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承禾
【摘要】在高中英語學習中,英語從句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對高中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中學生使用英語從句時總感覺力不從心,尤其容易將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混淆。為了提高高中生對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學習效果,首先分析了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概述,同時闡述了高中英語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辨析,最后總結了全文。
【關鍵詞】高中英語 同位語從句 定語從句 概述 辨析
英語的句式分為簡單句和復合句、簡單句,顧名思義就是只有一個謂語的獨立英語句子,而復合句分為并列復合句和從屬復合句。并列復合句是指由and,but,both…and等連接的句子。從屬復合句分為:名詞性從句、形容詞從句(也叫定語從句),副詞從句(也叫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是把完整的句子當作名詞來使用,使之在另外一個句子中充當某種成份。于是名詞性從句按照名詞在句子中的角色就可以分為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
同位語從句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用名詞性質的句子來修飾名詞。也就是說在復合句中跟在名詞后面,充當名詞的從句,它是對前面的名詞起到解釋或說明的作用。
定語是附加在主語和賓語的前面,用來修飾或限制主語、賓語的詞或詞組。同理可推,盡管定語從句是定語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其作用也是用一個句子來修飾名詞或代詞,在復合句中充當定語。
由上述二者的定義可以看出,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都可以修飾限制名詞,但是兩者之間的區(qū)分確是高中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難題,這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最佳的辨析方式,以此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從類別上辨析
同位語從句解釋、說明的名詞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含抽象意義的名詞。定語從句是對前面的名詞或代詞(先行詞)進行修飾、限定,可以是需要的各種名詞、代詞、主句的一部分或是整個主句。
(二)從性質上區(qū)別
定語從句是從句對其先行詞進行修飾和限定,是等同于形容詞的功能。而同位語從句是從句對前面的抽象名詞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和解釋,等同的是名詞的功能。
例1:The plan that you will go there next week has to be changed.你準備下周去那里的計劃得改變。
例2: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was false.他告訴我的消息是假的。
解析:例1中,學生通過認真分析語境含義及句子結構可知,從句為The plan的具體內容,因此該句為同位語從句。例2中,學生通過認真分析語境含義和句子結構可知,從句是用來修飾The news的,因此該句為定語從句。
(三)從引導詞上和從句的完整性上區(qū)別
常用同位語從句的連接詞that,whether,why,who,where,how,when等。注意,if一般不引導同位語從句。引導定語從句的連接詞可為關系代詞、關系副詞。在翻譯時,這些引導先行詞和定語從句的連接詞并沒有任何意思,必須根據(jù)先行詞來確定具體的翻譯內容。
(四)從從句的構成上來區(qū)別
一般來說,從句=引導詞+句子,同位語從句是名詞之后的完整句子。而定語從句是去掉引導詞(關系詞)后的不完整句子。
(五)從引導詞的含義上區(qū)別
名詞從句中的引導詞除that沒有實際意義外,像whether、why、who……都有實際含義。定語從句中的引導詞沒有任何含義,其引導詞的含義要根據(jù)先行詞的具體含義來確定。
例1:The plan that I”ll stay there for a week can”t come true.我要在那兒呆一周的計劃不能實現(xiàn)。
例2:The plan that he raised was reasonable.他提出的計劃合理。
解析:例1中,通過分析句子成分可知,that在從句中不作任何成分,因此該句為同位語從句;例2中,學生觀察句子結構可知,that在從句中作賓語,因此該句為定語從句。
(六)是否可以改寫上區(qū)別
同位語從句都可以改寫成the+虛名詞(……)is/was的結構,在語法和意思上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定語從句是不可以這么改的。另外,what和how可以引導同位語從句,但是不可以引導定語從句。
很多人都強調學習英語時語境的重要性,但無法改變英語不是中國學生母語的事實,所以即便試圖把它當作母語去學,即便再努力的去營造條件,也不具備外在、內在的各種條件。與其糾結于有沒有學好英語的環(huán)境,還不如就把它當成一門科學來學,當成一門學問來做。這就要求我們從英語語法的根本入手,深入的抓住它們的實質,并加以理解、運用,就一定會在閱讀理解和寫作上將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運用的得心應手。
[1]王晨宇.基于語料庫的中學生英語寫作中句法復雜性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05) :101-102
[2]樂健.中國中學英語教師話語的句法傾向[D].上海師范大學,2016,(10)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