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杰,邊愛平,張艷艷,蔡玉潔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鄭州 450052)
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3位,對婦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由于早期癥狀不典型,因此晚期卵巢癌較常見[1]。腫瘤細胞減滅術后輔助化療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案,但由于卵巢癌發(fā)現時大部分屬于晚期,腫瘤細胞減滅術往往不能達到滿意的減瘤效果[2]。腫瘤細胞減滅術前先行新輔助化療逐漸被應用,以希望達到滿意的減瘤效果、減少術后并發(fā)癥(腸梗阻、腸道損傷、輸尿管損傷、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的風險,并希望能改善患者的預后[3]。新輔助化療是指行全面分期手術前的輔助化療,可有效降低腫瘤負荷,減少全面分期手術殘留病灶,從而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旨在探討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卵巢癌預后的影響,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治療的卵巢癌患者60例,其中術前化療組(觀察組)35例,術前未化療組(對照組)25例,所有病例均按FIGO標準進行分期,且經病理檢查證實。
1.2病例選擇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晚期(Ⅲ~Ⅳ期)卵巢癌,既往無惡性腫瘤病史。排除標準:排除非卵巢癌、轉移性癌、早期卵巢癌、隨訪失散病例、既往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病例等。
1.3治療方法對照組25例直接行腫瘤細胞減滅術,觀察組35例給予2~3周期PT方案化療后再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必要時行子宮全切加雙側附件切除術加闌尾切除加大網膜切除術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等,腫瘤細胞減滅術滿意縮瘤的標準為盆腹腔內殘留癌灶≤2 cm。術后對照組及觀察組均采用6~8周期以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每3周1次。
1.4隨訪情況所有病例均隨訪至出現復發(fā)、死亡 或隨訪結束時間。隨訪結束時間為2017年6月。隨訪時間最少為 12 個月。結束治療后第 1 年每 3 個 月隨訪 1 次,第 2 年后每 6 個月隨訪 1 次。隨訪內容包括:腫瘤標志物( CA125、 CA199) 、婦科內診、婦科經陰超聲或全腹超聲、盆腔磁共振成像等。隨訪方式采用電話或來院復查的形式進行。
2.1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手術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滿意度比較
注:1)為χ2
2.2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比較觀察組腸梗阻2例、腸道損傷1例、輸尿管損傷1例、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對照組分別為3例、3例、2例、2例。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40.0%(10/25),低于對照組的14.3%(5/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43,P=0.023)。
2.32組患者生存情況的比較2組患者1 a、3 a、5 a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存情況的比較 %
術前先行新輔助化療聯合腫瘤細胞減滅術是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預后最重要的因素,為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腫瘤細胞減滅術達到滿意減瘤的概率,新輔助化療聯合腫瘤細胞減滅術被認為可能替代直接行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治療方案。既往研究[4-6]表明,術前新輔助化療可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降低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且并不降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時間。
文獻[7-8]報道,術前新輔助化療可以作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能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手術滿意度,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但總生存率并無明顯延長。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術前先行新輔助化療能夠有效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手術效果。但是國外相關醫(yī)學統(tǒng)計學數據顯示,術前先行新輔助化療并沒有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有效延長[9-10]。本研究結果表明,2組患者的1 a、3 a、5 a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這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新輔助化療對患者預后影響不大,由于樣本量較少,為促進這一治療方案在臨床上合理應用,仍然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對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輔助化療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和病灶的完成切除,并減輕了手術并發(fā)癥,但對患者的生存情況影響不大。
參考文獻:
[1] SIEGEL R, MA J, ZOU Z,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14[J].CA Cancer J Clin,2014,64(1):9-29.
[2] DAUPLAT J, LE BOUEDEC G, POMEL C, et 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for advanced stages of ovarian cancer[J].Semin Surg Oncol,2000,19(1):42-48.
[3] KANG S, NAM BH. Doe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crease optimal cytoreduction rate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Meta-analysis of 21 studies[J].Ann Surg Oncol,2009,16(8):2315-2320.
[4] HEGAZY MA, HEGAZI RA, ELSHAFEI MA,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versus primary surgery in advanced ovarian carcinoma[J].World J Surg Oncol,2005,3:57.
[5] HOU JY, KELLY MG, YU H,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lessens surgical morbidity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nd leads to improved survival in stage Ⅳ disease[J].Gynecol Oncol,2007,105(1):211-217.
[6] MILAM MR, TAO X, COLEMAN RL, 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primary treatment interval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Int J Gynecol Cancer,2011,21(1):66-71.
[7] COLOMBO PE, MOURREGOT A, FABBRO M,et al. Aggressive surgical strategies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 monocentric study of 203 stage ⅢC and Ⅳ patients[J].Eur J Surg Oncol,2009,35(2):135-143.
[8] KAYIKCIOGLU F, KOSE MF, BORAN N, 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r primary surgery in 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J].Int J Gynecol Cancer,2001, 11(6):466-470.
[9] 金志紅,任彩萍,史彩霞,等.卵巢癌組織Hippo-Yes相關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參數及增殖凋亡相關性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2):125-128.
[10] 李小攀,孫喬,楊黎明,等,2002-2013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居民卵巢癌發(fā)病死亡趨勢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11):82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