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春
摘要:戲劇演員依據(jù)劇本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來塑造人物,用虛擬的舞臺空間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由演員本身通過劇本給予的劇情,用語言(指唱、念)、音樂、舞蹈(指身段)、水袖基本功和技巧再加上一些劇中舞美(指布景、道具和燈光)來展現(xiàn)戲劇人物。
關鍵詞:戲曲演員;表演;特征
中圖分類號:J8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061-01
演員表演由唱、念、做、打、翻、手、眼、身法、步組成,要具備這些基本功,再加上文化知識修養(yǎng),來刻畫角色的內心情緒,通過唱腔、音樂、白話、舞蹈在舞臺上表現(xiàn)出來,與觀眾相互碰撞。演員表演是否達到精湛的程度,觀眾觀看后能否回味,要看演員的技法和文化修養(yǎng)是否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與觀眾溝通,實際上是直接與間接的溝通。演員可以通過語言、技巧來和觀眾進行溝通,同時演員在舞臺上可以運用形體、技巧、情感同觀眾產生共鳴,演員利用這些可以讓人物的表現(xiàn)更加生動,更富有感染力、滲透力,也可以充分表現(xiàn)角色的內心世界。演員越夸張越富有激情就更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從而達到表演深度。讓觀眾與自己產生共鳴,才達到了演員表演的目的,也是演員表演的最高境界。
做演員非常不容易,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要想達到最高境界,就要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不懈,刻苦練功與學習文化知識,為塑造豐富人物所用,做到以心傳神,形神兼?zhèn)?。再有就是演員利用這個超脫性的舞臺空間,依據(jù)劇情從一個環(huán)境迅速轉入另一個環(huán)境,通過音樂、燈光、布景、演員的語言技法和虛擬動作快速地把觀眾內心思想引入另一個內心世界。例如《蝴蝶杯》的“大審”和“邊關”兩場戲,正在審案時,圣旨到說邊關緊急,命盧元帥前去征剿,這時二幕落下?lián)Q場,即刻升帳點動人馬,掛帥出征,兩軍對壘,兵將混戰(zhàn)一起,盧元帥敗陣而逃,番將乘勝追擊,將盧帥打下馬。在這關鍵時刻,突然闖出一白袍小將(雷川州,實名田玉川,也就是七品文縣田云山之子)將盧元帥救下,并殺退番兵。盧元帥謝過小將,不但為小將授功還將自己的千金女兒許配與他,然后奏鼓凱旋。僅這兩場戲從京城到邊關,從此戰(zhàn)場轉向彼戰(zhàn)場,在平常生活中也需要一年半載,地域也許有千百里之遙,但舞臺上僅用了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及幾十平方的空間就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且得到觀眾的默契與認可。舞臺上離開演員的表演,也就沒有了人物活動。舞臺不過是一個抽象的空間,即便擺放著一些砌末或有音樂演奏,如果不同演員的表演相融,只會起一定的暗示作用,不能獨立表現(xiàn)出戲劇環(huán)境,因此,演員塑造人物表演的上下場就成為舞臺環(huán)境變化和劇情發(fā)展的主要樞紐。
再舉一例,如青衣演員舞臺要行走云裙,笑不露齒,頭不斜視,文靜莊嫻,輕抬緩落,挺勁正首。也就是說,演青衣的演員在舞臺表演這一行當,不管在任何情緒當中行動起來身穿的裙(指腰袍)腳邁出的臺步和跑場,不管快慢不能出裙外。表現(xiàn)出青衣沉穩(wěn)大方,端莊文雅,眼睛角度合規(guī),青絲滑落,腰挺頭正,體現(xiàn)出青衣的氣質。把這些和表演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來塑造人物,來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與觀眾相互融入劇情與角色當中,形成演員與觀眾的共鳴。比如《包公賠情》一劇中的嫂嫂王鳳英一出場青衣扮相,體現(xiàn)出青衣所要求的這些高雅的氣質,在與包拯對話中,通過形體動作、心理變化、以心傳神,用神(指眼神)來與觀眾相互交流、碰撞,產生共鳴,一直唱到我看你這銅鍘之下有冤魂,演員的表演達到了聲情并茂、形神兼?zhèn)?,與觀眾產生了共鳴,贏得陣陣的掌聲,達到了表演的目的。再有基本的功力與技能,如:手,演員表演手隨眼走,演員和觀眾交流所處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與轉換同時融為一體,如:這、那、這里、那里、適才、方才等。眼是演員表演中最重要的,它是與觀眾直接與間接交流傳遞,最直接地引入劇情人物情境中的心靈之窗,是情緒變化喜、怒、哀、樂、哭、笑的表現(xiàn)傳遞,一個演員沒眼,就不會表演,觀眾就看不到你的心理變化。一撲臉(指塑料臉打比方),表演行話就是說這個演員沒戲或是不開竅等。身指身段,身段是配合演員表演,起到刻畫人物內心情緒得輔助,更加生動激發(fā)情感發(fā)展并推向高潮,給觀眾以美的享受。法,也就是法度,對演員來說是一些程式動作,如演員上場表演,九龍口亮相,指舞臺上擺放的桌椅上場門桌椅右前角演員第一個亮相的點。然后走到臺前搭引子念詩等,后歸大坐(指舞臺中間桌子后中間坐)演員必須右轉歸位(指左膀向右膀轉向后回身稱右轉)。歸小坐(指桌子前中間座位)演員必須左轉歸位(指右膀向左轉腳底向前上步轉身稱左轉)。舞臺上到處都是門,演員如在哪進門就在哪出門,由演員自行處理,也有不進門的如報子等,其實他把進門處理在幕后上場之前,這就是舞臺特殊性。拉山膀云手每個行當都有它的法度,手握拳,都有一定程式化規(guī)矩等。步:指舞臺上演員的臺步,每個行當各有不同,起腳的角度、高度不一樣,穿蟒、靠、披、道袍、褶子等各不一樣(指男性)。它能區(qū)分行當在舞臺上的表現(xiàn)。臺步又包括跪步、搓步等,演員表演根據(jù)劇情加以運用以烘托情感。技巧,是演員表演在塑造人物中運用的亮點,最容易讓觀眾鼓掌歡呼,直接與演員的表演呈現(xiàn)發(fā)生共鳴,同時也能把觀眾吸引到劇情角色中。如搶背、吊毛、屁股坐、臥魚,演員在舞臺呈現(xiàn)多表現(xiàn)于道路崎嶇摔一筋斗,打一滾兒。武戲,指踢、打一筋斗,打一滾起來無大礙。包括肘膀子(指硬搶背)、小蹦子、穿掌蹦子、搓步、筋斗表現(xiàn)道路崎嶇和越過。跪步表現(xiàn)哀求、驚嚇等。僵尸包括踹僵尸、擰滾僵尸等表現(xiàn)當時情境下的暈過去與死去。發(fā)綹(也就是甩發(fā)),是演員表演的裝飾和道具,烘托人物形象,大多用于老生、小生、花臉演員。比如舞臺上用刑被打之后,疼痛難忍時,用甩發(fā)來表現(xiàn)。使演員表現(xiàn)劇情更加生動,與觀眾達到共鳴而得到默契。甩發(fā),演員一般常用閃、打、盤、旋、沖、排等技法。水袖:是演員用來強化人物性格,美化人物形象,令觀眾耳目一新。不要瞎耍亂耍,賣弄技巧,要隨人物心理情緒變化而變化,運用要有目的性,要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運用得當。給觀眾以美的藝術享受。
同時,演員運用水袖功的表演,既能展現(xiàn)演員非凡的功力和嫻熟的表演技巧,亦能為劇中人物增添光彩,對刻畫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水袖運用,包括甩袖、折袖、托袖、拉袖、拋袖、提袖、揚袖、蕩袖、抖袖、抽袖、揮袖、撩袖、繞袖、疊袖、擺袖、背袖、挑袖、翻袖、撣袖、拂袖、擲袖等,演員運用肩、肘、腕、指四者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來完成,是舞好水袖的關鍵所在。翎子是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用來裝飾、刻畫人物,對烘托人物內心情緒、激發(fā)情感,起著很重要的渲染氣氛作用。如:晃翎、抖翎、撣翎、掏翎、擺翎等,多用于武生、刀馬旦、花臉、武旦等。翅子就是紗帽翅,是演員在舞臺上用來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技巧,演員多運用盤、打、旋等方法。髯口,在舞臺上用來輔助美化演員,反映人物內心情緒變化,渲染氣氛,包括:捋髯、抖髯、撣髯、挑髯、甩髯、蓬髯、捻髯、銜髯、讓髯、托髯、推髯、摟髯、拋髯、涮髯,花臉運有還有撕髯、揚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