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聚財 周俊杰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發(fā)展水平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是一種大面積種植的糧食作物,在農業(yè)生產的地位較為重要。在栽培玉米中,其基礎生長條件是氣候和土壤,在確保氣候與土壤等條件之后,栽培技術的合理使用才能夠提高玉米產量。在使用玉米栽培技術時,要依據(jù)當?shù)氐耐寥篮蜌夂驐l件因地制宜。
1 玉米栽培技術中的問題
1.1 沒有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
要想保證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必須選擇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如此才能后提高玉米產量。然而,在玉米栽培技術中,沒有選擇好玉米品種,在后期栽培中出現(xiàn)極易感染病蟲害,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較弱等情況,導致玉米的質量較差,其產量也不高。
1.2 施肥不當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土壤是其中一個重要條件。玉米栽培中假如施肥不當,會損壞土地,對玉米成長不利。我國玉米栽培中,經常出現(xiàn)土地施肥太單一的問題。玉米在生產中要有多種肥料,并且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肥料不同,我國目前的玉米栽培出現(xiàn)重視施氮肥和化肥,而輕視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的問題。另外,在施肥中,大部分農民單純依靠經驗施肥,造成施肥出現(xiàn)不平衡,無法達到玉米生長所需,無法有效提升玉米產量和質量。
1.3 不合理的種植密度
在栽培玉米中,要依據(jù)種植地區(qū)與玉米品種特征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栽培密度。栽培密度在栽培玉米中是一個關鍵問題。相比其他的農作物,不太容易了解其種植空間農民在栽培中基本是依然經驗在選擇種植密度。假如種植玉米的密度不夠科學,會對玉米產量造成直接影響。
1.4 玉米品種較差的抗病蟲害能力
關系到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玉米品質是一個重要因素。在玉米栽培中,對環(huán)境條件有較高的要求,要達到水分和光照要求。在玉米栽培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玉米的抗病蟲害能力。一些玉米品種的抗病蟲能力、抗自然災害能力較差,也會對玉米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都不高。
2 應對玉米栽培技術中問題的方案
2.1 選擇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
在選擇玉米品種時,要以當?shù)氐乃蕳l件、氣候為依據(jù),并要綜合考慮無霜期的長短、水地還是旱地、土地的肥力高低等等情況。在選擇好玉米品種之后,要在當?shù)卦嚪N三年,選擇小片示范地即可,在玉米種子的品種、豐產性、抗逆性、出芽率、長勢和整齊度等都穩(wěn)定之后,再大面積種植,保證玉米高產。只有適合在當?shù)胤N植,能夠達到優(yōu)質高產的品種才是優(yōu)質品種。
2.2 改良施肥方法
為了保證施肥的均衡性,可以采取測土配方的施肥方法。這種施肥方法的基礎一是要做土壤測試,二是進行肥料的田間試驗,依據(jù)玉米所需要的肥料、肥料效應和土壤的供肥性能合理施肥。同時,要注意施用鉀、磷、氮等肥料的方法、時期和數(shù)量。依據(jù)地區(qū)、地形、地力的不同提出適宜的施肥方案,保證施肥的經濟性和科學性。在玉米栽培中,要提倡粉碎玉米秸稈,將其當做肥料播撒到土壤中,同時要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另外,可以在玉米栽培中推廣使用種肥同播技術、釋控肥和配方肥,從而最大化肥料的利用率,持續(xù)提升玉米的生產效益。
2.3 種植密度要合理
玉米栽培密度的合理化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的葉面積指數(shù),也能使玉米的光合作用增強,提升玉米的產量。假如玉米栽培密度偏大,玉米植株根系在生長中得不到有效伸展,也就吸收不到充足養(yǎng)料,導致玉米植株發(fā)育不好,降低玉米產量;假如玉米栽培密度偏小,土地和光合作用就無法充分利用,玉米在單位面積中的產量也達不到預期。所以,在玉米栽培中要依據(jù)土壤肥力狀況,計算玉米栽培的合理密度,保證玉米生長所需條件,提升玉米質量和產量。
2.4 有效防治玉米病蟲害
在栽培玉米的過程中,防治病蟲害是一項關鍵工作。玉米容易發(fā)生病蟲害的時期在雨量充沛的夏季,并且這一時期溫度比較高,排水性能比較差。容易導致玉米出現(xiàn)病蟲害的因素主要有:潮濕、高溫等,都有可能出現(xiàn)病蟲害。在玉米成長的各個時期,在成苗階段最容易被病蟲所侵害。因為玉米種子還沒有出土,假如溫度偏度可能會被凍死。而如果玉米種子已經出土的情況下,如果碰到一些不良環(huán)境,也容易出現(xiàn)病蟲害問題,對玉米成活率造成嚴重影響。所以,防治病蟲害要從苗期就開始。在玉米的成苗初期,要在田間檢測病蟲害,并對玉米長勢做及時地控制。在雨量比較充足的時期,積蓄在田間的水量比較大,在高濕度、高溫度的環(huán)境中,病蟲會出現(xiàn)大量繁殖,因此要及時疏導積水。在雨量過少的時候,要強化灌溉農田,確保玉米生長有充足的水分。在發(fā)現(xiàn)玉米出現(xiàn)病蟲害問題的時候,要及時處理,在使用化學藥劑的時候要對用量進行嚴格控制,防止出現(xiàn)耐藥性。另外,也可以通過引進病蟲的天敵來防治,在有效防治病蟲害的同時,也不會被農藥影響玉米的品質。
2.5 適時晚收
在玉米栽培中,要適當晚收,從而保證玉米的成熟度,使玉米的粒重得到增加,這是提高玉米產量的一種有效措施,并且有較高的經濟性。玉米如果收得過早,其籽粒尚不飽滿,有較高含水量,容重比較低,玉米的質量不高。在玉米完全成熟之前,晚收一天,千粒重能夠增加2克多,產量比較高的玉米地中每667平方米平均每天就可以多收獲5千克到10千克籽粒。而較早收獲的玉米籽粒,其產量降幅會超過百分之十。所以,適當晚收能夠保證玉米足夠成熟,其成熟的標志就是玉米籽粒的乳線完全消失,從而提升玉米栽培的質量和粒重,使其產量得到有效增加。
提升玉米栽培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的質量和產量,確保農業(yè)總產量。為此,要選擇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改良施肥方法,種植密度要合理化,有效防治病蟲害,適時晚收,保證玉米栽培的增產增值,促進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462300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