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瑤 王長英
(濰坊市中醫(yī)院藥學部,山東 濰坊 261041)
十二指腸潰瘍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因與生活不規(guī)律、壓力大、吸煙飲酒和胃酸分泌異常等有關。十二直腸潰瘍多見于男性,且多發(fā)于春秋兩季,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劇烈疼痛或刺痛,使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到影響。目前西醫(yī)治療主要通過藥物保護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但治療效果不甚理想。為此,本研究通過資料回顧性分析,探討十二指腸潰瘍采取參苓白術散治療的療效,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現(xiàn)作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66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間我院接收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均符合十二指腸潰瘍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有潰瘍病史,且明顯加重;②腹式呼吸減弱或消失、全腹壓痛反跳痛、腹肌強直、腸鳴音減弱或消失;③X線檢查顯示隔下可見游離氣體。將入選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3)與治療組(n=33)。治療組中,女15例,男18例,年齡20~55歲,平均(38.5±2.8)歲,病程0.5~8年,平均(3.8±0.6)年,對照組中,女14例,男19例,年齡22~58歲,平均(38.9±2.5)歲,病程1~8年,平均(4.2±0.8)年。在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上,兩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比較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浙江瑞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雷尼替丁膠囊(批號:國藥準字H33020472)口服,每次150 mg,每天用藥2次,連續(xù)治療1個月。1個月后改為每天1次,持續(xù)2個月。治療組患者采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其中玉米、茯苓、扁豆、生白術、桔梗各10 g,元胡、黃芪各20 g,灸甘草8 g,人參5 g,海螺蛸10 g,砂仁10 g。并隨證加減,其中惡心、嘔吐者加半夏、生姜及竹茹;反酸者加瓦楞子;腹痛劇烈者加生白芍;便黑者加白芨、三七;口苦、舌質紅者加梔子、黃岑等。藥方用開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個月后可僅采用基礎方治療,再持續(xù)服用2個月。
1.3 觀察指標。顯效:治療后,患者腸潰瘍完全愈合,癥狀體征均消失;有效:治療后,腸潰瘍愈合率達50%以上,癥狀體征明顯緩解;無效:治療后,腸潰瘍愈合率低于50%,癥狀體征未改善或加重[1]。本文以有效、顯效為臨床有效。同時對患者隨訪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復發(fā)情況。
1.4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shù)據(jù),以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當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比較以卡方檢驗。
2.1 療效情況:治療組患者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臨床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患者療效情況比較(n=33)
2.2 隨訪復發(fā)情況:患者治療均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6個月,隨訪期間,治療組復發(fā)5例(15.2%),對照組復發(fā)15例(45.5%),在復發(fā)率,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十二指潰瘍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近年來,其發(fā)生率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逐年攀升。西醫(yī)治療該病往往通過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藥進行治療,如雷尼替丁膠囊,但療效往往不令人滿意。十二指腸潰瘍在祖國中醫(yī)上屬于“胃痛”、“吐酸”范疇,主要以飲食不節(jié),過度勞累,中焦虛寒,脾胃不和,致氣血不暢、氣機郁滯等為病機,治療則以健脾益氣疏肝,理氣止痛為主。參苓白術散作為培補脾胃的經(jīng)典方劑,出自《太子惠民和劑局方》,其方劑由人參、白術、茯苓、扁豆、桔梗、甘草等組成,其中茯苓、白術、人參、甘草補氣健脾;加桔梗有提升清氣,疏通胃腸之功效;加扁豆有加強補脾滲濕的作用,砂仁辛散溫通,醒脾消食之功效,全方具有行氣和胃,健脾滲濕的作用?,F(xiàn)代藥理學指出[2],參苓白術散具有增強人體抵抗力和體質的作用,有增強耐力和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有調節(jié)能量代謝作用,能降低肝糖元,升高血糖,降低組織過氧化物等。動物實驗還顯示[3],該中藥方劑具有抑制需氧菌和扶植厭氧菌之調整功能,尤其是通過扶植雙歧桿菌,對主要耐藥性菌腸球菌等進行強烈抑制,達成菌群調整。吳文嶺等[4]指出,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采取參苓白術散治療,治療3個療程后,結果顯示臨床有效率達95.3%。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采用參苓白術散治療后,并與西藥治療的對照組比較,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治療療效更佳,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0.05),可見參苓白術散治療可顯著改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促進潰瘍愈合,與文獻報道的結論基本一致[5]。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組患者復發(fā)率相比于對照組顯著要低(P<0.05),可見參苓白術散治療除療效顯著外,還可顯著降低復發(fā)率,減輕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參苓白術散治療可顯著改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療效顯著,術后隨訪復發(fā)率低,具有推廣價值。
[1] 南寶,李烜.參苓白術散加減組方輔助化療用于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33):4646-4648.
[2] 孫榮.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虛氣滯證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7):56-57.
[3] 盧興超,向新瓊.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3):95-97.
[4] 吳文嶺,王懷璋.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中醫(yī)學報,2013,28(9):1392-1393.
[5] 劉中平.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口舌生瘡49例[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2,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