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番茄是人們日常食用比較廣泛的蔬菜之一,營養(yǎng)價值高,很受消費者歡迎。本文主要對云南地區(qū)番茄種植技術進行分析,以為相關種植戶提供參考,提高番茄質量和產量。
關鍵詞:番茄;種植技術;簡析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19
番茄又名西紅柿,因味道好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隨著番茄需求量的增加,番茄種植面積也在增加,云南昆明東川是我國番茄種植主要基地。本文主要介紹番茄種植技術,為東川番茄生產基地提供參考。
1 品種選擇、種植條件
番茄屬于花目科茄科番茄屬,不同品種種植技術差別不大,但是要根據種植地實際條件進行品種選擇。在東川番茄種植時在選擇生長周期短、果實收獲多且口感好的番茄品種,同時要考慮番茄的病蟲害預防能力和儲藏性。
土壤。番茄對種植地土壤要求排水性好、有機質豐富、土質疏松,且上一季沒有種植過茄科作物;水源。番茄喜水,需要種植地水源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標準;溫度。番茄喜溫但耐熱性差,種植時要避開高溫時節(jié),以免出現病蟲害。當溫度達到30℃以上時番茄植株體內水分失去平衡,葉面會發(fā)生卷縮;當溫度達到35℃以上時,會影響番茄花器的生長;當溫度達到40℃以上時番茄停止生長;光照。番茄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光照以達到健康生長,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番茄落花落果。
2 土地整理、催芽育苗
殺菌。土壤是番茄生存的主要條件,在番茄種植前要進行土壤殺毒處理。要先對上一茬農作物的殘留進行清理,之后將土壤挖開,將殘留物深埋,使上一茬農作物腐爛時可以作為土壤肥料,既避免了環(huán)境污染又使土壤有充足的營養(yǎng);施肥。要根據土壤肥力情況進行底肥的施入,正常情況是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200kg/667m2左右,之后將土壤進行翻耕,以保證肥料與土壤充分結合。
催芽。需要用55℃左右的溫水對種子浸泡10min,一邊浸泡一邊攪拌,當水溫降到30℃后浸泡6h,之后撈出種子洗干凈用濕布包裹,在25℃溫度條件下進行催芽。催芽過程中要定期用溫水對種子進行清理,目的是保持濕潤和沖掉發(fā)芽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如果溫度適合種子發(fā)芽不均衡,主要是種子飽滿度不一致,所以針對種子質量不整齊的情況可以采用高溫催芽,因為在高溫條件下種子的發(fā)芽差距小。催芽過程要保證濕潤和透氣,以防止種子壞死;育苗。育苗是番茄種植技術的關鍵,在育苗過程中要保證光照、溫度和灌溉條件,以促進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增加幼苗的抗病能力。當種子大部分露白后就可以進行播種,番茄種子比較小,人工播種效率低,一般選擇將催芽后的種子直接撒在基質上,等2片真葉開展后再選擇大小一致的幼苗進行播種。
3 苗期管理
3.1 注意防雨
如果是冬季種植番茄,育苗期正好是秋季,此雨水比較多,要注意防雨處理。催芽后的番茄幼苗主要是遮蔭和防雨,因為剛出苗的番茄雨水過多會導致爛根。所以當幼苗葉片達到一定數量時要移走處于20℃溫度條件下,并且要光照充足,以保證光合作用。對于灌溉要遵循不旱不灌溉的原則。
3.2 光照調節(jié)
在光照上,由于東川屬于山區(qū),有地勢平坦的區(qū)域,容易得到陽光照射,也有地勢不良區(qū)域,得不到陽光照射。因此要調整好大棚內陽光照射均衡性,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用反光幕來增加缺少陽光照射區(qū)域的陽光照射強度。在番茄生長期間,開花前在減少水分的灌溉,防止水分過多傳輸到葉片上;同時也不能導致干旱引起病蟲害。
3.3 植株管理
對于番茄植株的管理主要是分清主干和次枝,將主干旁邊的次枝及時除掉,以防止爭搶養(yǎng)分。對于不能直立的植株要進行捆綁,在地面插一根棍子,用繩子將番茄植株綁在棍子上,防止植株倒下來影響正常開花結果。病蟲害的防治要提早進行,通過高溫、充足光照、棚內通風透氣、溫度控制等可以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幾率。但是對于一些嚴重病蟲害要及時采用藥物進行防治,以防止傳播影響番茄的質量和產量。
4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是先將可以栽培的番茄幼苗進行定植,在定植1周后進行1次追肥處理。定植成活后到開花結果前保證水和肥的量,保證土壤濕潤。開花后需要加大肥量的施入,以增加坐果率和促進果實膨大。在番茄生長期,要保證只留一株主干,將其他部分剪掉,以增加光合作用和防止其他植株爭搶營養(yǎng)。授粉一般選擇風媒授粉和蟲媒粉兩種方式,可以人工進行,以促進授粉效率,提高坐果率。
番茄種植是一個復雜細致的工作,需要根據區(qū)域實際條件嚴格按照種植技術來進行,以提高番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鄒輝.大棚番茄無土平面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
2001(7).
作者簡介:柏梅香,農藝師,大學,研究方向:農作物新品種區(qū)域試驗,農作物種子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