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香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45-01
品德教育必須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和兒童的生活世界里,即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xiàn)實生活,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要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學習背景,依據(jù)活動、體驗、內(nèi)化的邏輯規(guī)律,從兒童生活中普遍純在的問題生成教學活動主題。通過生活化的活動和實踐,引領學生用心去經(jīng)歷生命的美好與艱辛,用心去體會生活的酸甜與苦辣,用心去感受人生的奮斗與幸福,從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讓兒童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下面就如何讓品德教育回歸生活談幾點我的粗淺認識。
1.把品德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
讓教學回歸生活,就是引領兒童從書本世界走向日常的現(xiàn)實生活,把教育的觸角伸向兒童的真實內(nèi)心,在兒童的心靈深處產(chǎn)生觸動和影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體驗的道德認識,能否得到現(xiàn)實生活的認同,是兒童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實踐的沖突所在,這就是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回歸生活的根本依據(jù)和切入點。從這一點切入,通過展開生活化教學,引發(fā)兒童在生活實踐中思考:我該怎樣做?別人會怎樣評價我?使之逐漸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善惡觀念,自主建構起個性特色的內(nèi)心道德標準。
2.把品德教育化為實踐活動
教育要"回歸生活",就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體在教學資源的運用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能親身體驗一種感受,比老師空說一百遍一千遍都要強得多,體驗得深,情感就可以達到一種最高境界,并同時正確指導行為。如有我在講《講信用》一課之前,提前一天我就告訴學生說明天第二節(jié)課來給學生們教一首歌,學生們都非常高興。到了第二天上課后,學生們都眼睛睜得大大的盼望著我給他們教歌。我裝做好像忘記了自己答應過這節(jié)課給他們教歌似的,不慌不忙地拿出思品課本,準備上課。這時同學們的心情已由當時的興奮變成了失望,有的同學甚至在低聲說:"老師說話不算數(shù),說教我們唱歌現(xiàn)在又不教了。"我看到同學們這種低落的情緒,知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了,我又說:"再過二十分鐘我們再學歌怎么樣?"同學們又變得高興起來。這時他們對講信用的情感體驗已非常深刻了,從而明白了做人做事講信用可以得到別人的信任,不講信用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的道理。
3.把品德教育滲入到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3.1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力求具體、簡潔、實際。把教材內(nèi)容由大變小、化繁為簡、變虛為實地進行處理,將抽象的道理用淺顯通俗的形式形象化,引導學生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我們教師必須以一顆平常心善待每一個孩子,多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閃光的東西,讓他們找到成功的快樂,以樂觀的態(tài)度迎接生活、學習,還給他們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健全的人格,最終不僅使學生走出自己心中"黑點"的誤區(qū),使他們自覺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也而且使我們的教學充滿愛意,充滿陽光,充滿激情!
3.2 教學目標的設計力求集興趣、情感、求知欲于一體。把情感作為貫穿課堂的基本線索,具體地變換信息刺激的內(nèi)容、形式和強度。如在講授《要有堅強的毅力》一課時,我出示了鄧亞萍站在領獎臺上的圖片,中國的國旗正徐徐上升,中國同胞為此歡呼的場面,同時奏響了中國國歌,。這時已啟動學生們的情感,我就適時提問:"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后,我又接著播放鄧亞萍在炎熱夏天,不知疲倦,揮汗如雨地練,在寒冷的冬天,她手上凍裂的傷口血流不止的場面。學生此時的情感已由自豪轉化為敬佩。我又試著問:"看完這個片斷之后,你們有何感想?"同學們的情感已達到高潮,都懂得了做什么事情必須有頑強不屈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用于生活、學習中。
3.3 教學情境的設計力求接近生活。引入學生聽得到、摸得到的生活熱點問題或社會熱點問題,并從中提煉學生能夠真實感受的主題,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虛幻、漂浮的感覺。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品德課程倡導教育要回歸生活,強調(diào)要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我們的品德教學可以適時地補充一些身邊人的故事,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生活中的美。
3.4 教師力求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欣賞者。用學生的語言、情感合成和演繹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盡情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心靈上產(chǎn)生觸動,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形成體驗。如:重視學生通過自我思考、感受、體驗所認識到的學習對象的價值和意義,幫助學生提升問題的價值,引導和指導學生在不斷的嘗試、判斷、失敗與成功中積累經(jīng)驗與教訓,使學生經(jīng)常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3.5 教學過程力求情景-感悟-內(nèi)化。教學向學生的生活領域拓展、延伸,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環(huán)境中進行探索,自主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銳利、判斷,嘗試獨立的解決自己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進而生成一種自我意識,形成肢體的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3.6 實踐活動力求注重情境訓練。我們要善于借助特定的情境進行行為訓練,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強化行為養(yǎng)成。如教學《遇到危險怎么辦》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了解周圍曾發(fā)生過的不安全事例,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綜合幾種情況進行討論:遇到這樣的危險我們該怎樣辦?怎樣來保護自己?學生們有了交流的熱情,紛紛想出了許多計謀。在挑選其中一例進行情景再現(xiàn),師生合作演一演。這樣的形式有利于學生接受,并在今后的生活中進行指導。
總之,我們的品德教育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那么最后的落實點還應是回歸生活。通過對生活開放,對社會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活動、體驗、內(nèi)化,才能讓學生從體驗中獲得正確的認識,形成較為穩(wěn)固的道德觀,并以此來指導、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道德行為。我們始終堅持"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又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這樣一條基本思路,使他們都成為追求真善美、具有圓滿人格的,那么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