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增彬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藝術性工作,是一項塑造人的心靈,雕琢人的感情與性格的偉大事業(yè)。開展好班級工作,有利于全面關心、教育和管理學生,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長大能夠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在此從四個方面談如何構建和諧班級,促進班風、學風的形成;提高學生成績;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愜意;健全學生人格,使他們健康成長等問題。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規(guī)范學生
班主任處在一個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工作崗位上,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連接者,不僅要執(zhí)行學校領導下達的各項教學任務,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按照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培養(yǎng)良好的班集體。做了多年班主任的我感受很深,班級管理千頭萬緒,學生思想瞬息萬變。現就如何構建和諧班級,促進班風、學風的形成;提高學生成績;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愜意;健全學生人格,使他們健康成長等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學生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對學生充分了解,全面了解學生。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心靈,摸清學生的心理特點,體會他們的內心要求。就像江蘇省十佳師德模范、徐州市第一中學特級教師李鳳遐老師那樣,剛接手一個新班時,就在最短時間內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擅長哪一學科、有哪些優(yōu)點。和學生第一次見面時,不僅能叫出學生的姓名,還能把他的優(yōu)點、愛好等準確說出來。對學生來說,就是很高興的事。這樣,既能證明他們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說明老師在工作上,對學生的態(tài)度上是認真負責的。
二、理解學生
在工作中,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了理解學生,就要和學生多交流、多談心,學會傾聽學生的話語。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刹簧俳處熆傉J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缺陷。如我班有一名同學,平時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可是,有一段時間,上課時,總是開小差或者是打瞌睡。我沒有批評他,而是找他談心,冷靜地傾聽他說明開小差或者是打瞌睡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這個孩子的父親,由于工作失誤,被老板炒魷魚,無業(yè)在家,又和一些人喝酒、打麻將,還打罵他母親,兩人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最后鬧到離婚的程度。我傾聽了他的述說,主動家訪,和家長進行溝通。最后在我的幫助下,幫他父親找了一份工作,夫妻倆和好如初,孩子也能安心學習了。作為教師,有時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該,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說話。
三、熱愛學生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要深愛這個職業(yè),更加深愛自己的學生。班主任工作比較瑣碎、繁雜。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用愛心感化每一個學生,不能不問青紅皂白隨便批評一通。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一直不斷前進,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規(guī)工作外,還要把一顆愛心融入孩子們中間,多理解他們,使他們信服班主任,愿意把班主任當作他們的好朋友。如:我班有一位同學,上課經常遲到,很多同學下課不愿和他玩,還不愿和他同桌。我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談心,了解他經常遲到、同學下課不愿和他玩、還不愿和他同桌的原因。聊天后,我發(fā)現他天天遲到,是因為每天早上他要自己做飯,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要起早去撿破爛,沒時間為他做早飯。同學下課不愿和他玩,還不愿和他同桌是因為他經常不洗澡,衣服不常換洗,身上有一股味。我了解到這一切后進行了家訪,和他的奶奶約定,每天提早半小時叫醒孫子,同時,還給他帶去一些衣物和學習用品。每周都約孩子去我家,給他做好吃的,讓他和我的孩子一起理發(fā)、洗澡。通過我的關愛,孩子再也沒有遲到過,和他玩的孩子越來越多,他的性格也開朗了,成績直線上升。
四、規(guī)范學生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班集體必須有一定的制度約束。在平時的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制度的形成,絕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生活、言行舉止、上課表現、課間活動等。通過開班會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根據《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校紀校規(guī)等制定本班級公約。然后,由班長、組長以及學生代表在班級公約上簽字。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由各組組長匯報本月小組成員的表現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對班級公約進行適當修改,讓制度在執(zhí)行中完善、在完善中執(zhí)行。
育人無止境,管理無邊際。以上這些僅僅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粗淺看法,還需在具體工作中細心觀察,耐心捕捉,認真對待。只要班主任能全面了解每個學生、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理解尊重每個學生,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一定能夠把班級工作做好。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