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候文, 李衍林
(1.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曲靖 655011; 2.云南省鉛鋅資源綜合利用企業(yè)重點實驗室, 云南 曲靖 655011)
硫化鋅精礦(簡稱鋅精礦)處理工藝分為先焙燒后浸出和直接浸出兩種,直接浸出又分為常壓氧浸和加壓浸出,兩種直接浸出原理相同,只是實現方式不同[1]。鋅精礦氧壓浸出需要在高溫、加壓下使硫化物中的有價金屬以硫酸鹽形式進入溶液,元素硫被氧化為單質硫,該浸出過程是一個耗酸和放熱過程,本文就鋅精礦氧壓浸出的酸平衡和熱平衡進行探討。
鋅精礦中的鋅、鉛和鎘以ZnS、PbS和CdS形態(tài)存在,一部分鐵以FeS形態(tài)存在,一部分鐵與銅以CuFeS2形態(tài)存在,鈣、鎂以CaCO3和MgCO3形態(tài)存在,硅以SiO2形態(tài)存在。浸出時的主要化學反應為:
ZnS+H2SO4+1/2O2=ZnSO4+H2O+S
(1)
CdS+H2SO4+1/2O2=CdSO4+H2O+S
(2)
CuFeS2+2H2SO4+O2=CuSO4+FeSO4+2H2O+2S
(3)
FeS+H2SO4+1/2O2=FeSO4+H2O+S
(4)
PbS+H2SO4+1/2O2=PbSO4+H2O+S
(5)
CaCO3+H2SO4=CaSO4+H2O+CO2
(6)
MgCO3+H2SO4=MgSO4+H2O+CO2
(7)
盡管上述反應(1)~(7)均是耗酸反應,但由于鋅電積時可以使大部分硫酸再生,需要補充的硫酸只是少部分。
氧壓浸出液通常先用含鋅物料降低酸度,再用石灰中和除鐵,因此鋅、鎘、銅浸出反應消耗的酸是可以在電解時再生的,而鐵、鉛、鈣、鎂浸出時消耗的酸就不能在電解時再生,必須補加硫酸來平衡。
以表1和表2的鋅精礦和廢液為例,假設(1)~(7)反應完成率分別為98%、99%、90%、98%、95%、100%和100%,可以計算出1t鋅精礦浸出反應需要硫酸量為936.54 kg,其中廢液提供硫酸744.99 kg,需要電解液體積為4.97 m3,浸出反應需補加硫酸191.55 kg。如果浸出液在石灰中和除鐵之前的殘酸為5 g/L,則石灰中和除鐵過程消耗的硫酸量為24.83 kg,因此補加硫酸總量為216.38 kg。浸出液含鋅約為148.6 g/L。
表1 鋅精礦化學成分 %
表2 廢電解液(廢液)成分 g/L
注:廢液密度為1.26 g/mL。
鋅精礦浸出所需廢液體積與鋅精礦中鋅、鎘、銅含量和廢液酸度有關,鋅精礦中鋅、鎘、銅含量越高和(或)廢液酸度越低,所需廢液的體積越大,升溫需要的熱量越多。補加硫酸量與鋅精礦中鐵、鉛、鈣、鎂含量和浸出液石灰中和除鐵前殘酸有關,鋅精礦中鐵、鉛、鈣、鎂含量和(或)浸出液石灰中和除鐵前殘酸越高,需要補加的硫酸越多。
可見,鋅精礦氧壓浸出在通常情況下是無法實現酸平衡的,需要補加硫酸。
體系的焓變只取決于起始狀態(tài)與終結狀態(tài),與變化所經過的途徑無關[2],本文選擇先從初始溫度狀態(tài)升溫到最終溫度狀態(tài)后再發(fā)生化學反應這一途徑來計算焓變。另外,由于壓力對固體和液體的焓值影響很小[3-4],因此采用標準壓力下的焓值代替加壓狀態(tài)下的焓值。為了簡化計算過程,假定反應物料只有鋅精礦和廢液,升溫到150 ℃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忽略環(huán)境熱損失、硫酸稀釋熱和氧氣吸熱的影響。
根據上述焓變計算方法,計算150 ℃(即423 K)浸出反應焓,反應焓大于零為吸熱反應,小于零為放熱反應。
通過上述計算,1t鋅精礦在150 ℃下浸出反應放出熱量為2 222.80 MJ。
根據上述焓變計算方法,計算表1的硫化鋅精從25 ℃加熱到150 ℃需要吸收的熱量。
首先,查無機物熱力學數據手冊[5],獲得鋅精礦中各組元的標準恒壓熱容Cp=a+b×10-3T+c×105T-2+d×10-6T2的參數。
再者,根據求和公式ΔH0=∑niΔiH0計算鋅精礦實際吸熱量,式中ni為鋅精礦中某一組元的物質量。
通過上述計算,1 t鋅精礦從25 ℃加熱到150 ℃需要吸收的熱量為68.22 MJ。
根據上述焓變計算方法,計算表2的廢液從35 ℃加熱到150 ℃所吸收的熱量。
首先,查無機物熱力學數據手冊[5],獲得廢液中各組元的標準恒壓熱容Cp=a+b×10-3T+c×105T-2+d×10-6T2的參數。
再者,根據求和公式ΔH0=∑niΔiH0計算廢液實際吸熱量,式中ni為廢液中某一組元的物質量。
通過上述計算,將4.97 m3廢液從35 ℃加熱到150 ℃需要吸收的熱量為2 703.70 MJ。
1 t鋅精礦反應放熱為2 222.80 MJ,1 t鋅精礦和4.97 m3廢液升溫需要吸收的熱量為2 771.93 MJ,因此還需要外界提供熱量549.13 MJ,占總吸熱量的19.8%??梢?,在通常情況下鋅精礦氧壓浸出是無法實現自熱平衡的,還需要從外界補充部分熱量。
從前文的熱平衡計算可知,廢液用量越大,要吸收的熱量越多,如果將廢液酸度從150 g/L提高到186 g/L,1 t鋅精礦需要的廢液就從4.97 m3減少到4.01 m3。
采用前文計算方法,計算4.01 m3含酸186 g/L、含鋅62 g/L、比重1.30 g/mL的廢液,從35 ℃升溫到150 ℃所吸收的熱量為2 161.35 MJ。
此時,鋅精礦反應放熱還是2 222.80 MJ,鋅精礦和廢液共吸收熱量為2 229.57 MJ,還需要外界提供熱量6.77 MJ,僅占總吸熱量的0.3%。
通過提高廢液酸度,降低鋅精礦對廢液需求量,可以基本實現鋅精礦氧壓浸出自熱平衡。但反應后浸出液含鋅也從148.4 g/L提高到184.2 g/L,給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所以通過提高廢液酸度來實現鋅精礦的熱平衡作用十分有限。
前文已知浸出1 t鋅精礦需要額外補加硫酸216.38 kg(2.21 kmol),以補充鐵、鉛、鈣、鎂浸出耗酸和浸出液石灰中和除鐵耗酸。由鋅精礦氧壓浸出電位—pH圖可知,提高氧勢(氧分壓)可以使硫以硫酸根的形式進入溶液。反應如下:
ZnS+2O2=ZnSO4
(8)
CdS+2O2=CdSO4
(9)
CuFeS2+4O2=CuSO4+FeSO4
(10)
FeS+2O2=FeSO4
(11)
PbS+2O2=PbSO4
(12)
采用前文計算方法,可以計算出反應(8)~(12)在150 ℃時的反應焓,并與反應(1)~(5)在150 ℃的反應焓對比,見表3。
表3 150 ℃時鋅精礦各組元不同浸出產物的反應焓比較
提高氧勢后硫化物中的硫不再被氧化成單質硫,而是硫酸根,反應放出的熱量也比前者大幅提高,而且不再耗酸。為了實現鋅精礦氧壓浸出的酸平衡和熱平衡,可以通過提高氧分壓, 使少部分部分硫化物中的硫氧化成高價的硫酸根。
為了簡化計算,假設提高氧勢后只有少量ZnS中的硫被氧化成高價的硫酸根。為了使酸平衡,1 t鋅精礦需要有2.21 kmol的ZnS中的硫被氧化成高價硫酸根,將多放出熱量1 381.94 MJ。
以表1和表2提供的1 t鋅精礦和4.97 m3廢液為例,反應放熱變成3 604.74 MJ,鋅精礦和廢液共吸收熱量為2 771.93 MJ,多出熱量832.81 MJ??梢?,提高氧勢使部分硫化物中的硫氧化成高價硫酸根,可以實現酸平衡,除了滿足浸出物料升溫外,還有多余熱量產出。
(1)鋅精礦氧壓浸出在通常情況下無法實現酸平衡,需要補加硫酸來平衡鐵、鉛、鈣、鎂浸出耗酸和浸出液石灰中和除鐵耗酸。
(2)鋅精礦氧壓浸出在通常情況下無法實現熱平衡,需要從外界補充熱量以平衡物料升溫所需。
(3)提高廢液酸度、減少廢液用量,可以減少升溫需要熱量,但會給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該法對鋅精礦氧壓浸出熱平衡作用十分有限。
(4)通過提高氧勢,使硫化物中的硫少部分氧化成硫酸根,可以實現鋅精礦氧壓浸出的酸平衡,除了滿足浸出物料升溫外,還有多余熱量產出。
[參考文獻]
[1] 梅光貴,王德潤,周敬元,等.濕法煉鋅學[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1.
[2] 楊顯萬, 邱定蕃.濕法冶金[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1998.
[3] 謝克強,楊顯萬,王吉坤.硫化鋅精礦加壓浸出過程的熱平衡[J].有色金屬設計,2007(1):17-24.
[4] 馬榮駿.濕法冶金原理[M]. 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7.
[5] 梁英教,車蔭昌.無機物熱力學數據手冊[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