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友才,胡敬群,張艷艷,江毅,陳會群
(廬江縣精神病醫(yī)院,安徽 廬江 231500)
多年的臨床診療實踐以及相關(guān)臨床研究顯示,精神疾病患者伴發(fā)糖脂代謝異常的情況越發(fā)顯現(xiàn),國內(nèi)報道[1-2]均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引發(fā)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均可引起內(nèi)分泌、代謝的改變導致肥胖、糖脂代謝異常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著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預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使用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的抗精神病藥物已成為臨床用藥的新趨勢。筆者對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對糖脂代謝方面的影響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廬江縣精神病醫(yī)院住院治療的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阿立哌唑組40例(觀察組),利培酮組40例(對照組),均為男性。入組標準:(1)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精神與行為障礙(ICD-10)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2)均為男性;(3)年齡19~57歲;(4)入院前2周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藥物、血脂、血糖調(diào)節(jié)藥物;(5)無高血壓、糖尿病,無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嚴重軀體疾病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6)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血糖、血脂均無異常;(7)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物質(zhì)濫用和藥物過敏者;(8)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60分。(9)患者或近親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得到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阿立哌唑(奧哌,上海中西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40201,每片5 mg),觀察組的40例患者使用阿立哌唑的劑量從初始劑量5 mg·d-1,10 d內(nèi)加至15~30 mg·d-1,平均(20.1±6.70) mg·d-1;利培酮(維思通,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41010096,每片1 mg),對照組的40例患者使用利培酮的劑量從初始劑量1 mg·d-1,10 d內(nèi)加至3~6 mg·d-1,平均(3.5±0.70) mg·d-1。治療期間根據(jù)患者的個體特點和病情需要對癥應用鹽酸苯海索片、普萘洛爾、苯二氮類藥物。研究過程中,兩組患者均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或影響血糖血脂代謝藥物。入組患者每日定時定量進食,忌高糖高脂飲食。兩組療程為8周。
入組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第2,4,6,8周末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邁瑞B(yǎng)S-8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空腹血糖、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與此同時對兩組患者進行PANSS量表評分。
以PANSS量表減分率評定療效。PANSS減分率≥75%為痊愈,50%~74%為明顯好轉(zhuǎn),25%~49%為好轉(zhuǎn),<25%為無效。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年齡、病程、基線PANSS評分、TC、TG、HDL、LDL和血糖等基線數(shù)據(jù)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見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不同時期PANSS總分及各因子評分見表2。整體比較(兩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知:PANSS總分及各因子評分組間差異及交互作用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時間整體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時間兩兩比較:各因子評分及總分,各組各時間點和0周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5)。
經(jīng)過8周治療后,觀察組14例痊愈,17例明顯好轉(zhuǎn),5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顯效率為77.5%,有效率為90.0%。對照組17例痊愈,15例明顯好轉(zhuǎn),5例好轉(zhuǎn),3例無效,顯效率為80.0%,有效率為92.5%。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不同時期血糖、血脂水平見表3。整體比較(兩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知:HDL指標的組間、時間及分組與時間交互作用均不顯著,而其它4項指標(TC、TG、LDL、血糖)則相反:組間整體差異、時間整體差異以及交互作用,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并結(jié)合該4項指標數(shù)據(jù)分析:各時點處兩組比較,絕大多數(shù)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時點和0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各時點和0周比較,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偲饋砜?,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觀察組的表現(xiàn)比較理想,提示所使用的阿立哌唑藥物安全性較好,對患者這些指標的影響較小。而對照組的影響較大,提示所使用的利培酮藥物,對血糖、TC、TG、LDL、HDL均有一定的影響,致其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
表1 兩組一般特征及基線PANSS、基線血脂、基線血糖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ANSS總分及各因子評分比較
注:組間精細比較為LSD-t檢驗,顯著性標記a為兩組同時間點相比P<0.05。時間精細比較為差值t檢驗,顯著性標記b為和0周比較P<α′,α′為調(diào)整后的檢驗水準=0.05/4=0.013,為時間精細比較的次數(shù)。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TC、TG、LDL、HDL水平比較
注:同表2注。
有研究表明,首次發(fā)作的精神分裂癥患者,5年內(nèi)的復發(fā)率超過80%,中斷藥物治療者的復發(fā)風險是持續(xù)藥物治療者的5倍[3]??墒浅掷m(xù)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會帶來一些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如:體質(zhì)量增加、血清催乳素升高、糖脂代謝異常以及可能并發(fā)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4]。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肥胖和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大約是一般人群的1.5~2倍[5]。Prossin等[6]的研究顯示接受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全程均可能發(fā)生糖尿病。另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伴發(fā)代謝綜合征是導致其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7]。
阿立哌唑是一種喹諾酮衍生物,化學名為7-[4-(2,3-2氯苯基)-1-哌嗪汀氧]-3,4-2氫-2(1H)-喹諾酮。阿立哌唑的藥理作用與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是有區(qū)別的,為5-羥色胺、多巴胺系統(tǒng)穩(wěn)定劑。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其療效與利培酮相當,有較好的耐受性,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均顯著改善,其最大的優(yōu)點是對患者的體重、糖脂代謝、血清泌乳素水平幾乎沒有什么影響[8]。
國外有研究報道[9]阿立哌唑具有臨床療效與傳統(tǒng)藥相當,副作用小等特點,因其不引起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及對體質(zhì)量無明顯影響而更適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國內(nèi)報道[10-12]均顯示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有肯定療效,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胡健等[13]的研究表明阿立哌唑的安全性與藥物副作用明顯好于利培酮,這主要與阿立哌唑拮抗5-HT2A受體,使黑質(zhì)一紋狀體通路的5-HT能活性降低,同時對D2受體產(chǎn)生不完全拮抗作用有關(guān)。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均在治療第2周末或更早時間時PANSS總分顯著降低(P<0.013),顯示兩藥起效較早。觀察組與對照組均在治療第8周末或更早時間時PANSS總分及其他因子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對照組治療8周末后TC、TG、LDL、空腹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HDL水平在治療第8周末后較治療前相比無明顯差別(P>0.05);而觀察組治療8周末后TC、TG、LDL、HDL及空腹血糖水平較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第8周末后顯效率與有效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治療前后對糖脂代謝幾乎無影響,而對照組影響顯著,與亓高超[14]的研究相一致。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利培酮相當,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糖脂代謝幾乎沒有影響,是一種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服藥依性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藥物。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樣本量偏小,觀察時間較短,僅將住院治療的男性精神分裂證患者納入研究,有待擴大樣本量和觀察時間來進一步臨床研究。
[1] 李雅忠,劉海軍,楊杰,等.脂糖消顆粒治療精神分裂癥伴代謝綜合征120例療效觀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0):1461-1462.
[2] 李潔,姚貴忠,劉麗娟,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相關(guān)代謝不良反應的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5,29(3):210-216.
[3] 沈漁邨.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16.
[4] 戴升太,朱立毛,肖依爛.二甲雙胍對抗精神病藥所致精神分裂癥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謝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24(6):409-410.
[5] 金珠瑪,袁勇貴.非經(jīng)典抗精神病藥對代謝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20(5):318-321.
[6] PROSSIN AR,ZALCMAN SS,EVANS SJ,et al.A pilot study investigat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s a potential intervening variable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associated metabolic syndrome in bipolar disorder[J].Ther Drug Monit,2013,35(2):194-202.
[7] 季春英,孫蓮芳,翁英,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5):51-53.
[8] 江開達.精神病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288-289.
[9] KANE JM,CARSON WH,SAHA AR,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ipiprazole and haloperidol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2,63(9):763-771.
[10] 徐筠,李朝,王慧芳,等.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20(1):35-37.
[11] 宋桂清,李云峰,孫長友.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3,26(6):429-431.
[12] 褚建平,石曉燕.阿立哌唑與喹硫平治療老年期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2):244-245.
[13] 胡健,呂梅,范思佳.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口服液治療門診老年期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3,26(4):277-278.
[14] 亓高超.六種非經(jīng)典抗精神病藥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5(3):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