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宏
今人讀書,少有“頭懸梁錐刺股”者,讀書的目的也并非全都為追名逐利。我讀過的書不算多,卻把這件事當成一種享受,其目的很簡單,就是從書中了解自己生活以外的精彩世界。
我缺少那種拼命讀書的精神,書教我們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沒必要因此而損害健康。我認為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成為一種開闊視野的樂趣,同樣是一種幸福。
如今書目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書店書攤各種書應有盡有,只要經(jīng)常去溜達尋覓,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書。書買回來,總是要讀的,白天的時間若被瑣事擠“瘦”了,晚上臨睡前我總要靜靜地看上一會兒,內(nèi)心也會因此品味到一種滿足和幸福。
我的藏書不算豐富,書櫥也不精致漂亮,可上面擺的書大多是伴隨我多年的朋友,我對它們的作者和內(nèi)容也極為熟悉。它們在書架上站了好多年,而我就是那個在沙發(fā)上捧讀它們的人。年深月久,我對書的感情也愈來愈深,甚至一天也不能疏遠。
對于書,有人喜歡藏而不閱,像對待古董,分門別類地將其束之高閣。有人習慣學以致用,不僅細細研究揣摩,還在書上勾勾畫畫,做洋洋灑灑的筆記。其實藏而不讀也無可厚非,書中藏著文化,若沒有藏書家,許多名著經(jīng)典我們將無緣得見,只從這一點來講,我們就不能不感謝那些藏書的祖先。
如今的讀書環(huán)境很好,然而真正喜歡讀書的人卻并不是很多。我逛書店時經(jīng)??吹接械哪贻p人面前擺著兩本挑來的書,卻長時間地坐在那兒擺弄手機。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沒書看的窘境,那時好不容易借本書,為盡快讀完,只有在夜里借助煤油燈微弱的燈光看書至深夜。第二日早晨一照鏡子,鼻孔都被煤煙熏黑了,日久天長,墻上糊的報紙也被煤煙熏得又黑又黃。當我看到古人靠鑿壁偷光和囊螢映雪的光亮讀書的典故時,覺得自己有盞可以隨便使的煤油燈是那么幸福!冬夜我曾拿著書到外面的雪地去體驗古人看書的滋味,結(jié)果連一行字也看不清楚。
物有良莠,書分優(yōu)劣,在月光如水的靜夜讀書是需要慎重選擇的。讀書不能像毫無目的的林中漫步,也不應如走馬觀花般隨心所欲,而應有選擇??礈\顯無價值的書籍,等于在智慧之宮的大門外惆悵地徘徊;而閱低劣的書冊,則容易讓人讀罷生出懊悔,傷及身心,誘惑我們舍棄光明大路而涉入幽暗的小徑。
讀書年深月久,視力確有所下降,不借助眼鏡而難持續(xù),盡管如此,卻無悔意,因為,視力雖日漸模糊,心卻愈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