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麗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為了早期保護患者胰島細胞功能,一旦患者確診為新發(fā)2型糖尿病應立即開展注射胰島素治療,既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同時能夠改善患者胰島細胞功能,控制病情[1]。近年來研究顯示諾和諾德胰島素皮下注射吸收或者達到峰值速度相對緩慢,同正常個體餐后胰島素分泌不同步/協調,因此對于餐后血糖控制并不理想,而且部分患者容易發(fā)生低血糖等并發(fā)癥[2]。我院觀察了甘精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綜合方案應用在新診斷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并與雙相門冬胰島素療效進行了對比,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前瞻性隨機研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48~65歲,平均(55.32±2.98)歲,體重指數(BMI)為 18.59~25.36 kg/m2,平均(22.45±3.10)kg/m2,合并癥:高血壓 10例,高血脂10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3~68歲,平均(55.14±2.87)歲,BMI 18.89~26.02 kg/m2,平均(22.68±3.56)kg/m2,合并癥:高血壓 11例,高血脂10例。兩組患者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為新診斷2型糖尿病,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8.0~13.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②患者年齡≥18歲;③以往未接受過胰島素治療。本研究經倫理學委員會通過并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
1.2.2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肝、心、腎功能障礙患者;②糖尿病酮癥和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fā)癥患者;③甲亢、應激導致的血糖異常者;④妊娠糖尿病患者;⑤精神疾病患者、哺乳期女性。
1.3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時給予低蛋白、低糖、低脂肪飲食,同時指導患者合理運動。對照組:給予口服降糖藥物瑞格列奈(丹麥諾和諾德公司;批準文號:H20130023)治療,以0.5mg/次為起始劑量,最大劑量不超過6.0mg/d?;颊呖崭寡蔷S持在5.6~6.9mmol/L范圍內,餐后血糖<11.1mmol/L。
觀察組: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綜合治療,睡前給予甘精胰島素[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藥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53,藥品批號:20141205]皮下注射,初始劑量為 0.15U·kg-1·d-1,每天注射劑量根據患者早餐前血糖濃度調整,利拉魯肽(北京北陸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藥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20113380,藥品批號:20141018)初始劑量0.5mg/次,餐前15min注射,3次/d。
1.4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濃度變化。同時記錄兩組治療后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β)以及低血糖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6.0進行處理,所有計量指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統(tǒng)計描述,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0108、9.4272、9.7673,P=0.0000、0.0000、0.0000),見表1。
2.2兩組患者胰島素使用情況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兩組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血糖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8214,P=0.028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胰島素使用情況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目前發(fā)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常見的危險因素有家族因素、肥胖因素、營養(yǎng)過剩及運動過少,伴隨年齡增長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均受到影響,本病屬于內分泌代謝類疾病,多出現多尿、多飲、多食、體重降低等體征[3]。由于血糖含量增加腎小球重吸收率降低,因此出現滲透性利尿,而機體水分丟失過多后血漿滲透壓升高造成患者口渴中樞反應激烈,人體對于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導致多食,同時雖然攝取營養(yǎng)無改變但是吸收有效率降低,造成了機體體重降低[4]。胰島素治療是臨床控制血糖達標的重要方式,通過合理應用胰島素能夠提升患者生命質量,但是部分患者雖然不論如何調整胰島素劑量患者血糖均無法有效控制,主要是由于胰島素使用存在諸多障礙,特別是患者存在低血糖等不良反應[5]。
表1 兩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對比
我院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綜合治療方案應用在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中,甘精胰島素屬于臨床常用的重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是人胰島素A鏈21位門冬氨酸由甘氨酸取代并增加2個精氨酸至B鏈的C段形成,通過結構調整甘精胰島素當注射到人體后形成六聚體,保持無峰值分泌并維持24h時限;研究顯示甘精胰島素在酸性環(huán)境下呈完全水溶性狀態(tài),注射前不需要預混,皮下注射后產生微沉淀反應,緩慢并持續(xù)地釋放到人體循環(huán)中,模擬了正常人體基礎胰島素分泌,應用后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空腹血糖[6]。利拉魯肽屬于短效胰島素促泌劑,可以通過促進胰腺釋放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主要依賴于胰島中有功能的β細胞;利拉魯肽可以通過與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來關閉β細胞膜中ATP-依賴性鉀通道,讓β細胞發(fā)生去極化,繼而打開鈣通道,使鈣離子的流入增加,在這一過程誘導β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患者血糖,兩者聯合應用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體內胰島素抵抗,降低患者血糖濃度[7]。雖然通過甘精胰島素配合口服降糖藥物獲得了很好的控制血糖效果,但是胰島素具有促進有絲分裂作用,經胰島素劑量同患者臨床指標校正后發(fā)現甘精胰島素相比人胰島素誘發(fā)惡性腫瘤風險提升,臨床使用應注意。
綜上所述,甘精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方案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效果顯著,不會增加患者低血糖不良反應,應用安全,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Niu YJ,Shen ZY,Xu C,et al.Establishment of tacrolimusinduced diabetes in rat model and assessment of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J].Clinical Laboratory,2013,59(7/8):869-874
2張娜.不同胰島素及聯合用藥方案對于糖尿病治療的臨床效果[J].吉林醫(yī)學,2015,36(4):667-668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專家共識 [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 (20):1524-1526
4 Chan JCN,Pablo A,Owens DR,et al.Triple combination of insulin glargine,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type 2 diabetes:The EASIE post-hocanalysis and extension trial[J].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2015,29(1):134-141
5楊文英.胰島素治療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分冊,2013,23(3):169-170
6劉湘茹,胡德龍,薛珮怡,等.甘精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與雙相門冬胰島素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4,35(10):1603-1605
7方振.胰島素類似物聯合應用控制2型糖尿病[J].臨床醫(yī)學,2015,35(9):47-48