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琴
通過市場上常用的小麥田除草劑冬前防效對比,結果表明:稻悠對冬小麥田禾本科和其它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對小麥作物安全。
稻悠39.8%五氟·丁草胺懸乳劑(38.8%丁草胺+1%五氟磺草胺)是陶氏益農(nóng)公司上市的一款新型除草劑,為了驗證其對麥田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對小麥的安全性,2016年秋筆者在肥東縣石塘鎮(zhèn)闞東村張楊組進行了防治效果試驗,選擇了市場上常用的4種小麥田除草劑冬前防效對比,結果表明稻悠對冬小麥田禾本科和其它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最好。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實驗對象:麥田禾本科雜草(菵草、硬草、看麥娘、早熟禾)及部分及部分闊葉草。
試驗藥劑:五氟磺草胺*丁草胺(稻悠,美國陶氏益農(nóng)公司)、50%丁草胺(濟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丙草胺30%(新禾皇,江蘇快達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氟噻*吡酰*呋(拜寶瑪,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22%五氟磺草胺(農(nóng)地隆,美國陶氏益農(nóng)公司)。
對照藥劑:清水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位于肥東縣石塘鎮(zhèn)闞東村張楊村民組承包大戶洪興強承包田,東經(jīng)117°37′57″,北緯31°54′12″,田塊面積2.1 畝,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土質(zhì)為白土,前茬為水稻田,產(chǎn)量水平:620公斤/畝。
1.3 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1個清水對照(見表1),不設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各處理面積均為200m2。
1.4 施藥時間和方法
小麥播種為2016年12月5日,品種為97~65,于播后3天即12月8日下午1時左右施藥,
1.5 施藥器械
新一代3WBD-20L智能電動噴霧器,按照各處理濃度進行均勻噴霧。
1.6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施藥當天天氣晴朗,風無,氣溫6~16℃,施藥后4天有小雨。
1.7 調(diào)查方法
1.7.1 作物安全性觀察:施藥后7、15、30、60天、90天、120天觀察麥苗的長勢,記錄藥害程度變化情況和完全恢復的時間,安全性分級標準:1級:小麥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癥狀;2級:小麥輕微藥害,藥害少于10%;3級:小麥中等藥害,以后能恢復,不影響產(chǎn)量;4級:小麥藥害較重,難以恢復,造成減產(chǎn);5級:小麥藥害嚴重,不能恢復,造成明顯減產(chǎn)或絕產(chǎn)。
1.7.2 藥效調(diào)查:藥后7、15、30、60、90、120天,分別調(diào)查雜草的萌發(fā)及藥物反應狀況,并拍攝相關圖片,做好記錄。
1.7.3 防效調(diào)查 藥前調(diào)查雜草發(fā)生種類和基數(shù),藥后120d按雜草種類增加雜草鮮重防效,調(diào)查方法為各處理以對角線5點取樣,每樣點大小為0.20平方米(40cm×50cm),合計1平方米。按雜草種類計算鮮重防效。
2 結果與分析
2.1 安全性調(diào)查 用藥后7、15、30、60、90、120天分別觀察各處理對小麥生長影響,各處理對小麥安全性分級標準均為1級:小麥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癥狀。
2.2 防效調(diào)查 藥前調(diào)查雜草發(fā)生種類和基數(shù),于施藥后120天調(diào)查各處理雜草殘存鮮重,分別記載雜草種類、稱量不同種類雜草。由公式
空白對照區(qū)雜草鮮重-藥劑處理區(qū)雜草鮮重
鮮重防效(%)=————————————————×100
空白對照區(qū)雜草鮮重
結果表明,田間草相禾本科雜草主要以看麥娘為主,闊葉雜草主要以豬殃殃、牛繁縷為主,本次試驗處理6(稻悠)對雜草總體鮮重綜合防效最高,處理3(拜寶瑪)次之,最差為處理2(新禾皇)。其中處理6對看麥娘、豬殃殃鮮重防效最高,僅對闊葉雜草鮮重防效以處理2最高。(詳見表2)
(作者單位:231600安徽省肥東縣農(nóng)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