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德
(遼寧省撫順市第四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撫順113123)
肝癌屬于臨床好發(fā)疾病,早期治療可控制患者病情,因此一項有效、簡便的檢測方式在肝癌患者顯得尤其重要,早期臨床常用的檢測方式為CT、X線片檢查,但結果表明誤診率較高,與此同時,有學者發(fā)現(xiàn)實驗室檢查對肝癌患者診斷率較高,其中以血清生化指標最為顯著[1]。本文旨在探索肝癌患者實施血清生化指標檢測的臨床意義,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1 基線資料:選擇100例疑似肝癌患者和100例健康體檢者做為此次研究對象,其中健康體檢者可作為對照組,肝癌患者可作為觀察組,所有受檢者均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觀察組平均年齡為(36.48±3.48)歲,52例為男性患者,48例為女性患者。對照組平均年齡為(37.54±2.58)歲,53例為男性健康體檢者,47例為女性健康體檢者。觀察組肝癌患者和健康體檢者各項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儀器:對本次所有受檢者進行血清生化指標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SF、AFU試劑盒由上海生物藥業(yè)公司提供,TG試劑盒由北京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方法:抽取受檢者空腹靜脈血3 mL,對其進行分離處理,對血清進行生化指標檢驗,包括SF、TG、AFU。
1.3 觀察指標:對比觀察組肝癌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SF水平值、TG水平值、AFU水平值。分析血清生化指標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漏診率、誤診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以P<0.05代表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肝癌患者SF、TG、AFU水平值均高于對照組健康體檢者(P<0.05),由此說明肝癌患者體內血清指標可隨著患者病情變化程度而升高。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受檢者的血清生化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受檢者的血清生化指標(±s)
組別 例數 TG(mmol/L) SF(ng/mL) AFU(U/L)觀察組 100 1.89±1.52 245.36±15.23 34.58±5.67對照組 100 1.01±0.02 54.36±10.36 10.32±1.57
血清生化指標在肝癌患者中敏感度為97.50%,特異度為90.00%,漏診率為2.50%,誤診率為10.00%。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分析血清生化指標診斷在肝癌患者中的敏感性、特異性、漏診率、誤診率
肝臟是脂蛋白代謝和酯類代謝的樞紐和中心,屬于人體代謝最為活躍的器官,當肝臟受到一定損傷時,患者機體也可隨著出現(xiàn)一系列紊亂現(xiàn)象,其主要是因為患者在肝功能正常時可通過體內膽堿酶代謝和血脂代謝調節(jié),而出現(xiàn)異常時,體內代謝可出現(xiàn)紊亂現(xiàn)象,對此加強臨床實驗室檢查,可明確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利于患者恢復[2-3]。
通過多項研究證實,血清生化指標在肝癌患者中效果顯著,其不僅具有較高特異性和靈敏性,還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SF屬于血清中鐵蛋白質,其主要通過肝臟細胞生成,當人體肝臟出現(xiàn)異常時,鐵蛋白質無法進行合成,導致血清鐵蛋白清除發(fā)生障礙,以至于出現(xiàn)迅速增高現(xiàn)象,對此其可作為評價患者肝臟代謝功能的重要指標,AFU是診斷肝癌患者的重要指標,而早期診斷靈敏性更高,當患者體內肝細胞受到一定損傷時,可出現(xiàn)指標升高現(xiàn)象,早期臨床常用于診治肝硬化,近年來發(fā)現(xiàn)對肝癌患者也具有一定靈敏性,可判定患者肝細胞受損情況,TG進入人體循環(huán)后,可快速被肝臟吸收、分解,而當患者肝細胞或肝組織受到損傷時,其分解能力可受到一定影響,從而造成其水平值呈上升趨勢,而將血清生化指標聯(lián)合使用,不僅可確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還可評價患者肝功能受損情況,從而為臨床提供較為科學、有效的診斷依據[4-5]。
總而言之,血清生化指標檢測在肝癌患者中效果顯著,可降低誤診率和漏診率,提高臨床診斷正確率,所以值得在臨床推廣。
[1]徐陽,臧爽,陳路鋒,等.Logistic回歸及ROC曲線綜合評價血生化指標對肝癌TACE術后發(fā)熱的預測價值[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6):513-517.
[2]付士武.肝硬化、肝癌患者骨代謝生化指標與骨質疏松的臨床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3,19(11):1177-1179.
[3]陳欣,劉懷平,劉樹業(yè),等.肝癌肝硬化患者生化、凝血指標與Child-Pugh分級之間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4974-4976.
[4]蔡靈芝.肝臟疾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標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23):3223-3224.
[5]杜垚強,王震,陳秉宇,等.血漿輸注對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和肝生化指標的影響[J].浙江醫(yī)學,2015,37(24):20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