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瑞
摘 要:這幾年中韓語言對比研究和教學方面的論文非常多,但其中沒有涉及到詞匯單位的分析。而韓國語中漢字詞用漢字來標記時,這些漢字詞在中文里的表現(xiàn)形式不只有詞,更有不屬于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情況,對學習韓國語的中國人以及學習漢語的韓國人來講,語匯單位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本文從韓國語漢字形容詞入手,分析它們多對應的漢語,發(fā)現(xiàn)除了語素、詞、詞組,還有詞組的縮寫、詞組或者句子的一部分等現(xiàn)象。
關鍵詞:韓國語漢字形容詞;現(xiàn)代漢語;語匯單位對比
隨著這幾年中韓交流的日益頻繁,關于兩國語言的研究也大量增加,特別是針對中韓漢字詞的對比研究呈井噴式地涌出。但相關的研究大都是選定某一類詞,譬如:名詞、動詞或者形容詞等在意義、形態(tài)兩大范圍內(nèi)進行分析。語言單位方面的研究不多,且集中表現(xiàn)在詞匯關系的對比上,一般是將與漢語形態(tài)一致的韓國語漢字形容詞在中文里的詞性進行分類整理。然而,韓國語中的漢字形容詞在漢語中對應的同形態(tài)漢字不僅包含詞,還有很多不屬于詞的內(nèi)容,所以我們更應該找出這些非詞類的內(nèi)容來整理分析,方便學習韓語的中國人以及學習漢語的韓國人更好地學習。本論文以《韓國語常用詞匯調(diào)查2》
中韓學術界里一般把語言單位分為詞和詞組兩大類,把最小的語言單位稱為:語素,韓國語中也稱:形態(tài)素。語素和形態(tài)素是同等級的語言單位,只是名稱不同而已,這里采用漢語中的說法。“詞”的定義較難,大致上都是以語素為介體進行對比,把與語素一樣或者比語素大的語言單位稱作詞。詞組則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詞,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而成。中韓語言里,關于語素的定義是一致的,都是“具有一定意義的最小的語言單位”,而且從音節(jié)上都可以分為單音節(jié):我;雙音節(jié):昨天;多音節(jié):維生素等。
1. 語素① 這里按照中文的標準分為自由、半自由、不自由三大類。因為自由語素可以獨立承擔句子的組成部分,具有和詞一樣的句子功能,所以很多時候都作為詞來處理。但這里為方便整理分類,只作語素的一種。其中,對應漢語中形容詞的有:(強),(輕),(困)等35個;副詞:(剛),(常);名詞:(板),(客),(利)等9個;動詞:(傷),(歇),(變)等9個;介詞兼連詞 (和);副詞兼連詞(便);名詞兼動詞:(毒);動詞兼介詞:(當)。
半自由語素,是指不能獨立使用,須和其他語素結合構成詞才能作為句子一部分的語素,而且這類語素在和其他語素構詞時比較自由,可放在其他語素前面或者后面等,沒有限制。如:(柔),可以構成新詞(溫柔)或者(柔和)等。類似的情況還有(津),(濁),(相)等27個。
不自由語素,跟半自由語素一樣,必須和其他語素結合才能構成有獨立意義的詞,成為句子的一部分,而且在構詞時位置比較固定,只能在新詞的前面或者后面。如:者,讀者,學者,作者等等。但常用韓國語詞匯中,還沒發(fā)現(xiàn)漢字形容詞所對應的漢字屬于不自由語素的這一類。
2. 固定詞 韓國語漢字形容詞所對應的漢字大部分是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包括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等內(nèi)容。其中單音節(jié)的詞匯已在前面語素中作了說明,這里只說雙音節(jié)和三音節(jié)的詞。雙音節(jié)詞是數(shù)量最多的,如:(干燥),(健康),(可憐)等,共計1595個。三音節(jié)詞有:(不得已),(非正常)。
3. 逆順詞 是指漢字形容詞對應雙音節(jié)的現(xiàn)代漢語詞次序不同,呈顛倒的狀態(tài)。如(劣惡)-惡劣②,(切迫)-迫切。
4. 臨時詞 韓國語漢字形容詞的詞干是兩個漢字構成,且每個漢字都可以在漢語中獨立使用,但兩個漢字合起來在現(xiàn)代漢語中屬于臨時詞,而是兩個并列的詞組。(高密)—高+密,(深大)—深+大,等。
5. 詞組 韓國語漢字形容詞的詞干是三個或者四個漢字構成,所對應的現(xiàn)代漢語是單音節(jié)詞與雙音節(jié)詞互相或者各自疊加的形式。A+BC式,(有意味), (破廉恥),(滿乾坤)等9個;AB+C式,(吸血鬼);A+B+C式,(重且大),(太不足);最為復雜的是AB+CD式,除了與現(xiàn)代漢語一模一樣的(簡單明了),(自由奔放),(無色透明)等;更多的是與現(xiàn)代漢語詞有個別字不同的情況,如(表里不同),(多才多能) 等56個詞匯,現(xiàn)代漢語里一般寫做:表里不一,多才多藝;輝煌燦爛現(xiàn)代漢語里為燦爛輝煌等。
6. 兩個漢語詞的縮寫 韓國語漢字形容詞對應的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現(xiàn)成的,是從現(xiàn)代漢語中的兩個詞中各取一個字構成的新詞,根據(jù)漢語中的使用情況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漢語中不存在的有AB-Aa′+Bb′式,(怪常)-奇怪+異常,(老熟)-老練+成熟,(羨望)-羨慕+期望等8個;AB-Aa′+B式,(時急)-時間+急,(恥事)-可恥+事;AB-Bb′+Aa′式,(低質(zhì))-品質(zhì)+低下。
漢語里可以作為一個詞使用的有AB-Aa′+Bb′式,(簡素)-簡約+樸素,(儉素)-儉省+樸素,(敦篤)-敦厚+篤實;AB-Bb′+Aa′式,(寡黙)-沉默+寡言,(鈍感)-感覺+遲鈍,(惡德)-品德+惡劣;AB-A+Bb′式,(不純)-不+純正/純淨。
7. 固定詞組的一部分 韓國語漢字形容詞的詞干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屬于詞,而是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組的一部分。多為兩個漢字構成,而且兩個漢字通常是在不改變漢語常用詞組語序的基礎直接截取的一部分,或者選取其中的兩個字,有的則是在改變漢語常用詞組語序的基礎上選取其中的兩個字。有同一漢字重疊AA式:(便便),(綽綽)等,根據(jù)意義的一致性,分別對應現(xiàn)代漢語中的“大腹便便”,“綽綽有余”等。不同漢字組合的AB式:直接截取漢語常用詞組的一部分,如,(孤陋)和(寡聞),均對應了漢語中的成語孤陋寡聞;直接選取漢語常用詞組中的兩個字,如,(卑屈),對應漢語中的卑躬屈膝;改變漢語常用詞組語序的基礎上選取其中的兩個字,如(山積),則對應漢語中常用詞匯——堆積如山。
8. 句子的一部分 漢字形容詞所對應的漢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屬于詞,而是一個句子的一部分?;蛘呤菑墓糯墨I資料中截取的。如:(前無后無),對應現(xiàn)代漢語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酷甚)在《漢典》中,附有王羲之的《喪亂帖》,“……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獨也靑靑)則出自韓國歷史名人黃貞伊的詩句“落落長松,獨也青青”。
總之,韓國語中的漢字形容詞對應的現(xiàn)代漢語,不僅有語素、詞和詞組的對應,更包括逆順詞、臨時構詞、詞組縮寫、固定詞組的一部分、甚至是古代典籍中的部分等情況,在教中國學生學習韓語和教韓國學生學習中文時候,需要教師們注意正確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注釋]
①中文里根據(jù)語素能否在句子中承擔句子成分,韓國語中則根據(jù)形態(tài)素的獨立性與否來分類,分類的標準和中文大致相同。
②由于韓國語中使用的漢字是繁體,而現(xiàn)代漢語使用的是簡體,本文在需要同時表示兩國的詞匯時,將韓國語字體及所對應的漢字形式放在前面,后面的則是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
[參考文獻]
[1]白林·崔健『漢朝語對比和常見偏誤分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
[2]北大現(xiàn)代漢語教研室,『現(xiàn)代漢語』,商務印書館,2006.
[3]高名凱·石安石,『語言學概論』,中華書局,1962.
[4]郭銳,『現(xiàn)代漢語詞類研究』,商務印書館,2002.
[5]金基石,『朝漢語語匯對比』,延邊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