管只使用了Ф3.68 mm、Ф4.87 mm和Ф6.1 mm 3種直徑尺寸系列[13]。表4列出的爆炸元件可以用于多種引信。如M55雷管可通用于機械時間引信M582、電子時間引信M587、M724和近炸引信M732等17種引信[37];M2延期組合件可通用于機械觸發(fā)引信M51A5、M739和延期引信M78A1。爆炸元件的標準化便于大規(guī)模生產,降低成本,同時還可提高質量穩(wěn)定性。

        表6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不同類型引信外形尺寸等結構諸元Tab.6 Structure data of different types of fuze of high explosive projectiles of large caliber gun in western countries

        表7 西方國家大口徑火炮榴彈引信適配武器與彈藥[11,27]Tab.7 Adaptive weapons and ammunitions for fuze of high explosive projectiles of large caliber gun in western countries

        3.2 各型號引信性能

        傳爆部件是引信的重要功能部件,包括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導爆管(藥)和傳爆管(藥)。從無傳爆部件的M48A3引信到M21A4傳爆部件配用于M51A5引信,再到使用含有鐘表機構的M125A1作為M557和M572引信的傳爆部件,最后發(fā)展為M739和M739A1中獨立的模塊,其中引信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的發(fā)展讓引信的延期解除保險能力等安全性越來越高[38-42]。如表8所列,延期解除保險距離由M48A3引信的0.2 m提高到M557引信的42~120 m,再到M739引信的39~126 m。同時保險機構的解除保險閾值變小。后坐保險機構解除保險閾值從1 000g降到40g,離心保險機構解除保險閾值從34 r/s降到28 r/s。

        采用低后坐應力保險的優(yōu)點是引信解除保險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強,但對引信的勤務處理安全性影響很大,引信跌落時的后坐過載遠超過40g,后坐銷后坐,若不能可靠復位,就將釋放水平轉子,形成安全性隱患。因此低后坐應力保險對后坐銷的復位要求很高,美軍引信零件加工質量高,采用自動裝配,可能問題不大。若提高后坐過載保險閾值,則引信通用性會降低,并且引信發(fā)射后,后坐銷的提前復位會影響水平轉子的轉正,且縮短了離心爪解除保險時間,會導致引信不能可靠解除保險[3,43]。文獻[44]介紹了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中阻尼式后坐銷的運動特性。其中在分析引信裝填安全性時,假設彈藥跌落于斜面時作純滾動、彈丸轉動慣量等同于實心圓柱體轉動慣量、靜摩擦系數(shù)為0.8和離心保險機構解除保險閾值為18 r/s。在分析引信作用可靠性時,運用(Continuous System Modeling Program,CSMP)和Fortran IV對引信在內彈道和外彈道所受環(huán)境進行計算機模擬。阻尼式后坐銷延遲時間大于0.7 s時,引信作用可靠性最高;延遲時間在0.08~0.13 s時,引信安全性最高。因此后坐銷延遲復位時間需在引信作用可靠性和安全性之間綜合考慮。此機構在后坐過載300g試驗環(huán)境下,可靠度達到0.9957,若繼續(xù)降低該機構后坐過載響應值至30g,則此機構可應用于M739引信安全和解除保險裝置中[44]。

        表8 不同型號引信性能[8,11]Tab.8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fuze

        引信的觸發(fā)靈敏度也隨著引信的型號發(fā)展而有所降低,由M48A3、M51A5、M557和M572引信的觸碰25.4 mm木板可靠發(fā)火,到M739、M739A1引信的300 m/s進入沙石地可靠發(fā)火。文獻[45]介紹M739引信用于攻擊硬目標和軟目標時,頭部觸發(fā)機構發(fā)火原理不同。攻擊軟目標時,防雨裝置剪切目標介質,目標介質或其破片通過防雨柵桿之間的間隙或剪切防雨柵桿作用于擊針。引信的靈敏度會因為頭部防雨裝置而有所降低[46]。

        4 分析和討論

        1) M99針刺雷管感度是M24針刺雷管感度的7倍,因而有利于提高引信觸發(fā)靈敏度。M99針刺雷管起爆藥裝藥壓力比M24針刺雷管大18.3 MPa,雷管輸出威力略有提高。M55雷管感度高于M17雷管,體積為M17雷管體積的2/13,輸出威力比M17雷管略小,M55雷管中19 mg黑索今能可靠引爆導爆藥,因而有利于引信隔爆安全性。

        2) CH-6傳爆藥適合自動壓藥,威力與A-5傳爆藥威力相當,約為145%梯恩梯當量。A-5傳爆藥工藝性稍差,多用于導爆管裝藥,且導爆管直徑應大于2.5 mm,成本為CH-6傳爆藥的1/2。M739引信中A-5傳爆藥藥量與29.46 g梯恩梯威力相當,能可靠引爆彈丸內炸藥裝藥。

        3) 美國M739引信后坐保險機構解除保險的最小后坐過載為40g,離心保險機構解除保險的最低轉速為33 r/s,引信配用于不同彈藥發(fā)射最大可承受后坐過載為30 000g,最大可承受轉速為500 r/s,初速范圍300~1 000 m/s。

        4) 美軍引信文獻中介紹M739引信后坐過載達到40g就解除保險,30g不解除保險。但M739引信在實際測試中曾出現(xiàn)過30g就解除保險的情況。采用低后坐應力水平保險的好處是引信作用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強。高后坐應力水平保險將縮短后坐銷解除保險的時間,使離心爪解除保險時間變短,進而影響引信可靠解除保險,并降低通用性。為避免勤務處理中引信受到沖擊導致后坐銷動作不復位的情況,可適當加大后坐銷質量和提高后坐保險簧抗力[43]。

        5) M739引信配用106.7 mm口徑線膛迫擊炮彈時,彈丸以著角45°、速度137 m/s對水面目標能可靠發(fā)火;配用106.7 mm口徑線膛迫擊炮彈和105 mm口徑榴彈時,分別以速度162 m/s和204 m/s、著角0°碰擊31.75 mm厚膠合板能可靠發(fā)火;配用175 mm口徑加農炮彈時,以速度914 m/s和著角0°碰擊6.35 mm厚膠木板能可靠發(fā)火[27]。M739引信可在小落角(3°)的擦地狀態(tài)下作用。M739系列引信瞬發(fā)度為170 μs,頭部安裝防雨裝置的M739/M739A1引信可防直徑4 mm雨滴,碰擊軟目標時,瞬發(fā)度會略有降低。

        6) 為提高M739引信中無返回力矩擒縱機構的起動可靠性和水平轉子轉正可靠性,使M739引信旋轉軸線、平衡擺軸線和擒縱輪軸線的相對位置按近似等腰三角形布置,優(yōu)先考慮密度較小的平衡擺材料,減小平衡擺軸線與擒縱輪軸線的中心距誤差均可提高其起動可靠性[25]。引信水平轉子的軸線、質心回轉半徑和質心初始運動位置相對于引信旋轉軸線的布置對驅動力矩的影響較大,通過仿真分析可得出水平轉子質心回轉半徑和初始相對位置的最優(yōu)解,從而提高水平轉子轉正可靠性[47]。

        7) 機械自調延期機構可識別目標強度和厚度進行炸點控制,但自調延期機構對零件的加工質量和裝配精度要求較高,M739A1引信在測試中曾遇到機械自調延期機構發(fā)火不可靠問題?;顡趔w邊緣倒圓角并提高表面加工質量和裝配精度可解決活擊體運動受阻問題。在高過載條件下,離心鎖瓣零部件之間的點焊連接會導致結構破壞。為提高此機構發(fā)火可靠性和降低零件成本,活擊體材料已由鋅合金壓鑄取代黃銅機械加工,擊針座材料已由鋁合金機械加工改為鋅合金壓鑄[22]。引信與硬目標碰撞后,為了防止自調延期機構中的活擊體反彈影響發(fā)火可靠性,可將能量吸收材料放置在活擊體前面[21]。

        8) 硼系延期藥成分配比為鉻酸鋇83%、硼粉13%和乙酸乙烯醇1%時燃速最快,延期精度為±5%,此時延期藥具有最佳延期精度。

        9) 表6中M739系列引信的質量范圍為639.6~1 043.3 g,其中M739/M739A1引信質量比美軍規(guī)定的75 mm以上口徑彈丸引信質量680.39~725.75 g稍輕。M739/M739A1引信頭部凹槽深度為19.05 mm,柵桿座底部泄水孔直徑為Φ3.175 mm[48]或Φ3.43 mm[49]。柵桿式防雨裝置結構參數(shù)具體包括頭帽材料為0.28 mm厚的鍍鉻鋼帶08A1-Ⅱ-BM-TR-P;防雨柵桿座直徑為Φ17.5 mm[48]或Φ12.7 mm[49],材料為鋼帶08A1-TR;柵桿材料為不銹鋼絲Y1Cr13,直徑為1.7 mm。

        10) M739引信配用于106.7 mm口徑線膛迫擊炮彈時,炮彈仍采用炮口裝填[2]。發(fā)射時,彈丸尾部結構與身管膛線的緊密配合可保證引信能可靠解除保險。

        11) 美國在M739A1引信之后發(fā)展了M739A2引信[21],但目前未見有文獻介紹兩者之間的結構和性能區(qū)別,從目前所能見到的M739A2引信結構圖中也看不出其結構相對于M739A1的改變。

        12) 無防雨裝置的引信在大雨情況下發(fā)射會發(fā)生彈道炸。但目前檢索1950年~2017年美國政府報告文摘題錄(NTIS)數(shù)據(jù)庫、美國國防技術情報中心(DTIC)數(shù)據(jù)庫、工程索引(EI)數(shù)據(jù)庫、美國政府報告通報及索引(GRA & I)數(shù)據(jù)庫、CALIS外文期刊網數(shù)據(jù)庫,未見有文獻披露M739系列引信膛炸、搬運炸和彈道炸的事故信息。

        13) 北約各國的大口徑火炮榴彈彈頭機械觸發(fā)引信可互換使用[10]。其中英國L85A2引信和L112A1引信分別與美國M557引信和M572引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前者使用L7A2傳爆部件,延期時間由0.05 s減至0.02~0.03 s。荷蘭M557引信和M557C1引信的結構、原理、性能和安全性要求分別與美國M557引信和M557C1引信相同。比利時和法國引進美國M557引信后,未對引信結構和性能作改變。

        參考文獻:

        [1]馬寶華. 引信構造與作用[M]. 北京: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1984.

        [2]Leland S Ness, Anthony G Williams. IHS Jane’s Weapons: Ammunition[M]. Bra: IHS Global, 2013-2014.

        [3]井會鎖, 施坤林. 對M739引信低后坐過載保險機構設計思想的認識[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94,16(1):39-44.

        [4]薛尚志. M739引信結構與性能簡介[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86,8(2):63-65.

        [5]許哨子, 林桂卿. 美蘇引信設計思想分析[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85(5):53-61.

        [6]張金鵬, 王雨時, 李作華,等. 基于仿真的動態(tài)載荷下圓柱支筒屈曲特性[J].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16, 38(2):37-42.

        [7]Edwin B Entin.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Safing and Arming System for PD Fuze M572E2[R]. US: PA-TR-4842. AD-B012378. 1976.

        [8]MIL-HDBK-145C. Military Handbook Fuze Catalog[M]. USA: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0.

        [9]趙河明, 周春桂, 許愛國,等. 引信自調延期機構可靠性仿真技術研究[J].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07, 27(4):150-152.

        [10]William J. Pryor. Safety and Interoperability Agreements on Bilateral Use of Artillery, Tank, and Mortar Ammunition during Training - Germany,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the Netherlands, Belgium,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R]. US: ARLCD-SP-79003 AD-A077285, 1979.

        [11]AOP-8. NATO Fuze Characteristics Data[M]. NATO: Allied Ordnance Publication, 2003

        [12]王凱民, 于憲峰, 史玉彬,等. 引信傳爆序列長通道沖擊起爆研究[J].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8, 30(6):69-73.

        [13]MIL-HDBK-777. Fuze Catalog Procurement Standard and Development Fuze Explosive Components[M]. USA: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85.

        [14]王雨時. 從系統(tǒng)總體看現(xiàn)代引信爆炸元件的設計問題[J]. 火工品, 2003(2):16-18.

        [15]李永慶. A炸藥的性能和制造工藝[J]. 火炸藥, 1989(2):36-37+35

        [16]韋愛勇. 單質與混合火工藥劑[M].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4.

        [17]徐振相, 秦志春, 王成,等. 國內外傳爆藥的發(fā)展概況[J]. 火工品, 1995(3):29-32.

        [18]孫國祥, 戴蓉蘭, 陳魯英,等. 國內外傳爆藥的發(fā)展概況—— 傳爆藥的品種發(fā)展[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95,17(1):56-63.

        [19]王雨時, 王爾林, 何瑩臺. 現(xiàn)代引信導、傳爆藥的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94,16(3):33-41.

        [20]Robert Ritchie.Improving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Leads Loaded with Composition A-5[R]. US: ARLCD-TR-84004. AD- A140430. 1984.

        [21]MIL-HDBK-757(AR).Military Handbook·Fuzes[M]. US: US Army Materiel Command, 1994.

        [22]Thomas G.Development Program of Dual Mode Impact Delay Module for Artillery Fuzes[R]. US: DAAK10-78-C-0269. AD-A105905. 1979.

        [23]210所, 華東工程學院203教研室合編.外軍引信手冊(第一冊)[M]. 北京: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1976.

        [24]Lowen G G, Tepper F R.Computer Simulation of Artillery S&A Mechanism (Involute Gear Train and Straight-Sided Verge Runaway Escapement)[R]. US: ARLCD-TR-82013. AD-A123341. 1982.

        [25]尚雅玲, 馬寶華. 引信用無返回力矩擒縱機構起動特性研究[J].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4, 26(3):46-49.

        [26]Louis P. Farace.A Gearless Safe and Arming Device for Artillery Firing (Program Summary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R]. US: FA-TR-75087. AD-A041298. 1975.

        [27]貝靜芬主編. 世界彈藥手冊[M]. 北京: 兵器工業(yè)出版社, 1990.

        [28]車吉成. 硼系延期藥的反應性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學, 2007.

        [29]張合, 李豪杰. 引信機構學[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4.

        [30]John K. Domen.Feasibility of Standardized Rain Testing For Fuzes[P]. US: AD-A110513. 1981.

        [31]張德智, 王雨時, 曹純柱. 國外觸發(fā)引信防雨裝置研究和防雨性能現(xiàn)狀[J]. 沈陽理工大學學報, 1989(2):62-73.

        [32]黃曉毛, 程翔. M739引信防雨桿受雨滴沖擊作用力實驗研究[J]. 彈道學報, 1999(4):70-73.

        [33]方維盛, 李繼澤, 孔慶堂. 蘇美中大口徑榴彈機械著發(fā)引信設計思想分析與對比[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85,7(3):33-42.

        [34]殷瑱, 王雨時, 聞泉,等. 不敏感引信及其引信技術發(fā)展綜述[J].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17,39(3):1-11.

        [35]錢立新,梁斌,牛公杰. 不敏感彈藥安全要求及設計技術[C]//2014年含能材料與鈍感彈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成都: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兵工學會爆炸與安全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4: 126-130.

        [36]李世中, 宋壽鵬, 彭長清. 引信模塊化設計原則探討[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95,17(3):28-35.

        [37]王路大. 美國引信火工品發(fā)展的狀況及趨勢[J]. 國防技術基礎, 1991(6):38-43.

        [38]Hans Kaiser. Safety Device for Fuzes of Spinning Projectiles[P]. US: 4464991. 1984.

        [39]Wolfgang Schillinger, Andreas Halssig, Wolfgang Zehnder. Fuze for Low-spin or Non-spin Projectiles[P]. US: 4876960. 1989.

        [40]Walter Winterhalter, Herbert Hoeni. Safety Device for Shell Detonator with Modified Rotor and Safety Pin[P]. DE: 4420881,1994.

        [41]Andreas Schellhorn, Frank Martin Kienzler, Martin Leonhardt. Safety and Arming Unit for A Projectile[P]. US: 8161878,2012.

        [42]Guenter Westphal, Markus kopf. Fuze for A Projectile[P]. US: 8342093,2013.

        [43]王網保. 對M739A1引信后坐低過載保險的看法[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93,15(1):54-55.

        [44]H. H.Furuike. Study of Damped Set-Back Pins for S and A Mechanisms[R]. US: DAAA21-75-C-0179. AD-A033786. 1976.

        [45]劉猛, 段志強, 王宏偉,等. M739引信頭部觸發(fā)機構發(fā)火模式與判別方法研究[J]. 軍械工程學院學報, 2010, 22(4):31-33.

        [46]王雨時, 張德智, 曹純柱. 觸發(fā)引信防雨裝置研究進展[J]. 探測與控制學報, 1991,13(1):23-28.

        [47]劉宣, 聞泉, 王雨時,等. 離心力驅動引信水平轉子質心優(yōu)化方法[J].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17,39(2):24-28.

        [48]Field Artillery Cannon Weapons Systems and Ammunition Handbook[M]. Oklahoma: US Army Field Artillery School Weapons Department Fort Sill, AD-A123077. 1981.

        [49]李占雄, 郭占海, 王叔來,等. GJB/Z 135-2002. 引信工程設計手冊[S]. 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2003.

        猜你喜歡
        防雨雷管口徑
        步槍口徑之爭(下)
        步槍口徑之爭(上)
        直升機典型部位防雨密封設計與工藝技術分析
        建筑工程防雨施工探討
        商情(2020年39期)2020-09-22 10:20:20
        電子雷管在礦業(yè)工程爆破中的應用分析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防潮防雨改進措施探究
        電子測試(2018年18期)2018-11-14 02:31:04
        引信機構防雨可靠性分析
        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jiān)督的實踐與思考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40
        基于炸藥力和余容的引信中雷管爆炸氣體壓力計算
        胰腸全口徑端側吻合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應用
        国产一区二区白浆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日韩| 欧美破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主播在线|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的网站| 亚洲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最新日本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精品国产成人| 插入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97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绿帽人妻被插出白浆免费观看| 男女啪啪视频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成人xx免费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 国产颜射视频在线播放| 东北熟妇露脸25分钟|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精品 无码 国产观看| 日本顶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蜜臀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91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