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這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絕大部分的國際會議是以英語為第一通用語言,它也是聯(lián)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之一。英語是一個重要的交際工具。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化,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精通外語的專門人才,以加速我國“四化”進程。因此,學好英語具有重要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英語;人才;歷史意義
【作者簡介】高靜(1983.7- ),女,漢族,甘肅蘭州人,新疆烏魯木齊市第82中學,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在英語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一定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四大語言技巧:聽、說、讀、寫。那么,聽是位居第一位的,足以說明“聽力”的重要意義。語言的學習一定要先輸入,再輸出?!奥牎本褪且粋€特別重要的一個“輸入”支點。并且“聽力”在我們的中考、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聽力”反而讓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頭疼?為什么呢?以下是對學生正確對待“聽力”現(xiàn)狀的分析。
首先,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而導致聽力困難,比如在聽力原文中會出現(xiàn)生詞、新句型和語法,使學生感到困惑。其次,學生對英語的語感不強或者語音素質(zhì)要求不高導致理解產(chǎn)生理解障礙。比如長期弄不清音近單詞的發(fā)音,像while和where、quiet和quite、month和mouth等。再次,大多數(shù)學生都易受我們母語——漢語的干擾而影響反應速度。在我們進行聽力訓練時,學生不習慣英語口語的發(fā)音,只能聽到“只言片語”,造成理解相對困難,影響反應速度和答題速度。最后,我們學生易受語速快慢影響。語速放慢的情況下,聽力難度和學生的能力相當,學生便于理解就感到很容易;語速一般的學生就會感到稍許吃力,更別說快的語速了。
一、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中西方文化差異,學生基礎知識儲備少。由于漢語與英語表達的不同,漢語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差異,這就給英語的聽力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初中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較薄弱,知識儲備少。
2.聽力教學缺乏適當?shù)囊龑?。很多初中教師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很少有意識到提醒學生,怎樣根據(jù)代詞、語氣、語調(diào)推測或判斷人物的關系,如何從上下文猜測生詞等。學生在被測試的緊張狀態(tài)下,偏重關注答案,而教師卻忽視相關聽力策略的點拔和訓練。長期以來,有的初中教師受一些傳統(tǒng)英語聽力教學觀念及教科書的影響,一直把聽力看成是被動的,接受語言輸入技能,以為學生只要多聽,教師無需要太多作為,這無異于放棄了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應有的指導和促進學生英語聽力技能發(fā)展的作用.
3.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與技巧。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缺乏必要的聽力技巧。例如:抓關鍵詞,猜測詞義等,不是整體地去理解聽力材料,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個別單詞句子,甚至把聽到的單詞、句子在大腦中過濾,譯成漢語,從而使其無法跟上后面聽力的信息。另外,由于漢語與英語的表達差異,即使學生能把聽到的信息調(diào)整過來,也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所要加工的信息。
4.英語老師對英語的練習,只聽不講。許多教師在聽力教學時,提供聽力材料錄音后,只要答案找出就可以,沒有相應的講解與指導,學生聽力很難得到提高,聽力教學效果必然很差。
二、有效聽力教學的策略
1.從課堂聽力練習著手,把好語音質(zhì)量關。課堂聽力練習以聽為主,以說為輔,做到聽說結(jié)合。教師應在剛開始的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滲透聽力的重要性,抓住任何機會讓學生大量聽英語,比如多聽教材聽力磁帶、多收聽英語廣播、多看英語原版的電影等。
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單詞的發(fā)音。很多學生都不注意音標的學習,致使他們在英語單詞的發(fā)音上產(chǎn)生障礙,不是發(fā)音不準就是不會讀。因此,在課堂的聽力練習中,教師要把好學生的語音關,讓學生對英語語音有很好的辨識能力。
2.了解聽力測試的題型,進行針對性訓練。
(1)在有限時間內(nèi)分析選項。針對聽力試卷聽錄音選項的題型,答案中的選項是理解的一個“金鑰匙”,它可以提示所要聽的重點,也可以推測所要聽的內(nèi)容。所以,學生必須要掌握在短時間內(nèi)分析選項的方法。
(2)做必要的標記。在聽力選項對話較長、人物較多時,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正確理解并判斷出選項的差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邊聽邊作有關的記號,讓學生感到時間充足,從容答題。
3.重視課外聽力的訓練。英語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多了解歐美文化及習俗,多收集一些英語的俗語或諺語,讓學生對聽力中出現(xiàn)的口頭語不再陌生。初中生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看一些英語電影或者聽一些英文歌曲,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感,提高聽的能力,真正做到耳熟能詳。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興趣。聽力理解過程其實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測試聽力要求初中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興趣。如果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心情過于焦慮緊張,就會產(chǎn)生對英語恐懼的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正常的發(fā)揮。
5.提供多樣化的聽力練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聽力訓練,這要比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效果要好。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吸收知識轉(zhuǎn)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讓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聽好聽力。同時多媒體可以給學生提供有用的線索,讓學生準確地去推測聽力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所學過的英語基礎知識對聽力內(nèi)容進行正確的判斷,克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所以,學習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課本出現(xiàn)的和文化背景有關的課文。例如:中英文姓名之間的差異,有必要進行詳細的介紹和補充使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課后大量閱讀英漢報刊、雜志,通過聽廣播、看電影、上網(wǎng)、聽講座等各種方式積累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6.學生聽力微技能主要包括如下主要內(nèi)容:辨別語音,領會意思;聽懂大意和主題;信息預測;評價所聽內(nèi)容;聽懂語段的深層含義等等。這些聽力微技能中的任何一種,對提高學生聽力都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辨別語音領會意思和預測信息、理解說話人的意圖能力,在英語聽力中的作用明顯。
(1)培養(yǎng)學生辨別語音技能在聽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辨別語音、領會意思是最基本的微技能。在快速的英語語流中,很容易會產(chǎn)生略音、重音及連讀等,而學生很少會注意并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雖然很多學生都有一定的詞匯量,但對于這些詞匯的用法并不十分熟悉,尤其是當這些詞出現(xiàn)在口語中時往往更加難以辨認,因為學生平時多以書面的形式掌握。
(2)培養(yǎng)學生預測信息能力聽力過程的實質(zhì)不只是聽的能力體現(xiàn),而是聽覺參與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預測是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與預測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具有同樣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人為地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有目的地預測信息的能力,不管是聽前預測,聽中預測還是聽后預測。
(3)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由于英語語音中存在弱讀、失去爆破、連讀等現(xiàn)象,學生在聽時會產(chǎn)生一些困難,如果學生按中文(母語)的思維習慣去聽,要將英語快速的語流轉(zhuǎn)換成中文理解,必定會影響聽力的正常進行,更不利于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使用英語解釋,輔以圖片,體態(tài)語等方式,通過聽說結(jié)合,聽讀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聽音習慣,把聽、說、讀、寫做到四位一體。因為說、讀、寫與聽關系密切,它們對聽力都有促進的作用。
總而言之,聽力是一個日積月累,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講求實際效果,還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們教師必須正視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對教學的方案做出必要的調(diào)整當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后,再加上恰當?shù)姆椒?,每個學生的聽力成績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從而形成良好的聽力能力,把英語學好。相信經(jīng)過這樣的努力,我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質(zhì)量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