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全
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體內循環(huán)淤血, 組織、器官供血不足為主要表現。由于心臟病導致心室充盈, 讓心臟的排血量不能達到身體各部分的需求[1-3]。當患者合并房顫的時候,就會導致患者血流功能惡化, 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老年慢性房顫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 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13日~2017年6月3日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房顫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5例。本組患者均經過病史以及癥狀確定為老年慢性房顫合并心力衰竭。觀察組男36例, 女19例;年齡最大82歲, 最小61歲,平均年齡(71.21±5.27)歲;平均病程(5.54±1.34)年。對照組男29例, 女26例;年齡最大80歲, 最小62歲, 平均年齡(73.21±5.45)歲;平均病程(5.16±1.8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 主要采用常規(guī)吸氧、限鹽飲食以及抗感染等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患者的發(fā)病情況進行改善血流動力學、阻斷神經內分泌治療, 具體用藥:依那普利0.5~2.5 mg/次,2次/d;地高辛0.25 mg/次, 1次/d;利尿劑呋塞米口服20 mg/次,2~4次/d;螺內酯10~20 mg/次, 1次/d;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美托洛爾1.5~6.5 mg/次, 2次/d。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4,5]比較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治療效果及平均心臟功能恢復時間、房顫發(fā)生情況。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顯效:患者的臨床體征基本恢復, 心功能改善明顯;有效:患者的臨床體征部分恢復,心功能改善較為顯著;無效:患者的臨床效果沒有恢復, 心臟功能沒有明顯的改善, 但也沒有惡化的跡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6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平均心臟功能恢復時間及房顫發(fā)生情況比較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平均心功能恢復時間為(4.16±1.24)d, 有2例(3.64%)患者發(fā)生房顫;對照組患者平均心功能恢復時間為(7.24±2.16)d, 有 8例(14.55%)患者發(fā)生房顫;兩組平均心臟功能恢復時間及房顫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心力衰竭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今社會由于心血管疾病導致患者死亡的例數很多, 并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對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當前醫(yī)學上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采用常規(guī)藥物方式進行治療, 例如硝酸酯類等藥物, 實際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 且治療過程中不良癥狀非常多, 預后效果差。
本文中主要采用改善血流動力學、阻斷神經內分泌進行治療, 通過各種藥物之前的互相配合, 改善患者心功能, 逆轉患者心室結構, 降低病死率, 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依那普利屬于第二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進行強烈抑制, 將血管緊張素的含量降低, 可將小動脈以及全身血管進行舒張, 降低腎血管阻力與總外周阻力, 提升腎血流量, 并且不會影響心排出量、心率以及心室收縮力[6,7]。地高辛屬于中效強心苷類藥物, 味苦、無臭,治療心臟過程中可將心率減慢, 對于低輸出量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撲動、心房顫動、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治療十分顯著[8-10]。呋塞米屬于一種高效利尿藥, 可增加腎臟血流量。螺內酯屬于一種醛固酮的競爭性抑制劑, 主要作用在人體集合管與遠曲小管中, 將Na+-K+以及Na+-H+的交換進行阻斷, 進而引發(fā)排出更多的水Na+、Cl-, 減少排出H+、K+以及Mg2+的含量。且螺內酯因為僅僅只是在遠曲小管以及集合管上進行作用, 不會影響腎小管其他段, 因此存在較低的利尿作用。除此之外, 螺內酯還能對腎小管之外的醛固酮靶器官進行作用。美托洛爾能夠選擇性阻斷β1受體, 但是阻斷β2受體的作用相對比較低, 抑制交感活性, 減少患者腎上腺素的含量, 促進療效。肝臟可消除尿中的原藥, 對于各型高血壓、心絞痛治療具有顯著作用。通過多種藥物的聯合作用,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肌細胞功能的作用, 減少患者房顫發(fā)生, 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6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平均心功能恢復時間為(4.16± 1.24)d,有2例(3.64%)患者發(fā)生房顫;對照組患者平均心功能恢復時間為(7.24±2.16)d, 有8例(14.55%)患者發(fā)生房顫;兩組平均心臟功能恢復時間及房顫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患者采取改善血流動力學、阻斷神經內分泌治療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 針對老年慢性房顫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來說,通過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心室重構, 控制患者血壓以及心率, 阻斷神經分泌對治療老年慢性房顫合并心力衰竭有很好的療效。
[1] 鄭委.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的療效觀察.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3(17):3499.
[2] 張姍姍.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患者效果觀察.醫(yī)學信息, 2017, 30(7):77-78.
[3] 金志澤.阿托伐他汀鈣治療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陣發(fā)性房顫40例臨床療效以及安全性分析.健康之路, 2015, 5(8):3499.
[4] 董浩, 孫孟華, 盧景晶, 等.上胸段硬膜外阻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的臨床研究.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6, 16(24):4643-4646.
[5] 王文君.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患者的效果觀察.心血管病防治知識月刊, 2016, 4(2):53-54.
[6] 薛燕.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 2015, 14(25):107-108.
[7] 楊瑞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12):94-95.
[8] 溫保堂.充血性心力衰竭應用洋地黃強心苷類藥的治療分析.數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5(8):1192-1193.
[9] 李倩, 王雪明, 西娜 .我院101例地高辛中毒臨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藥房, 2015(2):209-212.
[10] 劉穎.淺談強心苷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27):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