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從事教師職業(yè)或即將從事教師職業(yè)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喜歡,確實讓人勞費心神。有的是積極效仿,四處求學卻效果不佳;有的是閉門修煉,煞費苦心卻無果而終;有的是一味滿足并伺機討好,卻適得其反;有的是專制獨裁,緊抓不放,甚至聯(lián)合家長,對學生狂轟濫炸,雖用心良苦,最后確是眾叛親離。總之,大凡是常人的教師都曾為此事而郁悶、迷茫過。我作為凡人中的一員,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來,也一直是孜孜以求。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關(guān)鍵。那么,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
一、嚴格自律,用良好的形象吸引、感染學生
一個具有良好形象的人,不管在何地,總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別人總喜歡接近他,愿意同他交往。同樣,有著良好形象的教師,更容易把學生吸引到自己身邊來。也只有當學生對老師有了好感,才愿意親近老師,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才可能建立起來。教師要想樹立好自己的形象,首先要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談吐文雅,幽默風趣,舉止莊重、大方、得體。
展示教學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才是優(yōu)化師生情感的重要策略。教師應注意用生動活潑、知識淵博、充滿情趣的課堂教學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閱讀一篇課文時,巧妙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結(jié)合真切的生活經(jīng)歷理解文章主題,涉及一個成語,順帶牽出有關(guān)的歷史故事,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激起學生學習上的興趣。輕松活潑、情趣盎然的教學使學生陶醉其中,師生關(guān)系趨向和諧。此外,樹立好自己形象,教師還要形成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模范。
二、民主平等,用貼心的交流走近學生
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師生在通過交流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高年級的學生對老師的一言一行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對老師的安排接受程度也不同,甚至還有比較多的逆反心理。教師要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學生才能理解你、信任你,才能更愿意接近你,和你的關(guān)系也就會越來越融洽。針對這些情況,我覺得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要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與學生談話心平氣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盛氣凌人;課堂上不搞“一言堂”,給學生自由,讓他們成為課堂中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在課堂展示風采的機會。
三、關(guān)愛備至,成為和諧師生的橋梁與紐帶
“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愛,是教育的靈魂,師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耐心的去雕塑、去幫助每一個學生。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處熞駥Υ约旱挠H人一樣愛護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生放在心中,給予每一個學生無私的愛。比如平常和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心理狀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情況給予關(guān)心和幫助,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讓學生感到教師的和藹可親、真誠懇切。只有師生關(guān)系處在這樣一種關(guān)愛、平等的和諧氣氛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投入到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學習任務。
良好的教學質(zhì)量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只要教師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多去關(guān)愛體貼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就會形成。借用學生的一句話“愿老師能為我們照亮前進的路,擦干眼中的淚,撐起雨中的傘”,望我們一道努力,共同成為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信任激勵。巴特爾指出:“愛和信任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qū)W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象……”就在學生產(chǎn)生心理自卑,對學習沒有信心時,教師相信學生存在智能優(yōu)勢,只要這種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每個學生都能學得好,只要方法得當,就沒有跟不上的學生。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師都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yōu)點。課文讀錯了,詞語寫錯了,教師先表揚他不怕錯的精神,再對他說:“下次還請你,老師相信你能成功?!痹凇跋麓巍敝?,教師為他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總會有進步的。鼓勵的話語有:“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對你的有信心”、“這個雖然還沒完成,但是我相信你會完成它”、“我知道你會處理好的”……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的實踐告訴人們,學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學習,與教師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關(guān)系。當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的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投去一個期待的目光,說一句信任的話語,幫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水平會更高,學習能力會更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送去一個信任,在每位學生的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促使他們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尊重激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越是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就越體會到這樣一條真理:在影響學生內(nèi)心世界時,不應該損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心理學家威廉 · 杰姆士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由此可見,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課堂中的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以“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用真情實意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融洽、和睦、協(xié)調(diào)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學生知識的不足,閱歷的膚淺常常導致他們行為的盲目,產(chǎn)生“出格”的表現(xiàn)。對此,教師不要只想到維護自己的尊嚴,對學生批評訓斥,造成課堂氣氛緊張而降低教學效率。有關(guān)實驗表明,年級越高、年齡越大,受到批評訓斥后,學習效果就越差,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經(jīng)驗、有成就的教師在課堂上始終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讓學生回答問題時總是說:“某某同學,這個問題請你回答?!被卮鸾Y(jié)束后,再說一聲“請坐下”。一個“請”字,就能“請”出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請”出效率來。
五、賞識激勵
人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他們常常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fā)展前途,以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學生,因而產(chǎn)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數(shù)教師判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師從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辦事認真謹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贊賞,讓瓦拉赫學化學,終于使他成了“前程遠大的高才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就是“瓦拉赫效應”,它啟示我們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中多發(fā)現(xiàn)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贊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tài)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對答錯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贊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學生答題正確了,教師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樣”、“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語言予以贊賞。
(作者單位:法王寺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