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215200)
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教師表示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多、課時少,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使其無法在課堂上深入、細致地引導,只能粗略講解后讓學生習題訓練,試圖達到“提升”、“鞏固”的目的,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很多負擔.針對這一問題,就要轉(zhuǎn)變觀念,積極改善,嘗試利用簡約教學優(yōu)化引導,以此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傳統(tǒng)教學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為師生長期處于“滿堂灌”狀態(tài),教師講得多,學生思考得少,進而使得講課沒有效率.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缺乏自主思考,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講解的內(nèi)容抽象,學生就難以理解,并且不能及時反饋,長此以往使其養(yǎng)成被動的學習習慣,最終導致效果不理想.
通過這樣的設計,就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空間,引導其自主思考,深入探究,針對問題全面、透徹地剖析,以此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在這一過程中,要適時啟發(fā),巧妙引導,在明確重難點的情況下落實目標,提升課堂效率.
在傳統(tǒng)課堂上,大部分教師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經(jīng)常會采用“題海戰(zhàn)術”的策略指導練習,給學生布置大量習題,且不說能不能做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時間,但是效果卻不理想,不僅磨損了心志,而削弱了興趣.因此,要轉(zhuǎn)變觀念,積極改善,簡化習題訓練,確保習題質(zhì)量,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以此促進學生知識掌握.
在新課學習之后,結(jié)合學生認知,我會布置有代表性的典型題目.以一道思考題為例:甲、乙兩人從相距48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3小時,那么乙在出發(fā)后2.5小時相遇;反之,如果乙比甲先走3小時,那么在甲出發(fā)后4小時相遇,問:甲、乙兩人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對于這一問題,我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先讓其閱讀,充分審題,之后同桌交流,探究解法.在這一過程中,我會下臺巡視,對沒有思路的學生進行及時引導,啟發(fā)其先用一元一次方程思考,之后嘗試著用二元一次方程.由此,學生便找到突破口,并在實際解答時對比兩種解法,最終得出結(jié)論: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答的題目,一元一次方程也能解決,前者更加簡單,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消元、列等式的細節(jié).這樣一來,借助這一題的練習,學生就清楚了一元一次方程式與二元一次方程式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完善知識體系,落實課堂目標.
在設計習題的過程中,要堅持“低耗高效”的原則,讓學生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最有效的練習中,引導挖掘知識背后的知識,以此落實目標.具體實施時,要注重開放性習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幫助其深入理解每種習題背后的思想,以此對比,運用最簡化有效的策略解決.
受到應試制度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都習慣性地關注學生學習結(jié)果,忽視其探究過程,經(jīng)常會給學生一些不積極的評價,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挫折,逐漸失去學習興趣,進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針對這一情況,就要轉(zhuǎn)變觀念,在原有單一關注結(jié)果的基礎上簡約評價,將注意力和實踐投放到引導學生從錯誤習題轉(zhuǎn)向正確認知的過程中,以此引導反思,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具體實施時,我會忽略對學生的評價,引導學生關注習題,并且給學生啟示,讓其思考:錯在哪里?最后,回顧學生探究過程,引導其對比錯誤答案找到正確途徑,并且總結(jié)錯因,避免再犯.以一道基礎題為例:13+(-18),部分學生這樣解答:13+(-18)=13-18=5.我沒有直接指出錯誤答案,而是呈現(xiàn)另外一部分學生的解答過程:13+(-18)=13-18=-5.由此引導思考:這兩種過程,哪一種對?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在理解錯因后重新思考,得出正確結(jié)論.之后,我會提供類似的習題訓練,讓學生及時鞏固,查漏補缺,掌握正確思路與方法,以此提升課堂效率.在這一過程中,考慮到這是基礎內(nèi)容,每個學生都要扎實掌握,我就實施互助合作,讓掌握的學生教有困難的學生,相互啟發(fā),共同提升.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減少負面評價,讓學生從“錯誤”深淵中得救,并在相互引導中掌握正確方法,還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讓其在反思中提升,適時提供表達、交流平臺,讓其在交流中梳理知識脈絡,在交流中完善知識體系,由此落實課堂目標.
總之,簡約教學的運用是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有效途徑,不僅能突破傳統(tǒng),激發(fā)興趣,還能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在縮短教學課時、減少教學精力投入的情況下獲得教學效果最大化,以此落實課堂目標,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讓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思考、訓練,實現(xiàn)素養(yǎng)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慧英.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簡約”與“不簡單”[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2]許衛(wèi)兵.簡約: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理性回歸[J].課程·教材·教法,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