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月
摘 要: 為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宿舍文化,各高校都實行了輔導員住寢制度,但是此項制度卻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高校可以借鑒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經(jīng)驗構建輔導員住寢的新模式,推動輔導員道路的職業(yè)化。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住寢制度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
高校宿舍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為學生的生活提供了安全的場所,而且是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的基地。輔導員作為處理高校學生事務的工作人員,宿舍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內容。為了更好地服務和管理學生,各大高校都實行了輔導員住寢制度,但是此項制度卻沒有得到有效執(zhí)行,效果甚微。
一、高校輔導員住寢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日常事務繁忙導致輔導員精力有限。
教育部規(guī)定,每200名大學生就應該配備1名專職的政治輔導員,這是基于有效管理學生的需求提出的,但是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并沒有滿足此項標準。輔導員工作包含班級管理、始業(yè)教育、學生活動、各類資助、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日常事務瑣碎。隨著年齡的增大,年輕輔導員面臨著婚姻、住房的需求,“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上班模式往往會讓輔導員們覺得力不從心。而且,一些輔導員因為要照顧家庭,經(jīng)常會將值夜班的任務推給年輕的輔導員,時間一長,即使年輕輔導員也會有負面情緒。
(二)制度不健全導致輔導員積極性降低。
首先,輔導員隊伍參差不齊,一些輔導員在聘任前專業(yè)不對口、上崗前沒有經(jīng)過專門的業(yè)務培訓、上崗后沒有前輩幫扶,加上自身素質低下、責任感缺失,導致在崗期間面臨很多問題。其次,管理機制的不完善使得輔導員住寢制度在執(zhí)行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些紕漏,降低了輔導員工作的熱情。目前,輔導員入住學生寢室更多的意味著值夜班點名、檢查衛(wèi)生、查處大功率電器,值班內容單一而枯燥,既沒有相應的監(jiān)管措施,對輔導員又沒有落實到具體任務,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三)角色模糊導致輔導員轉崗需求迫切。
目前,很多高校輔導員都扮演著多重角色。既是行政管理崗,管理著學生大大小小的事務,又是教師崗,擔任著就業(yè)指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思政等課程,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承擔著院系領導分配的各項教務、黨務任務,輔導員的角色難以專業(yè)化。目前高校的職稱評定主要以科研為評定標準,對于陷入瑣碎學生事務中的輔導員來說,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科研中,在職稱評定上輔導員們總是處于劣勢。長此以往,一些輔導員就會對現(xiàn)任的工作敷衍了事,轉崗需求迫切。
二、輔導員住寢制度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一)維護學校安全穩(wěn)定的需要。
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宿舍的安全對學校的安全穩(wěn)定有著重大的意義。首先,學生遠離家鄉(xiāng)和父母來到一所新的大學,面臨新的環(huán)境,可能會有各種各樣不適應的情況會發(fā)生,如果輔導員能提供及時的幫助,學生的心理就會得到適當?shù)奈拷?。輔導員住寢制度,在方便學生尋求幫助的同時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培養(yǎng)了師生間的感情。其次,學生宿舍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需要輔導員及時處理。輔導員入住學生寢室,遇到突發(fā)事件及時處理,可以將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保障校園的正常秩序。
(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輔導員以學生宿舍為依托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寢室文化節(jié)、寢室美化大賽、寢室學習交流等。這些學生活動的開展,一方面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提供了機會和平臺,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另一方面增強了寢室成員的凝聚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宿舍管理充分結合。
三、構建高效輔導員住寢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一)以洛陽師范學院為代表的“輔導員驛站、大學生之家”新模式。
洛陽師范學院在新校區(qū)建立了八個“輔導員驛站、大學生之家”,面向全校學生開放?!拜o導員驛站白天由洛陽師范學院的學生干部值班,晚上則安排各自學院的輔導員值班。白天學生可以將驛站當作自習室,在驛站里安靜地學習。晚上,輔導員定點值班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們答疑解惑,這樣就將老師與學生很好地連接在了一起”[1]。此種模式相較于目前一些高校只是在學生宿舍單獨空出一間宿舍為輔導員值班室,真正拉近了輔導員與學生間的距離,培養(yǎng)了師生間的感情。
(二)以河南師范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宿舍教師導師制”。
河南師范大學的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以學生宿舍導師為單元探索出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此種模式主要是通過每個宿舍分配一個和學生們專業(yè)相關的教師作為其宿舍導師充分發(fā)揮作用的。“面對大一、大二年級的學生,導師主要幫助學生們處理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到了大三,導師指導的重點就放在學生的科研能力、就業(yè)指導等方面,此項模式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育人作用”[2]。
這類模式有兩大特點:一是為輔導員尋找工作伙伴,通過雙方的有效配合更好地管理學生;二是延伸輔導員住寢的工作內涵,從學業(yè)、科研、就業(yè)等方面全方位管理與服務學生。
(三)以上海復旦大學為代表的“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
住宿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起源于英國的劍橋大學,它與課堂教學相得益彰,在促進高校通識教育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白∷迣W院制”即我國的“書院制”。近年來,上海復旦大學等大陸高校,在我國傳統(tǒng)的“學?!海ㄏ担眱杉墝W生管理體制基礎上,開始實行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依托學生宿舍,實施教育。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以學生宿舍為依托,實施通識教育。在復旦大學,學生入學第一年就被統(tǒng)一納入“學院—書院—班級”,宿舍不僅是學生居住的場所,而且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3]。
2.設置組織機構,保障秩序。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通過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保障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如復旦大學的書院里建有功能多樣的辦公室,有負責學生黨建工作的職能室,有負責處理日常事務的管理職能室,也有指導學生規(guī)劃大學生活的導航中心,等等。
每個書院管轄十到十一個班級,每個班級由一名輔導員負責,輔導員與學生吃住在一起,從事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4]。
3.建立活動設施,提供載體。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需要配套的實施為同學們提供活動的載體。如在復旦學院的書院宿舍樓內建有“學而時習齋”,內有閱覽室、討論室、導師咨詢室、信息網(wǎng)絡室等。學生們在活動室里不僅可以開展各類活動,而且可以和老師、同學們充分地交流[5]。
4.開展多樣活動,豐富文化。
宿舍作為大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個性的發(fā)展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復旦大學為了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學生,提出了“書院生活四大計劃”,即“公民教養(yǎng)計劃”、“大學導航計劃”、“關愛成長計劃”和“學養(yǎng)拓展計劃”?!肮窠甜B(yǎng)計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和健全的人格;“大學導航計劃”主要是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了解自己從而理性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涯;“關愛成長計劃”著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校的關心與指導;“學養(yǎng)拓展計劃”則是為學生提供相關課程和活動,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6]。復旦大學以“書院生活四大計劃”為平臺,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充實了學生們的文化生活。
四、建立高效輔導員住寢的路徑選擇
(一)朋輩幫扶,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引導作用。
由學生干部擔任輔導員助理,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其育人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學生干部可以分擔輔導員的工作壓力,他們與學生的距離更近,能夠全方位了解學生的想法,將學生的意見傳達給輔導員,成為輔導員們的參謀。同學們會以學生干部為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正能量。另一方面,學生干部在輔助輔導員的同時,可以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如組織協(xié)調能力、團隊工作能力等,促進學生干部為將來的工作提前做好準備。
(二)轉變角色,向導師型、研究型、專家型輔導員方向發(fā)展。
導師象征著知識和智慧,是學生對老師的尊稱。輔導員從“保姆型”向“導師型”轉變,要求輔導員們從繁雜的學生事務中解脫出來,運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全方位地關懷和指導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真正成為學生們的人生導師。輔導員在學生工作中,要善于把學生管理的理論與處理學生事務的實踐結合起來,讓實踐充分檢驗理論,豐富理論,并且將學生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法不斷轉變成科研成果,向研究型輔導員轉變。沒有專業(yè)的職業(yè)是不受人尊敬的,輔導員要提高專業(yè)能力,在工作中不斷探索新規(guī)律,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拓寬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
(三)完善制度、探索輔導員職業(yè)的專業(yè)化道路。
我國高校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的至關因素是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的專業(yè)化程度,所以,國家和學校要為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制定相應的機制。一是制定嚴格的準入機制;對所學專業(yè)的要求不能放低標準,入職前,要對學生事務管理人員開展專門的培訓,在工作中,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事務管理人員互相交流經(jīng)驗與心得。二是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如完善輔導員住寢制度,既要對輔導員住寢的要求、任務做出具體的規(guī)定,又要制定合理的條文考核輔導員的值班工作。三是制定科學的晉升機制。目前,輔導員和專業(yè)教師一樣,職稱的評定主要以科研為評價標準。專任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輔導員日常事務繁雜,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做科研,加上專任教師的競爭,輔導員申報科研項目、獲得經(jīng)費補助的概率更低。為了改變現(xiàn)狀,高??梢蕴剿鞑扇≥o導員職級制,對輔導員的職級進行分類評定管理,這樣在平等的學術環(huán)境下輔導員更有效地做好學生工作,不用為了自己的生存考慮轉崗的問題,從而在根本上保證輔導員隊伍的穩(wěn)定性,推動輔導員的職業(yè)化。
參考文獻:
[1]金宜洛.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進公寓管理新模式探析——以洛陽師范學院“輔導員驛站、大學生之家”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41.
[2]劉博.高校宿舍導師制的育人模式研究——以河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為例[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5(1):5.
[3][5][6]許平.復旦大學:學生宿舍成為第二課堂[N].中國教育報,2008-04-07(5).
[4]大連理工大學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學研討會專題報告.與精英教育相適應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R].2008(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